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冒險精神之死:商業殺死設計?
Ann Demeulemeester是“安普衛特六君子”主人翁之一,26歲創立了同名設計品牌。
1986年,Ann和另外五個小伙伴,把一輛租來的卡車停在了倫敦時裝周會場旁,給時尚觀光客獻上了一出免費的秀。鐘情于朋克精神的Ann至今仍堅持黑白兩色為成衣主色。極具反叛意味的設計,轟動了當時原本不屬于這六個人的時裝周。“六君子”的頭銜,是當時媒體給他們的桂冠。
對于服裝設計師來說,創立一個自有品牌并不是堪比登天的難事,難的是怎么維持這一品牌的生命。資金就是命門。
Ann Demeulemeester的品牌成立之初,只有她和攝影師丈夫兩人管理。對于銷售和財務向來不是強項的獨立設計師來說,獨自運營一個品牌無異于自殺。因此Ann Demeulemeester轉而求助于自己的發小Anne Chapelle。
之前和時尚行業不搭邊的Anne Chapelle在和Ann交流2年后決定加入,負責日常經營,這樣Ann把足夠的精力放在設計上。期間他們共度過很多困難,包括Demeulemeester這個難讀的姓氏,給海外顧客帶來的品牌認知障礙。
幸運的餡餅不是誰都能接到的。設計師A.F Vandevorst夫婦就沒有這樣一位工于理財的密友。早期二人對引入合作者的態度過于謹慎,導致店里連一個賬簿管理人也沒有。直到“9·11”事件,大量流失的客戶讓公司入不敷出。2004年,A.F Vandevorst接受了法國私募基金Mode et Finance的投資,把31%的股權賣給了對方。
縱使Ann已經辭職,如她所說“品牌已經成熟到擁有自己的特質和遺產,即使沒有我也能繼續發展下去。”前浪覆后浪的時尚界,Ann和A.F已然是幸運兒。而時尚的沙灘上,無數的設計品牌早已茍延殘喘。
因為投資者遲遲未能確定,法國時裝大師Christian Lacroix2009年第一次缺席Haute Couture高級定制女裝周。在設計了一系列黑色套裝之后的半年,多家公司表達了想要收購Christian Lacroix的意向。意向終歸意向。沒有實際的錢到手,一切還是要打水漂。
同樣被資金牽住后腿的還有英國設計師Luella Bartley。曾一度開創Geek Chic潮流的Luella品牌,在2009年關門大吉。原因是若要繼續維持,則需要900萬英鎊的周轉資金。
山本耀司到川久保玲:
大師的破產
“前戀人”的身份,讓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在設計風格上也有些許靈魂的穿插。之后一些年,山本耀司一度成了日本服裝文化的代言,川久保玲則漸漸蛻變成日本時尚教母。40年過去,川久保玲依舊低調而奢華的行進,山本耀司身影卻漸行漸遠。
繼Christian Lacroix關張后,2009年山本耀司的破產震驚時尚圈。
這場時尚災難讓人痛惜,卻也是公認的必然。這個在歐美時尚界樹立了新風標的日本品牌,在1999年銷售額曾達120億日元,物極必反,之后山本營銷額開始不斷下滑,直至2009年的75億日元,折合8000萬美元。
錯誤在哪里?
山本耀司旗下有多少子品牌?估計他本人也想到頭大。Yohji Yamamoto是品牌主線,Y's一直被以為是副線,Yohji Yamamoto + Noir的定位又是什么?山本耀司曾為自己女兒的Limi feu品牌站臺,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模糊不清的跨界合作:比如與Hermes的皮包,與Ferragamo的鞋子,更有一個據說世界上首個沒有設計師名字的設計師品牌Coming Soon。
如此多的品牌,卻只有一個副線Y-3讓人想起Yohji家真正能買的東西,而Y-3作為合資公司并不能給山本耀司自己公司帶來多少實際收入。川久保玲的品牌線路也非常龐雜:大徒弟的JUNYA WATANABE的COMME des GARONS,小徒弟的TAO的COMME des GARONS,還有Comme des Garons Noir、Comme des Garons 等等……
同樣的做藝術,山本耀司把藝術看得只是藝術,川久保玲就商業化了許多。
在店面選址上,山本耀司奇譎至極,竟然把全球最大的旗艦店開在比利時安特衛普。這時的安特衛普六君子,已經上升到時尚前衛的符號地位,誰會專門去安特衛普的山本耀司旗艦店?這家2007年10月開張的10300平方英尺店鋪成為公司的巨大拖累, 在新董事會下決定于2010年5月關閉,而此前已經有兩家紐約的專賣店關閉了。
從來“不走尋常路”的川久保玲在倫敦開設Dover Street Market,里面除了賣自家的各種品牌,還賣Givenchy、Yves Saint Laurent、Lanvin等大牌產品,更有Hussein Chalayan、Gareth Pugh等小眾前衛設計師品牌,關鍵是許多產品獨此一家,別無它處。此外,川久保玲還創出游擊店和臨時店,以最小的投入吸引最多人的關注。
國產本土設計:賣給誰?誰來買?
