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蕊
摘 要:習慣,就是在某種時間、某個地方、某種條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的一種比較定型的動作和行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習慣,如,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習慣、工作習慣、交往習慣等。習慣有良好習慣與不良習慣之分,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心理素質良好的重要表現,是形成良好個性品質的重要基礎。
關鍵詞:家園合作;幼兒;習慣
幼兒階段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幼兒有生性活潑好動、模仿性強、缺乏自信心、好奇、好問等特點,因而我們在對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中更要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一、家庭方面
家人要尤其注意自身在幼兒面前的行為,注意自身素質,給孩子樹立好的形象,形成孩子學習的榜樣。同時,在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過程中,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和強化,在孩子良好習慣形成的道路上,把好第一把關。
二、幼兒園方面
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針對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可通過開展一些研討活動,讓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學會自理、學會合作、學會分享。如,小班幼兒生活衛生習慣欠佳,在日常活動中有些幼兒不注意衛生,經常趴在地上,小手到處亂摸,弄得很臟。針對這種情況,可選擇幼兒易懂的活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中班幼兒在自理、技能方面的習慣有所形成,在這個階段我們主要以培養幼兒的合作習慣為主,可開展爭做文明的小朋友活動,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較好地培養幼兒合作、交往的習慣;大班幼兒相互合作、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主動幫助別人的這些習慣還不是很明顯。
三、全社會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不單是單純的幼兒教育或家庭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合作。這要求我們必須建立聯合一致的教育網絡。規范社會風氣,讓孩子在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中健康成長。
總之,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次游戲、一次活動就能完成的事,因此我們需要經常督促、檢查、提醒幼兒,持之以恒,日復一日地進行訓練,使幼兒良好的習慣得到不斷的強化,逐步形成自覺的行為。英國有句諺語: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說的就是,要形成好習慣,貴在行動,希望我們在以后的各項活動中加強家園的合作,不斷改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教育,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羅恒仙.家園合作在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中的作用[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08(01).
(作者單位 四川省江油市含增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