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農戶視角的“農超對接”模式探討

2014-07-18 23:03:10楊碩趙黎
山東農業科學 2014年4期

楊碩 趙黎

摘 要:“農超對接”是目前我國農產品供應鏈中的新興模式,該模式不僅大大降低了農產品的流通成本,而且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農民作為“農超對接”模式下的最大受益主體,往往在與超市對接的過程中產生供求矛盾,從而導致農民在生產技術、產品結構、產品加工和產品配送等多個層面上,呈現出力不從心的局面。基于此,本文以山東“農超對接”為例,考察農民在“農超對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以此為依據,對構建規范、合理的“農超對接”經營模式提出針對性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生產經營模式;農超對接;供應鏈

中圖分類號:F304.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04-0153-04

隨著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我國農產品交易市場不斷擴大,農產品流通方式日漸增多,“農超對接”模式也隨之應運而生,且發展較快。總體上看,學者們對“農超對接”模式持肯定態度,認為“農超對接”對促進農民增收的作用不容忽視。諸如宋福生[1]認為,“農超對接”在實現了農產品從產地直接進入超市的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也做到了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監控,從而使農民獲得了更為可觀的收益。王希等[2]認為“農超對接”能使農民、超市和消費者三方共贏,即通過良好的信息反饋機制,促使農民的生產經營可以有效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通過對家樂福等超市所采用的“農民+超市”流通模式進行研究,印證了“農超對接”對農民增收有顯著作用[3,4]。除此之外,很多學者也指出了“農超對接”供應鏈會暴露出農民的“軟肋”,例如,孫正等[5]認為“農超對接”模式給農民的生產與經營帶來了眾多挑戰,賦予了農民更大的壓力。蘆千文等[6]指出,解決“菜賤傷農”,“農超對接” 只是權宜之計,并不是治本之策。周煥等[7]則指出了當前國內開展“農超對接”所存在的障礙因素等等。筆者認為,農民在與超市對接過程中所產生的供求矛盾,是制約我國“農超對接”發展的主要障礙,因此,如何通過完善農民生產經營方式來協調“農超對接”的運行機制,理應成為現階段“農超對接”模式發展予以高度關注的問題。

1 數據采集及統計方式

1.1 數據采集方式

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的形式,對山東省濟南、煙臺、威海、濟寧、棗莊和濱州6市參與“農超對接”的農民進行了調查。問卷包括農民參與對接情況和心理感知情況兩方面內容,目的是為了找到農民與超市之間的供求矛盾,獲知在農民潛意識里所忽視的農產品供銷環節。共發放問卷350份,收回315份,有效問卷298份,收回率和有效率分別為90.00%和85.14%。在發放問卷的同時,就有關“農超對接”發展和影響的問題對農民進行了詳細地訪談,并采集了大量影音資料。

1.2 數據統計方式

利用SPSS和Excel軟件對298份有效問卷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其間采用了描述性統計、交叉分析以及數據拆分等方法,并對調查中所獲取的影音資料進行歸類和整理,以最大限度地了解農民參與“農超對接”的實際情況。

2 調查數據分析

2.1 樣本特征

基于對有效調查問卷的統計,男女比例為1.15∶1,比例基本均衡;年齡主要分布在36~50歲,占總樣本數的88.65%;已婚人員占樣本總數的92.37%,家庭特征較為明顯;中專和高中學歷的人員共占78.62%,受教育程度普遍處于中等水平;家庭年收入集中分布在4萬~6萬元,屬于中等收入水平;被調查者均有1年以上的“農超對接”經驗。

2.2 農民參與“農超對接”的實際情況分析

2.2.1 生產意識 從農民參與“農超對接“后最想達到的目的看(表1),56.38%的農民希望提高產品效益,21.81%的農民想要擴大產品市場,而希望提升產品質量、保障產品安全和贏得信賴的農民總數還未超過樣本的1/4。由此可見,農民在參與農超對接之后,最想通過提高產品效益和擴大市場來獲得短期內顯而易見的收益,而不愿因改變產品質量、保障產品安全和贏得顧客信賴而增加生產成本,這足以表現出農民在“農超對接”中生產意識的局限,如忽略農產品的內在屬性和消費者的認可,勢必會影響農產品的銷售和合理的生產規劃。

