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曉楠
閔行:
立行立改轉作風
文/胡曉楠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閔行區人大常委會圍繞代表和選民反映較為集中的明察多暗訪少、常委會會議審議質量不高和書面意見辦理重過程輕實效三方面問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力求年內取得實實在在的整改效果,讓基層群眾“看得見”。
加強暗訪謀實效
近年來,雖然閔行人大已取消了所謂“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的代表集中大視察,但仍有部分代表認為當前蜻蜓點水,只看亮點、不看問題的“明察”偏多。對此,常委會要求各工委結合常委會議題更多地組織暗訪,并明確明年起將暗訪工作安排列入年度監督工作計劃。今年5月至今,區人大常委會組織的暗訪和突擊檢查頻次明顯上升,視察和調研工作更加深入實在:內司工委利用一周時間,組織代表分組前往全區各鎮、街道的社區事務服務中心暗訪檢查,并圍繞暗訪中發現的個別單位的硬件建設和服務態度問題召開專題座談會,有針對性地了解情況、督促整改。教科文衛工委突擊檢查閔行四中等三所學校在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方面的工作情況,摸清了這些學校在生源激增、教室緊張及教師教學任務、待遇等方面碰到的問題,有的放矢地向政府提出建議。最近,區人大常委會研究室正加強研究,醞釀起草指導性意見,進一步規范暗訪工作的開展及成果的運用。
深入“一線”提升常委會審議質量
為推動常委會組成人員多問基層需求、多聽百姓心聲,從而提出有價值的審議意見,今年起,每位常委會組成人員至少要選擇5項議題,全過程深度參與相關的調研、視察、審議、詢問等工作。常委會組成人員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城中村”改造、水環境整治等基層“一線”,一位常委會組成人員深有感觸地說,以前審議常委會議題,光憑看到的政府部門報告提意見,現在前期準備做足了、各方意見聽多了,審議發言也更有底氣了。另外,針對個別常委會組成人員出席率不高、履職意識不強的問題,常委會修訂了組成人員守則,對出席、請假作出更加嚴格的制度安排,變“引導鼓勵”為“剛性約束”,確保出席率,進一步提高常委會會議質量。
做強、做實代表書面意見督辦工作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座談走訪中,聽到最多的就是代表對解決和落實書面意見的迫切需求。對此,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路加多次強調:“我們必須重點突出代表書面意見的督辦、回應工作,這不僅是保護代表履職積極性的需要,也是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抓手。”
今年3月,以“督辦代表書面意見”為聯系服務重點,黨組成員和機關干部全員下基層對口聯系代表組,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圍繞“臨滄路環境差”等群眾反映強烈的書面意見,部分機關干部與代表和承辦部門一起現場調研。在臨滄路看到與露天煤場一墻之隔的農民住宅終日籠罩在煙塵中時,一位機關干部表示:“機關工作不能光圍著電腦轉,而要更多地深入基層,圍著群眾轉,將心比心,才能真正想群眾之所想、憂群眾之所憂、解群眾之所難。”
書面意見督辦不再由人事代表工委“單打獨斗”,而是由各工作機構和辦事機構聚力推進。有的工委將同一類書面意見的督辦與常委會會議議題的推進相結合,請提出書面意見的代表參與議題的調研和審議工作,督促政府更系統地解決問題。有的工委組織條線承辦部門與代表“面對面”,大家集思廣益,共商對策。通過多方協調、努力,今年代表提出的“關于提升東方有線電視信號及清晰度的書面意見”、“關于公交閔紅線于蘭坪路鶴慶路設置東行站點的意見”等多份書面意見得到解決,獲得代表肯定和贊揚。有的代表稱“解決得相當給力”,有的表示“處理情況好于預期”。
此外,為進一步密切人大與人民群眾的聯系,上半年,區人大常委會開通了“閔行人大”微信公眾平臺,目前已得到百余位代表和市民的關注。常委會會議開始吸納公民旁聽,拓寬公民了解、參與人大工作的渠道。一步又一步,走近群眾、貼近群眾,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