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鈺清
音樂教學的評價是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音樂課上的評價要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
那么,誰是評價的主體呢?以往,教師是評價者,是絕對的權威,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評價。如今,發展性評價注重學生本人在評價中的作用,提倡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改變過去學生被動接受評價的狀況。在實踐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參與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的制訂,還應該從評價目標的確立直到評價的信息反饋,都使學生始終以主體身份參與其中,讓他們了解所要解決的問題,了解評價方式、評價手段及其評價結果。因為只有在主體參與中,學生才能更清楚地認識自我,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會得到不斷提高。
一、評價自己,敢于正確對待自我
自己評價自己是重視評價對象的主體地位的重要表現。而正確客觀的估量、評價自我也是學生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考慮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個性、差異及特長,應注意在教育中給孩子提供正確的評價自我、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從而讓孩子嘗到成功的體驗。比如有一次唱歌比賽,學生們的興致很高,都想上臺表演,我請了幾個學生上去,其中有一位是說話吐字不太清楚、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我讓他給大家表演一段小品,果然,他表演得惟妙惟肖,我帶頭給他鼓掌,教室里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我問他:“你覺得你表演得怎樣?”他興奮地說:“我覺得我演得很好!”這時,他早已把自己的缺陷忘在腦后了。后來,只要有角色表演的機會,他都非常積極地參與。
二、評價同學,學會互相欣賞
心理學中提到,只有在他人的評價中,才能不斷調整自我的評價,所以讓學生互評,也尤為重要。
例如:在每節課后開展學生自評,每周再經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評議,得“真棒”的,由小組長(小組長可輪流當)給組員獎一個大果實的印花。對表現突出的同學還分別發給“樂理小靈通”“堂上小百靈鳥”“進步之星”等星星,并讓學生在閃閃的星星上面貼上自己的照片,寫上一句贊美自己的話,然后當著大家的面把星星掛到教室墻上的成長樹上。剛開始,很多同學可能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別人,有時甚至在評議中因為“應不應得星”而發生爭議和沖突,教師要抓住這個機會,引導學生要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和他人。
由于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原來的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居高臨下的傳統評價關系得到了改變,對學生的評價不再是評價者對被評價者的單向刺激反應,而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理智、情感與行為相統一的互動過程。這樣,便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和諧、主動的發展。
其實,教師以滿腔的熱情、飽滿的精神、豐富的情感,對學生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豎起大拇指的贊許、拍拍肩膀的激勵、握握手的感激,都是評價,它像一絲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這種評價,簡便、直接、有效,雖然沒有量表,也無法記載,但對學生的成長卻起著重要的作用,誰能說它不是評價呢?
總而言之,音樂評價是一門藝術,藝術的評價可以讓孩子在評價中和諧發展,快樂成長。
(作者單位 河北省遷安市蔡園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