2.2.2 合作信息來源 從農民尋找合作超市的信息來源看(表2),59.40%的農民通過其他農戶的推薦獲取超市合作信息,通過網絡、電視和廣播獲取信息的占15.44%,通過合作社宣傳獲取信息的占11.74%,而超市廣告和村委會告知兩個平臺幫助農民獲取超市合作信息的作用很小。由此可見,農民在尋找對接超市的過程中,主要依托身邊農戶的口碑效應,但這種模式易導致農民在已與其他農戶形成對接的超市中搶占市場份額,形成農民之間的惡性競爭,難以使農民在“農超對接”中長久合作。

2.2.3 生產規模 從農民產品供給滿足超市采購需求的程度看(表3),63.42%的農民所提供的農產品能滿足超市采購需求量的31%~50%, 22.15%的農民僅僅能滿足采購需求量的30%及以下,能滿足超市需求量50%以上的農民少之又少。由此可以看出,農民的產品供給量不能與超市的采購需求量相適應,從而凸顯出農民的小規模生產與超市的大批量采購之間存在著顯著矛盾。雖然“農超對接”為農民開拓了銷售市場,但現今大多數農民的生產規模難以支撐超市的大批量“訂單”。

2.2.4 生產技術 從農民每年能夠為超市供應農產品的時間看(表4),滿足3個月及以下供應的農民占47.99%,滿足4~6個月供應的農民占37.58%,滿足7~9個月供應的農民占10.40%,而只有4.02%的農民能滿足對超市10~12個月的產品供應。由此表明,目前大多數農民的生產技術僅能保證對超市半年甚至更短時間的農產品供應,也就是說,雖然超市給農民提供了全年供應的機會,但現行的生產技術,制約了農民規模化生產和持續化營銷模式的實現。

2.2.5 產品結構 從農民為超市提供農產品的品種數量來看(表5),能為超市提供1~5種農產品的農民最多,占樣本總數的77.85%,19.13%的農民能為超市提供6~10種農產品,3.02%的農民能為超市提供11~15種農產品,提供15種以上的竟然為0。由此可以看出,農民能為超市提供的農產品品種十分有限,一般不超過10種,而超市要想保證較快的產品周轉速度,就需要采購豐富的農產品,所以,從這一點上可以體現出目前我國農民的單一化產品供給與超市的多樣化商品需求之間存在較為突出的矛盾。endprint

2.2.6 產品加工 從農民為超市提供農產品的加工情況看(表6),52.01%的農民自行簡單清潔農產品,10%左右的農民選擇將農產品交予合作社或專業企業進行加工,而36.24%的農民選擇不加工。上述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農民為超市提供的農產品通常是不加工或粗加工的,并且未在產品的包裝、分類和品相等方面下功夫,所以,農民對加工環節的忽視影響了其農產品的銷售價格,農民既享受不到因農產品深加工帶來的附加效益,又失去依靠農產品的加工效用打造特色品牌。

2.2.7 物流體系 從農民向超市配送農產品的方式看(表7),自行配送的農民占樣本總數的43.29%,超市自行取貨且無需配送的占39.26%,與多個農戶聯合配送和依靠物流公司配送的農民均不到樣本總數的10%。調查結果表明,農民自行配送和超市自行取貨在“農超對接”物流模式中占據主導,而合作型配送與托管型配送模式在廣大農民群體中未能得以有效應用,農民和超市作為“農超對接”供應鏈上的兩大端點,因從事配送工作而耗用了大量的時間。這實質上就是一種雙重資源浪費的表現,即供應鏈主體資源被占用且物流配送資源被閑置。

2.2.8 產品品牌 從農民為超市提供農產品的品牌狀況看,65.77%的農民為超市提供的農產品無品牌,18.12%的農民則使用了超市的品牌,使用合作社品牌和加工企業品牌的農民分別占9.73%和4.70%,而擁有自主品牌的農民僅占1.68%。由此可以看出,農民的品牌意識十分淡薄,即便是具有多年“農超對接”經歷的農民也沒有將個人資金投入到農產品品牌建設之中,而且在實地走訪中,了解到很多農民認為品牌建設無大用處,而這正是影響農民在現代農業模式下協調發展的一大思想障礙。

