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萍
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一直以來是各園管理改革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形成我園特色的基本思想。幾年來,我園對于“規范學前教育教學行為,理順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切實提高學前教育水平,開創均衡優質、群眾滿意的學前教育新局面”的指導思想有了新的認識和提升。
幼兒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后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即為幼兒終身的人格完善和為適應社會的不斷變化奠定基礎。這是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要思想基礎。
一、安排好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是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基礎
我認為,對幼兒和諧發展的促進,教師在對各年齡段幼兒的發展需要有所了解,把握他們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的歷程,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和能力設計適合發展的課程活動,使一日活動為幼兒學習提供真實的經驗和真實的事件,并且提供多層次、多內容、多形式的各類活動,讓每個幼兒各自以獨特的方式滿足自己的需要,調節自己的行為,使自制力、責任感得到增加。為此,從實踐的角度認為在教育具體操作規程中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1.科學落實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以特有的方式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
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生活的環節很多,而且有的環節一天重復幾次,如盥洗、如廁、進餐等。如果每一個環節浪費幾分鐘,那么一天至少浪費半個多小時。因此,鍛煉幼兒行動敏捷、有條不紊完成每個環節就顯得十分重要。
在教學活動中,要改變過去那種“為了教而教”的思維定式,把一切教學活動的組織落實在實實在在的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上。教師要注重研究幼兒學習活動的規律和特點,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幼兒園工作規程》把“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作為幼兒園的工作原則之一,“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和指導游戲,應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設游戲條件。”游戲是幼兒心理發展的主導活動,在幼兒園中,應遵循幼兒心理發展的這一規律,徹底貫徹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的這些精神。一方面要做到“教學活動游戲化”,另一方面又要大力開展好游戲活動,從而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2.創造性地開設區域自選活動,體現幼兒個性化教育特點
自選活動應在尊重了解幼兒意愿的基礎上建立,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興趣、水平來選擇活動內容和方法,保證每個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發展。自選活動一般可通過安排各室活動,及在各班安置各類活動區域等形式來進行,如科學角、手工角、邊直角等。
3.充分考慮幼兒園環境的有利條件,使幼兒在各自水平上得到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規定:“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二、實施親子教育促進幼兒和諧發展,是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核心理念
親子關系,簡單地講是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互關系。人世間最親密的關系,莫如父母與子女的關系,這是所有人際關系的基石。有了良好的親子關系,幼兒才會對人有情感依戀,產生安全感和信任別人。良好的親子關系也是有效管教的基礎,父母子女互相信任,共同努力,管教變得容易。
三、以家園合作為著力點,是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有力保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共同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條件,應通過利用各種資源,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要使幼兒園教育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必須建立起以幼兒為中心的“教師—幼兒—家長”三位一體的德育
體系。
家庭是幼兒主要的生活環境,而父母則是幼兒最直接、最經常、最重要的教育者。家園合作就是要求幼兒園和家庭把自己看作是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通過雙方積極主動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1.家園合作應體現雙向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是家園合作的發起者、組織者、參與者,只有教師具備接納家長的積極態度,溝通渠道才能暢通。幼兒在幼兒園里各個方面的表現,諸如幼兒的健康、情緒、行為、人際關系等和幼兒園最近開展的活動和要求,以及教師為解決幼兒心理問題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等都要及時告訴家長,從而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理解教師的意圖和方法,贏得家長的支持,積極配合工作,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2.家園聯系應保持經常性
“工作是做出來的。”幼兒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動態漸進的過程,為此,幼兒園與家庭應圍繞幼兒的教育與發展情況進行經常的及時的溝通。通過溝通,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在園的情況得到及時反饋,同時經常性的交流和溝通還可以拉近家園間的距離,促使雙方在育兒問題上達成共識。
我園在實施家園溝通聯系上主要實施的渠道有:家園聯系冊中的交流、接送孩子時的交流、電話聯系溝通交流、定期與隨機相結合的家訪、在家長園地里張貼教師文章及有關優秀育兒經驗等。另外,家長開放日,家長經驗交流會等也是保持家園聯系經常性的重要渠道。
3.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的工作
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要實現教育目標,教師不僅要掌握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理論,同時也要懂得相應的家庭教育,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為此,教師還可以發掘家長的自身特長或職業特點,請他們來為幼兒上課,介紹自己的工作,解答幼兒感興趣的問題等。同時家長參與幼兒園的工作,也是幼兒園根據一日活動的目標要求,不僅能有效地利用教育資源,而且使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有更深的了解,從而更能從心底里理解幼兒教師的工作特性。
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我們需要充分發揮家長、教師兩個教育主體的積極性,優化整合家園雙方的教育資源,使兩方面的教育作用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 浙江省富陽市上官鄉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