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武秀
摘 要:結合教學實踐,就地理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地理教學;學習興趣;學習效果
“樂此不疲”這個成語道明了“樂”在做事中的重要性,因為樂做事能迎刃而解;因為樂做起事來孜孜不倦。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說明,興趣既是促進學習的重要因素,又是推動學習進程、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動力。因而,地理教學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根據教學實踐,本人在教學中采取以下幾種教法。
一、將知識點編成順口溜和歌謠
如,中國沿海開放的十四個港口城市有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寧波……,為了便于記憶,我將之編成“三字經”:大秦天,煙青連,南上寧,溫福廣,湛北海,其中“湛北海”指湛江、北海兩個港口;還有中國上百萬的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共18個,縮編成:蒙回藏,維苗彝,壯布朝,滿侗瑤,白土哈,哈黎傣。結果我發現同學們讀得朗朗上口,興致勃勃。只花幾分鐘就將知識點背得滾瓜爛熟,真是事半功倍。
二、從差異入手,從問題出發,從而開啟學習之門
我國南北方地理環境不相同,人們生活習慣差異很大,并且是我們平時聞所未聞的。像北方人天天吃小麥,我們南方人吃大米。我外甥女婿是甘肅人,北方的,到我們這里住了一個月,怪現象是接二連三的出現;首先是吃飯,他吃不慣大米,每餐他是一只手拿饅頭,一只手拿根生大蒜,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是津津有味,我們看得是嘖嘖作舌。還有一次,他蹲在一條水溝旁,用雙手捉住那嘩嘩流暢的水,嘴里還喋喋不休地念道:“多可惜呀!多可惜呀!”原因是他們北方干旱缺水。在課堂上,我用這些差異性現象進行講解,同學們興趣很濃,精力也很集中,課堂知識融會貫通,并且印象還很深。
三、小考法
這種考法既簡單、快速,又能鼓舞士氣,非常有效。那就是課堂上用十五分鐘講解,十分鐘作業,五分鐘背誦,十五分鐘考試。我用嘴巴念20個填空題,同學們只要寫序號、答案,如,講臺灣時,就考:(1)臺灣東臨 洋,西與 省隔著 溝峽;(2)臺灣省最長的河是 ,最大的湖泊是 ,……然后當場評改,學生一般都能得八九十分,這八九十分的成績,考得學生心理樂滋滋的,臉上喜洋洋的,看著他們這種快樂的學習,學習中的快樂情形,我又何樂而不為呢?
四、表揚法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優秀的一面,淘氣搗蛋的也不例外,經過多年的觀察,我發現表揚能使學生樹立自信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去年初一班上有個女生,她對什么科目都不感興趣,老師問她,她總是一問搖頭三不知。我仔細觀察發現她的作業寫得很工整,字跡清晰,于是我把她的本子展示給全班學生欣賞,學生都感嘆、佩服,在一片贊嘆聲中,這個女生的臉上明顯地洋溢著自豪感、成就感,并且從那以后,她上課有精神了,學習也主動積極了,期末考試不僅及格還得了高分。
總之,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習過程中的重中之重,要提高學習效率,學習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不管怎樣,我們要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在學習中自得其樂,展放風采。
(作者單位 湖南省永順縣桃子溪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