3 結論

依據上述調查結果,目前農民在“農超對接”中暴露出的主要生產經營問題是:第一,農民的生產意識具有明顯的局限性,生產目的更多地側重于產品效益和銷路,而忽略了產品的內在質量與需求機制;第二,農民獲得超市合作信息的渠道過于狹窄,獲取信息的主觀能動性較差,難以順應農業信息時代的潮流;第三,農民的小規模生產與超市的大批量采購之間存在矛盾,且農民現行的生產技術不達標,不能有效地利用超市為其提供的銷售機會;第四,農戶為超市提供的農產品結構過于單一,不能滿足超市特別是大型超市的多樣化需求,農民對于消費者和超市需求信息的反應速度過慢;第五,農民在經營過程中,嚴重輕視了產品的加工與品牌,營銷策略少且不靈活;第六,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農民缺乏對生產與經營的管理經驗,從而導致個人時間的浪費和物流配送資源的閑置。

4 對策及建議

4.1 加強政府援助,開展對接培訓

我國目前的“農超對接”模式缺乏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引導機制,所以,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政策導向和資金扶持職能,政府在給予農民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的同時,建立“農超對接”服務站,為農民和超市搭建合作的橋梁,拓寬農超雙方合作渠道。在此基礎上,完善“農超對接”教育培訓體系,針對性地開展生產技術課程、市場營銷課程、質量保障課程和相關法律課程等,并利用形式多樣的獎勵辦法引導農民參與,以此來優化農民的生產意識,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改變農民的管理模式,增強農民的營銷技能。除此之外,政府還要賦予農民有效地法律援助,消除農民的后顧之憂,使農民以飽滿的熱情和足夠的信心來調整生產模式、承擔市場風險。

4.2 轉變合作方式,完善物流體系

從生產合作向加工合作過度,延伸產業鏈條,在豐富優化農產品結構的同時,使產品的附加值得以體現。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村委會積極引導農民與加工企業聯合起來,組成“農戶+合作社/村委會+加工企業”的利益共同體,形成大范圍的優勢互補,增大農戶與超市的對接口徑。目前,我國的很多農民為了節約成本,放棄與物流企業的合作而自行配送,而最終農民卻沒有獲得滿意的結果,這一問題不僅現露了農民效率意識的扭曲,而且現露出我國物流體系的不協調,所以,依靠政府和集體組織出資建設倉儲設施、購置運輸工具,即成為“農超對接”的必然要求,而要想改變農民對物流配送的片面認識,良好的物流廣告宣傳也是必不可少的。

4.3 竭力打造品牌,及時反饋信息

從農民自身的發展來看,要在政府和經濟互助組織的引導下,正確把握營銷策略,樹立正確的品牌價值觀,在提高產品效益和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靈活運用營銷手段,農民要以消費者需求為基準,以超市運作模式為指導,以政府大力支持為后盾,竭力打造自主品牌,利用品牌優勢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農民不僅要掌握多樣化的營銷策略,而且要具備及時反饋消費者和超市需求信息的能力,如果農民無法得知需求信息,就無法進行合理的生產安排與規劃,勢必增加農民的生產、經營風險,所以,政府、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村委會要積極協助農民進行市場調研,為農民建立信息反饋平臺,同時還要提高農民使用多媒體工具的能力,從而增強農民及時獲取市場需求信息的可能性。

參 考 文 獻:

[1] 宋福生.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農超對接”效果評價體系初探[J].廣東合作經濟,2011(1):38-40.

[2] 王希,陳玉明.“農超對接”使農民超市消費者三方共贏[J].經濟研究參考,2009(18):27,45.

[3] 曾祥明.農超對接:一種農民增收的新路徑[J].研究生法學,2011,26(4):92-102.

[4] 張爽,徐正.基于農超對接模式的新型農產品流通體制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2):12212-12214.

[5] 孫正,張燾.農超對接視角下保定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模式的構建[J].農業經濟,2012(3):119-121.

[6] 蘆千文,石霞.解決“菜賤傷農”不能只靠農超對接[J].中國蔬菜,2012(2):7-10.

