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濤
一個人從降落到人間開始,就注定接受后天的教育(后天的教育有好有壞、有優有劣)。我作為后天教育中重要角色的扮演者——學校教育的貫徹者,深刻地領悟了教育的藝術性和重要性。
受大自然的熏陶和滋潤,國學教育的影響,讓我愛上了教書育人,也愛上了游山玩水。在山水之間認識了(確切地說是見過很多)一些殘疾人。這也是在我的教育生涯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接觸和教育殘疾學生,我這里所說的殘疾是肢體殘疾,思想和大腦與正常的學生一樣聰明。
我認識張某是2011年的秋季,學校安排我把九年級送畢業后接任七年級二班的班級管理和語文教學以及年級組管理工作。該學生當時因為學習成績很不理想,加上腿部有嚴重的問題,其他幾個班級就把這個繡球丟給了我。他,沉默寡言,很少和其他學生交流。教師只要叫到他的名字,他的臉就立刻通紅。在學生中也是獨來獨往,遇到問題也不和其他學生交流,寧愿自己放下也不請求其他學生和教師幫助解答。更有甚者在課堂上和教師作對。在體育課上也不主動參加鍛煉。為此,我把他帶到我的辦公室面對面地進行溝通了解。開始很靦腆,在慢慢的交談中他說出了自己的顧慮:自己總感覺不如別人,害怕其他學生笑話等問題讓他長時間就變成了這樣。我細心地向他解釋這些問題,并向他列舉了好多事例進行疏導。他高興了。后來我在班級的班會上特意提及這件事情,讓其他學生主動地成為他的朋友。他更高興了。私下里,我和他的家長進行電話溝通和面對面地溝通,更正了家長一些不正確的教育方
法,這時的家長和學生都高興了。
現在的他不但在課堂上能積極表現自己,為了將教師布置的作業積極思考按時完成,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在平時的體育課上,拋去了以前“羞”的感覺,能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在學校舉辦的運動會上主動地去找體育委員申報比賽項目。
對該學生有這樣的一個變化,我開始也理解不透,在長時間的教育與反思中我認識到了教育的魅力、藝術和教育的神圣。我感到欣慰自豪的同時也更加關注方法的思考。我認為,這主要是三方面溝通的結果。
一、用愛心做好師生之間的溝通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最頻繁的就是教師。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扮演了管理者、父母、兄弟姐妹等不同的角色。如果沒有較好的溝通,學生不但沒有敬畏,而是容易產生痛恨之心。特別是殘疾學生,內心本身比較脆弱,自卑心理較強,更應該注重和他溝通,并且在溝通的過程中要傾注愛心、耐心和信心,方法不能簡單粗暴,讓這一類的學生在溝通中逐漸對教師產生信任和依靠。這樣既能管理好學生,也能讓學生在你的管理下感到幸福。
二、做好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家庭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在學生成長的整個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的發展起到非常大的影響。殘疾學生一般在家中受到的關愛比較多,其實在付出愛的同時家長的內心也充滿了無奈和辛酸。比如,父母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煩心事兒,會把情緒帶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就更委屈,有時候會導致孩子學習不進步,甚至有輟學的想法。長時間下去也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從而產生抑郁,總認為自己是父母的累贅。在這個時候,教師和家長的及時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內心問題,積極及時地進行疏導溝通,也是對家長的一種理解和教育。
教師和學生家長的溝通要長期這樣,常常去傾聽學生家長的心聲,緩解他們的壓力、緩解他們的顧慮,把學校、家長、學生充分的聯系在一起,讓學生的成長是快樂的、自信的,也是有上進的。
三、做好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好動強,比較脆弱,大腦思維也相對比較單一。每一位學生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學生的個性不一,學生之間往往在一起會產生矛盾,甚至打架斗毆。有的學生喜歡拉幫結派,在班級中形成小團體,去鼓動或破壞學生之間的關系,更有甚者去嘲笑和諷刺殘疾學生,做什么事情總是瞧不起殘疾學生。學生的這一做法會嚴重損害這類學生本就不夠堅強的內心,慢慢的會產生自卑,甚至是自閉。這時,教師就要像一名公正無私的法官,積極和每位學生溝通并教育學生友好相處,積極正確地去交往,要更加關愛殘疾學生,富有愛心地去幫助殘疾學生是至關重要的。在班級管理中也要安排班干部對這些學生照顧和幫助,讓其他學生的力量暖化這些學生的自卑和自閉之心,使他們生活得更陽光、更快樂。
總之,溝通是教育的法寶之一,在不斷的溝通中教育才能有更大的收獲,雖然溝通的渠道和方法是不一樣的,但效果都是不可估量的。
(作者單位 陜西省安康市旬陽縣白柳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