“80后”孫小峰從四川美術學院畢業后,在2012年成立了自己的獨立設計師品牌SEAN SUEN。這個身材瘦小,個子不高的年輕人剛剛在北京東站畫廊發布了自己的秋冬男裝系列,個人品牌在北京和上海的實體店計劃也提上議事日程。褪去鎂光燈后,坐擁鮮花掌聲的他依舊掩飾不住在國內找不到好面料的尷尬。
“這一路走來,我覺得做設計師品牌最大的阻力就是在國內找到好面料很難,多數都需要去國外訂,這種成本會非常高,周期也很長。”面料不是唯一的攔路虎,“囤多少貨?大家都知道很多服裝品牌最后都是因為庫存問題走了下坡路,特別是設計師品牌,畢竟還沒有那么高的市場接受度,承受庫存壓力的能力就更弱。”孫小峰皺眉道。
更讓人尷尬的是叫好不叫賣。從2012年在上海時裝周首次亮相,到在巴黎舉辦主題秀,張北永和他的JUST FOR TEE品牌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在中國國際時裝周上秒殺了無數菲林。“JUST FOR TEE在獲得贊許后,最終問題還是誰來買。”“JUST FOR TEE是個概念超前的品牌,想要獲得市場就要對自己設計做調整,改變以前自己很在乎的一些東西,讓更多人了解和接受。”
就在本土設計師們還在原創設計的“霧霾”里掙扎時,毛繼鴻和馬可似乎找到了撥云見日的法器。
2013年3月22日,當“第一夫人”彭麗媛走出機艙,一襲藏藍風衣讓眾多媒體有了足夠的話題。“第一夫人”的首秀服裝,實則出自品牌“無用”設計師馬可之手,卻因為馬可的低調,而讓與前夫毛繼鴻共同創立的“例外”大獲風頭。曾經的兩人男主外,女主內,一個專營銷售,一個聚焦設計。這才讓“例外”成了華人設計的真正例外。
與其說冒險精神之死,倒不如說,快速新陳代謝的時尚圈逼死了一些人,也讓更多人死去活來。
薦品
最適穿搭的新年創意
薄荷糯米蔥的民國范
《民國范》是薄荷糯米蔥自制品牌《BNC BY》2013秋冬的主題。該系列服裝由張達、何艷、丁又喬三位設計師向大家呈現他們眼中的“民國范”。
薄荷糯米蔥(BNC)店是洪晃投資的中國原創設計概念店,成功的建立了設計師與消費者的溝通渠道,讓中國設計師的作品與商業接軌。也為設計師提供了一個檢驗作品的試金石。集合了中國幾乎最全的設計新銳,聲稱只做Design in China的薄荷糯米蔥從不模仿別人,盡管設計風格天南海北,卻擁有唯一的共性:趣味和神秘。
花笙記:唐裝時尚定義者
當中國元素對撞時尚先鋒,傳統工藝與現代剪裁聯姻,花笙記誕生了。
被譽為修身唐裝的創造者,花笙記唐裝,融合傳統工藝與時尚設計,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服裝的韻味和世界觀,而不僅僅是將中國元素符號化,定位于年輕人的唐裝 ,致力于唐裝時裝化的推動 ,拒絕沉重刻板,用輕松詼諧的方式設計產品,使之可以被年輕人接受,并由此為國人打開一扇門,令人發現傳統文化之美。
Jalda,只做高貴的包
集時尚、高雅、低調奢華為一身的JALDA是由北歐的荷蘭設計師Jalda Hoff 創立的獨立設計師品牌,在美國本土制作完成,并全部采用純正的意大利材質,形狀和設計簡單而經典、低調而奢華。也許你從外表上大致看過一番后也沒能找到品牌的logo,但是奢華的皮質用料和經典的包型立刻從你手中綻放出不一樣的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