[7] 周煥,姜彥坤.“農超對接”發展模式新思路[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1,23(2):82-84.endprint

2.2.6 產品加工 從農民為超市提供農產品的加工情況看(表6),52.01%的農民自行簡單清潔農產品,10%左右的農民選擇將農產品交予合作社或專業企業進行加工,而36.24%的農民選擇不加工。上述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農民為超市提供的農產品通常是不加工或粗加工的,并且未在產品的包裝、分類和品相等方面下功夫,所以,農民對加工環節的忽視影響了其農產品的銷售價格,農民既享受不到因農產品深加工帶來的附加效益,又失去依靠農產品的加工效用打造特色品牌。

2.2.7 物流體系 從農民向超市配送農產品的方式看(表7),自行配送的農民占樣本總數的43.29%,超市自行取貨且無需配送的占39.26%,與多個農戶聯合配送和依靠物流公司配送的農民均不到樣本總數的10%。調查結果表明,農民自行配送和超市自行取貨在“農超對接”物流模式中占據主導,而合作型配送與托管型配送模式在廣大農民群體中未能得以有效應用,農民和超市作為“農超對接”供應鏈上的兩大端點,因從事配送工作而耗用了大量的時間。這實質上就是一種雙重資源浪費的表現,即供應鏈主體資源被占用且物流配送資源被閑置。

2.2.8 產品品牌 從農民為超市提供農產品的品牌狀況看,65.77%的農民為超市提供的農產品無品牌,18.12%的農民則使用了超市的品牌,使用合作社品牌和加工企業品牌的農民分別占9.73%和4.70%,而擁有自主品牌的農民僅占1.68%。由此可以看出,農民的品牌意識十分淡薄,即便是具有多年“農超對接”經歷的農民也沒有將個人資金投入到農產品品牌建設之中,而且在實地走訪中,了解到很多農民認為品牌建設無大用處,而這正是影響農民在現代農業模式下協調發展的一大思想障礙。

3 結論

依據上述調查結果,目前農民在“農超對接”中暴露出的主要生產經營問題是:第一,農民的生產意識具有明顯的局限性,生產目的更多地側重于產品效益和銷路,而忽略了產品的內在質量與需求機制;第二,農民獲得超市合作信息的渠道過于狹窄,獲取信息的主觀能動性較差,難以順應農業信息時代的潮流;第三,農民的小規模生產與超市的大批量采購之間存在矛盾,且農民現行的生產技術不達標,不能有效地利用超市為其提供的銷售機會;第四,農戶為超市提供的農產品結構過于單一,不能滿足超市特別是大型超市的多樣化需求,農民對于消費者和超市需求信息的反應速度過慢;第五,農民在經營過程中,嚴重輕視了產品的加工與品牌,營銷策略少且不靈活;第六,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農民缺乏對生產與經營的管理經驗,從而導致個人時間的浪費和物流配送資源的閑置。

4 對策及建議

4.1 加強政府援助,開展對接培訓

我國目前的“農超對接”模式缺乏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引導機制,所以,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政策導向和資金扶持職能,政府在給予農民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的同時,建立“農超對接”服務站,為農民和超市搭建合作的橋梁,拓寬農超雙方合作渠道。在此基礎上,完善“農超對接”教育培訓體系,針對性地開展生產技術課程、市場營銷課程、質量保障課程和相關法律課程等,并利用形式多樣的獎勵辦法引導農民參與,以此來優化農民的生產意識,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改變農民的管理模式,增強農民的營銷技能。除此之外,政府還要賦予農民有效地法律援助,消除農民的后顧之憂,使農民以飽滿的熱情和足夠的信心來調整生產模式、承擔市場風險。

4.2 轉變合作方式,完善物流體系

從生產合作向加工合作過度,延伸產業鏈條,在豐富優化農產品結構的同時,使產品的附加值得以體現。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村委會積極引導農民與加工企業聯合起來,組成“農戶+合作社/村委會+加工企業”的利益共同體,形成大范圍的優勢互補,增大農戶與超市的對接口徑。目前,我國的很多農民為了節約成本,放棄與物流企業的合作而自行配送,而最終農民卻沒有獲得滿意的結果,這一問題不僅現露了農民效率意識的扭曲,而且現露出我國物流體系的不協調,所以,依靠政府和集體組織出資建設倉儲設施、購置運輸工具,即成為“農超對接”的必然要求,而要想改變農民對物流配送的片面認識,良好的物流廣告宣傳也是必不可少的。

