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萬蓮
“20條”,弄互聯網金融之潮
文/孫萬蓮
互聯網金融,作為2014年互聯網和金融業的共有熱詞,奔涌而來。日前,為把上海市建成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高地,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促進本市互聯網金融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意見》共20條,支持與規范并舉。
何為互聯網金融?《意見》指出,互聯網金融是基于互聯網及移動通信、大數據、云計算、社交平臺、搜索引擎等信息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結算等金融相關服務的金融業態,是現有金融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普惠金融的重要內容。其表現形式既包括以互聯網為主要業務載體的第三方支付,金融產品銷售與財富管理,金融資訊與金融門戶,金融大數據采掘加工,網絡融資與網絡融資中介等新興、新型金融業態;也包括持牌互聯網金融機構,以及各類持牌金融機構設立的主要從事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的法人機構或功能性總部。
《意見》明確了指導思想,即突出“四個堅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堅持鼓勵金融創新,形成競爭發展格局。堅持營造發展環境,完善行業基礎設施。堅持規范健康發展,切實防范金融風險。
梳理一下不難發現,《意見》著力支持、培育、服務互聯網金融主體,意在形成集聚和規模效應。
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申請有關業務許可或經營資質。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本市發起設立以互聯網為主要業務載體或以互聯網業務為主要服務領域的各類持牌金融機構。支持電子商務平臺等大型互聯網企業在本市設立小額貸款、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新型金融企業。支持有條件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依法申請有關金融業務許可或進行有關金融業務備案,申領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等經營資質。允許主要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企業在名稱中使用“互聯網金融”或“網絡金融”字樣,并在工商登記等環節提供便利。
加大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支持培育力度。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新興業態和創新模式,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等財政資金予以重點支持。支持有條件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進行軟件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等方面認定,按照規定享受相關財稅優惠政策。
拓寬互聯網金融企業融資渠道。充分發揮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上海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政策性基金的助推作用,探索設立主要投向互聯網金融領域早期創業企業的創業投資基金和天使投資基金。支持社會資本發起設立互聯網金融產業投資基金、并購基金,鼓勵各類機構投資有發展潛力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支持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
支持持牌金融機構向互聯網金融領域拓展轉型。支持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持牌金融機構積極開展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提升金融服務廣度、深度和能級。對持牌金融機構在滬設立的主要從事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的法人機構或功能性總部,市、區縣兩級政府可根據相關政策給予支持。
鼓勵互聯網金融企業合理集聚。積極支持有條件的區縣、園區結合自身產業定位,建設有特色的互聯網金融產業基地(園區),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引導互聯網金融企業合理集聚。對優秀互聯網金融產業基地(園區),市、區縣兩級政府可給予一定支持。
互聯網金融是一粒種子,其發展需要陽光、水分和溫度。為此,《意見》指出,加強基礎建設,營造發展環境。
吸引集聚互聯網金融人才。支持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技術人才享受本市人才引進政策,在居住證等入滬手續辦理方面提供便利。支持作出突出貢獻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申報本市有關高級人才項目。支持高等院校、專業機構加強互聯網金融領域人才培訓,對有關培訓認證費用可給予適當補貼。
鼓勵互聯網金融領域研究創新。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重要創新成果,支持申報本市金融創新獎。
加強互聯網金融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對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專業信用服務的機構,可按照規定給予一定支持。
完善配套支持體系。鼓勵持牌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客戶資金存管(監管)、渠道營銷、風控外包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構建互聯網金融產業聯盟。支持設立、發展提供數據存儲及備份、云計算共享、大數據挖掘、信息系統及數據中心外包、信息安全維護等基礎服務的機構,支持建立互聯網金融數據共享交換平臺。
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探索開展互聯網金融相關領域地方立法研究,加大對互聯網金融企業專利、軟件、品牌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等等。
互聯網金融在發展中有無風險?對此早已有共識,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搞好風險防控,推動規范發展,不僅是必須的,而且也是對互聯網發展的支持。故《意見》提出:
嚴厲打擊互聯網金融領域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充分發揮本市金融穩定例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領導小組等工作機制的作用,積極配合中央金融監管部門開展工作,嚴厲打擊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非法集資、洗錢犯罪、惡意欺詐、虛假廣告、違規交易、買賣客戶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
引導互聯網金融企業增強合規經營意識、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引導互聯網金融企業明確經營“底線”、政策“紅線”,健全風險管理、信息披露、糾紛處理等方面的內控機制。推動互聯網金融企業開展客戶資金存管(監管)、做實各類準備金賬戶,切實提升自身風險防控能力。推動互聯網金融企業提升信息技術水平與信息安全防護能力,強化對企業金融數據和客戶信息的安全保護。
支持開展行業自律與第三方監測評估。支持建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聯盟,制定自律公約、行業標準,加強對會員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約束。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作用,探索對有關領域互聯網金融活動開展監測評估,建立社會力量參與市場監督的工作機制。
健全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與安全保障機制。針對互聯網金融特點,探索建立行業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配合國家相關部門健全互聯網金融領域支付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監管制度、技術規范及標準體系。加強相關政府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完善本市互聯網金融企業及其從業人員誠信體系。
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多種形式,加強互聯網金融適當性教育,提高投資者風險意識及產品認知、風險識別能力。暢通互聯網金融消費投訴渠道,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此外,《意見》還提出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部門協同等。
前日,“2014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據河南商報報道,互聯網金融也成為熱點話題。
中泰信托董事長吳慶斌認為,在信息消費成為最大的消費時,金融企業不全面轉型,很容易被所謂的互聯網金融顛覆。高瓴資本董事長張磊說,互聯網金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針對不同的消費者。信息的不對稱讓傳統機構賺到不該賺的錢,但是更重要的是很多需求沒被發現,沒被滿足。就像喬布斯制造蘋果手機,他不破壞現有的情況,而是以更好的消費模式,讓消費者包括企業,更好地理解什么樣的東西更適合消費者。怡和(中國)有限公司主席許立慶不認為互聯網金融會變成主流行業。互聯網金融可以打游擊戰,可以逼著這些銀行把它們的利潤降低。但如果它發展很大,大金融機構一定會反擊的,它們不會傻傻地站在那邊。人人貸創始合伙人張適時認為,不論在哪個階段,金融機構存在的價值是有的。互聯網金融會對傳統金融行業有所改變,但不會是顛覆。從互聯網思維出發,金融機構大量的優勢還是存在的,必須與之結合,這是未來互聯網金融的一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