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加減法(二)“跳繩”一節,及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加減法(一)“小小圖書館”中都涉及列豎式計算,在教學中我反復研讀教材,引導學生用心觀察,共同探究、討論、反復驗證,摸索出不同于教材介紹豎式計算的方法。
其次是多位數退位減法驗算,豎式計算。筆者在教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加與減(一)“小小圖書館”一節時,內容是多位數退位減法列豎式驗算。我同樣引導學生共同探究、討論、驗證,探索出了一種驗算方法,簡便易行,應用性廣。
1.舉例:若買一臺洗衣機517元,媽媽只帶243元,剩下的要爸爸付,爸爸付多少元?
2.觀察:517-243=274,在算式中,517是被減數,243是減數,274是差。
3.討論差、減數、被減數三者之間的聯系。聯系1,爸媽兩人的錢合起來應是517元,即274+243=517,學生得出:差+減數=被
減數。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積累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學智慧,充分點燃學生自我發現的火花,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觀察、自主探索,不墨守成規,敢于推陳出新,不唯書本、不唯教師一家之言,提倡思維的創新,從中發現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就必定激發他們的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漢中市勉縣定軍山鎮諸葛小學)
·編輯 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