4.3 竭力打造品牌,及時反饋信息

從農民自身的發展來看,要在政府和經濟互助組織的引導下,正確把握營銷策略,樹立正確的品牌價值觀,在提高產品效益和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靈活運用營銷手段,農民要以消費者需求為基準,以超市運作模式為指導,以政府大力支持為后盾,竭力打造自主品牌,利用品牌優勢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農民不僅要掌握多樣化的營銷策略,而且要具備及時反饋消費者和超市需求信息的能力,如果農民無法得知需求信息,就無法進行合理的生產安排與規劃,勢必增加農民的生產、經營風險,所以,政府、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村委會要積極協助農民進行市場調研,為農民建立信息反饋平臺,同時還要提高農民使用多媒體工具的能力,從而增強農民及時獲取市場需求信息的可能性。

參 考 文 獻:

[1] 宋福生.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農超對接”效果評價體系初探[J].廣東合作經濟,2011(1):38-40.

[2] 王希,陳玉明.“農超對接”使農民超市消費者三方共贏[J].經濟研究參考,2009(18):27,45.

[3] 曾祥明.農超對接:一種農民增收的新路徑[J].研究生法學,2011,26(4):92-102.

[4] 張爽,徐正.基于農超對接模式的新型農產品流通體制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2):12212-12214.

[5] 孫正,張燾.農超對接視角下保定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模式的構建[J].農業經濟,2012(3):119-121.

[6] 蘆千文,石霞.解決“菜賤傷農”不能只靠農超對接[J].中國蔬菜,2012(2):7-10.

[7] 周煥,姜彥坤.“農超對接”發展模式新思路[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1,23(2):82-84.endprint

2.2.6 產品加工 從農民為超市提供農產品的加工情況看(表6),52.01%的農民自行簡單清潔農產品,10%左右的農民選擇將農產品交予合作社或專業企業進行加工,而36.24%的農民選擇不加工。上述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農民為超市提供的農產品通常是不加工或粗加工的,并且未在產品的包裝、分類和品相等方面下功夫,所以,農民對加工環節的忽視影響了其農產品的銷售價格,農民既享受不到因農產品深加工帶來的附加效益,又失去依靠農產品的加工效用打造特色品牌。

2.2.7 物流體系 從農民向超市配送農產品的方式看(表7),自行配送的農民占樣本總數的43.29%,超市自行取貨且無需配送的占39.26%,與多個農戶聯合配送和依靠物流公司配送的農民均不到樣本總數的10%。調查結果表明,農民自行配送和超市自行取貨在“農超對接”物流模式中占據主導,而合作型配送與托管型配送模式在廣大農民群體中未能得以有效應用,農民和超市作為“農超對接”供應鏈上的兩大端點,因從事配送工作而耗用了大量的時間。這實質上就是一種雙重資源浪費的表現,即供應鏈主體資源被占用且物流配送資源被閑置。

2.2.8 產品品牌 從農民為超市提供農產品的品牌狀況看,65.77%的農民為超市提供的農產品無品牌,18.12%的農民則使用了超市的品牌,使用合作社品牌和加工企業品牌的農民分別占9.73%和4.70%,而擁有自主品牌的農民僅占1.68%。由此可以看出,農民的品牌意識十分淡薄,即便是具有多年“農超對接”經歷的農民也沒有將個人資金投入到農產品品牌建設之中,而且在實地走訪中,了解到很多農民認為品牌建設無大用處,而這正是影響農民在現代農業模式下協調發展的一大思想障礙。

