張凱昌
摘 要:激勵性的語言在課堂上的使用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之能積極地參與到其中來,氣氛會更融洽。可是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把握其使用的正確性,要做到恰如其分的使用、適時的使用,要適量使用,要做到激勵性語言的多樣化,這樣才能讓學生充滿自信,獲得情感激勵,才能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關鍵詞:激勵性語言;正確使用;恰如其分
激勵性的語言在課堂上的使用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之能積極地參與到其中來,給課堂帶來活力,氣氛會更融洽,使教學的效果更顯著。課上如何正確地使用激勵性措施,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重。
一、激勵性語言要“恰如其分”
恰如其分地運用激勵性語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自信。對于孩子來說,教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一聲激勵的話語、一下贊許的點頭、一次輕輕的撫摸、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一次熱情的握手都很重要。可是,激勵性語言的使用要準確到位,不能夸大亦不能縮小。同時,要具體,有針對性。假如一位教師的激勵性語言不是恰如其分,學生就會有被諷刺和侮辱的感覺。例如,在一次數學課上,我提了一個問題,于是讓一個學生來回答,結果他回答得很出色,于是我說:“你比以前表現的好多了”。在這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這個孩子都不開心,于是我找了個時機和他談話,結果他的話讓我非常的尷尬,這個孩子說老師我以前表現得不好嗎?我問他為什么這樣說,他就告訴我那天上課時我對他的“表揚”,讓他心靈受到了打擊,所以很郁悶,才表現出來不開心。這一件事使我很受啟發,在使用激勵性語言時一定要注意恰當,不能傷害孩子的
心靈。
二、使用激勵性語言要適時
也就是說,要選準時機,及時進行激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把握住情感的切入點,及時進行激勵,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般在如下幾種情況下要及時激勵:
學生的回答很精彩時。每個學生都有發展的潛能,都有突發奇想的時候,作為教師要善于捕捉他們的閃光點,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能。
在學生合作時激勵。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運用激勵性語言可以起到很好的組織、引導和促進作用。比如,我在教學一年級(下)的《統計》一課時,我在一開始創設情境時這樣說:“在動物王國里有一座神秘的城堡,在這座城堡里面有一個金光閃閃的寶盒。智慧爺爺說:‘只有愛動腦、會合作的小朋友才能打開這個寶盒。你們是愛動腦、會合作的小朋友嗎?”像這樣結合具體情境鼓勵學生合作是非常有效的。在接下來的小組合作中,學生個個都非常注意積極動腦、虛心合作。
三、使用激勵性語言要適量,也就是說,要有度,不能濫用
四、激勵性語言要多樣化
有的教師使用的激勵性語言總是千篇一律,比如,“你真聰明,你真棒”。重復使用幾個詞匯,學生的興奮會逐漸削弱,對于單一的表揚會無動于衷,教師語言的激勵作用也就大打折扣。為了持續刺激學生的思維,我們使用的激勵性語言要形式多樣,對于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場合要使用不同的激勵性語言。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所以,當我們面對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孩子們時要少點埋怨,多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上、認真鉆研教學理論上動些腦筋。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正確使用激勵性語言,及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激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積極思維活動中掌握新的知識,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安徽省明光市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