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南梅 胡蓉
摘 要:教師作為學校發展的核心力量,是否應該像水一樣,靈活進取、胸懷博大、寬容堅忍?如何做一名良師,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師者;胸懷;寬容
一、“師者若水,隨物賦形”
在教學中,關注學生本位,我想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做,首先是,分層進行教學設計,教師應了解學生的背景、興趣愛好等。在備課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采用多種手段,從多種角度設計教案;其次,在課堂上,充分尊重學生,強調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注重課堂生成,真正把課堂變為“學堂”。
我覺得成功的評價反饋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是對學生學習的最高獎賞,是激勵學生學習的有力手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稍差一點的孩子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中等的孩子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指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們積極向上;對優生可以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當然,我覺得教師的評價語言、甚至語調語氣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需要我們在課堂中的點滴積累。
二、“師者若水,寬容博愛”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師不在名,有愛則靈。師者應有博愛的胸懷,容納學生的一切。
1.有水的包容
我們要有水的包容。一個班集體里個別學生的成績不理想,是客觀存在的,如果沒有這批學生,那么優秀的學生也就體現不出來了。如果成績都一樣,那也就不存在拙與劣了。我想到了一位朋友的話——別期望每個學生都是尖子生,如果一個班級每位學生都是尖子生,這個班級是畸形的。想想,真的很有道理。因為存在,所以我們才會不斷地努力;因為存在,我們才會不斷地思考如何縮短差距;因為存在,我們才會更加進步。我覺得我們應當注重現在,而后再考慮其他;立足本職,考慮進??;立足已有的,考慮如何才能獲得沒有的。
2.水往低處流——做一個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發展的老師
去年我在上海學習時,聽到一位名師在他的報告中說,他認為最值得我們教師學習的是“水往低處流”,現場一片唏噓聲。是呀,我們都認為人該往高處走,怎么能去學習水往低處流呢?可是當這位老師講完這一段話以后,現場的好多老師都鼓起掌來。他說:“當我們‘往低處流,放低自己的位置,才會真心傾聽學生的發言,學生被尊重的需要才能得到滿足;當我們‘往低處流,放低自己的位置,走到學生中間,才會好奇地想看看學生那邊會有什么風景,不再做摸象的盲人;當我們‘往低處流,才會驚訝于學生的發現,明白‘我的認識是對的,與我不一樣的不一定就錯;當我們‘往低處流,才會真誠地欣賞和夸獎學生,好學生是被夸出來的,這不是個傳說;當我們‘往低處流,才會從善如流,從容地與學生一起行走?!笔茄剑叵胱约涸诮虒W中,經常有“我是教師,是‘教室的第一”的想法,往往不肯放低姿態,不愿意蹲下來聽聽孩子的心聲,急促地打斷孩子的發言,急于糾正他們的錯誤。
三、“師者若水,水滴石穿”
1.對待學生要有像水一樣的耐性
“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這出自泰戈爾的美麗詩句,形象地詮釋了教育的真諦。教育不是使用利器的敲擊、不是進行生硬的說教、不是動用武力的震懾。教育應該開一方源頭、引一渠活水,在水的載歌載舞中撫育每一個孩子。面對孩子的缺點和錯誤,我們要相信“水滴石穿”的力量。
2.在自我發展中有水一樣的恒心,要做源遠流長、清澈透明
的水
這就需要我們要有淵博的、不斷更新的活水,并無私地去灌溉我們的莘莘學子。一個人的知識就像一個圓,圓周外面是未知的世界。已知的愈多,未知的領域就愈廣。在深圳聽課的時候,我旁邊一位深圳的老師就對我說,她就是沖著這位執教的老師來
的,果然,執教的老師的課堂讓人折服,其豐厚的語言功力,幽默風趣的風格吸引著學生,也吸引著在場的每一位老師,正如課后,這位老師發表的感言一樣,她的語言絕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這都與她課余的閱讀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在書中汲取源源不斷的能量,使自身充滿魅力,使課堂充滿我們吸引力。我們在自我發展中要有水滴石穿般的恒心,要敢于吃別人不敢吃的苦,花別人不愿意花的時間,下別人不愿下的苦功,這樣我們將會有更大、更多的收獲。
水使萬物和諧,教育在于長善救失,幫助孩子揚長避短,發展與完善。做水一樣的教師,胸懷博大、思想深沉、有充實的精神世界,這是做一個優秀教師的基礎;做水一樣的教師,靈活進取、與時俱進,這是做一個優秀教師的條件;做水一樣的教師,寬容、堅忍,這是做一個優秀教師的保證。
(作者單位 重慶市北碚區中山路小學)
·編輯 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