3 結論

依據上述調查結果,目前農民在“農超對接”中暴露出的主要生產經營問題是:第一,農民的生產意識具有明顯的局限性,生產目的更多地側重于產品效益和銷路,而忽略了產品的內在質量與需求機制;第二,農民獲得超市合作信息的渠道過于狹窄,獲取信息的主觀能動性較差,難以順應農業信息時代的潮流;第三,農民的小規模生產與超市的大批量采購之間存在矛盾,且農民現行的生產技術不達標,不能有效地利用超市為其提供的銷售機會;第四,農戶為超市提供的農產品結構過于單一,不能滿足超市特別是大型超市的多樣化需求,農民對于消費者和超市需求信息的反應速度過慢;第五,農民在經營過程中,嚴重輕視了產品的加工與品牌,營銷策略少且不靈活;第六,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農民缺乏對生產與經營的管理經驗,從而導致個人時間的浪費和物流配送資源的閑置。

4 對策及建議

4.1 加強政府援助,開展對接培訓

我國目前的“農超對接”模式缺乏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引導機制,所以,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政策導向和資金扶持職能,政府在給予農民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的同時,建立“農超對接”服務站,為農民和超市搭建合作的橋梁,拓寬農超雙方合作渠道。在此基礎上,完善“農超對接”教育培訓體系,針對性地開展生產技術課程、市場營銷課程、質量保障課程和相關法律課程等,并利用形式多樣的獎勵辦法引導農民參與,以此來優化農民的生產意識,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改變農民的管理模式,增強農民的營銷技能。除此之外,政府還要賦予農民有效地法律援助,消除農民的后顧之憂,使農民以飽滿的熱情和足夠的信心來調整生產模式、承擔市場風險。

4.2 轉變合作方式,完善物流體系

從生產合作向加工合作過度,延伸產業鏈條,在豐富優化農產品結構的同時,使產品的附加值得以體現。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村委會積極引導農民與加工企業聯合起來,組成“農戶+合作社/村委會+加工企業”的利益共同體,形成大范圍的優勢互補,增大農戶與超市的對接口徑。目前,我國的很多農民為了節約成本,放棄與物流企業的合作而自行配送,而最終農民卻沒有獲得滿意的結果,這一問題不僅現露了農民效率意識的扭曲,而且現露出我國物流體系的不協調,所以,依靠政府和集體組織出資建設倉儲設施、購置運輸工具,即成為“農超對接”的必然要求,而要想改變農民對物流配送的片面認識,良好的物流廣告宣傳也是必不可少的。

4.3 竭力打造品牌,及時反饋信息

從農民自身的發展來看,要在政府和經濟互助組織的引導下,正確把握營銷策略,樹立正確的品牌價值觀,在提高產品效益和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靈活運用營銷手段,農民要以消費者需求為基準,以超市運作模式為指導,以政府大力支持為后盾,竭力打造自主品牌,利用品牌優勢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農民不僅要掌握多樣化的營銷策略,而且要具備及時反饋消費者和超市需求信息的能力,如果農民無法得知需求信息,就無法進行合理的生產安排與規劃,勢必增加農民的生產、經營風險,所以,政府、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村委會要積極協助農民進行市場調研,為農民建立信息反饋平臺,同時還要提高農民使用多媒體工具的能力,從而增強農民及時獲取市場需求信息的可能性。

參 考 文 獻:

[1] 宋福生.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農超對接”效果評價體系初探[J].廣東合作經濟,2011(1):38-40.

[2] 王希,陳玉明.“農超對接”使農民超市消費者三方共贏[J].經濟研究參考,2009(18):27,45.

[3] 曾祥明.農超對接:一種農民增收的新路徑[J].研究生法學,2011,26(4):92-102.

[4] 張爽,徐正.基于農超對接模式的新型農產品流通體制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2):12212-12214.

[5] 孫正,張燾.農超對接視角下保定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模式的構建[J].農業經濟,2012(3):119-121.

[6] 蘆千文,石霞.解決“菜賤傷農”不能只靠農超對接[J].中國蔬菜,2012(2):7-10.

[7] 周煥,姜彥坤.“農超對接”發展模式新思路[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1,23(2):82-84.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天堂| 欧美在线天堂|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亚洲bt欧美bt精品|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久久久亚洲色|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美女毛片在线|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中文字幕资源站|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久操中文在线| 女人天堂av免费|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激情成人|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性影院|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五月婷婷导航|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欧美精品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青青操国产|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99精品在线看|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97se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天天激情综合|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91精品综合|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微拍|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青青操国产视频|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