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德才,茍 曉,李清福,陳 秋,劉 蘭,李慶國,方 麗
高血壓患者血尿酸與hs-CRP臨床檢測的意義分析
竇德才,茍 曉,李清福,陳 秋,劉 蘭,李慶國,方 麗
目的 分析高血壓患者血尿酸(UA)與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的水平在高血壓診斷及病情評估中的意義。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觀察組,另選擇同期住院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80例為對照組。分別采集兩組對象血清進行UA和hs-CRP檢測,比較兩組檢測結果,并分析觀察組高血壓分級、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與血清UA和hs-CRP水平的關系。結果 觀察組血清UA和hs-CRP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高血壓Ⅲ級組的血清UA和hs-CRP水高于高血壓Ⅰ級組和Ⅱ級組(P<0.05);高血壓管腔狹窄組的血清UA和hs-CRP水平均高于高血壓內膜正常組、內膜增厚組和斑塊形成組(P<0.05)。結論 血清UA和hs-CRP可作為診斷高血壓、評估高血壓病情,并判斷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有效參考指標。
高血壓;尿酸;超敏C反應蛋白
高血壓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慢性心腦血管病,加強高血壓的及早診斷及病情的準確評估,是予以患者針對性治療措施、提高臨床治療、改善高血壓患者預后的關鍵。目前,血壓測量是診斷高血壓、評估高血壓病情的主要指標,雖發揮了良好的應用效果,但指標的單一性極大地限制了高血壓診斷及病情評估的準確性、可靠性,因此,尋找新的診斷、評估高血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指標成為臨床醫學工作者探討的重要課題。臨床上,血尿酸(UA)是預測心血管事件的敏感性因素。高血壓屬慢性炎癥性疾病范疇,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是炎癥急性反應時相蛋白中最敏感的指標。因此可初步推測UA和hs-CRP在高血壓這一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中可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試驗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其血清UA和hs-CRP水平,分析患者血清UA和hs-CRP在高血壓診斷及病情評估中的意義。

表1 高血壓分級與血清UA和hs-CRP水平的關系分析
注:與高血壓Ⅰ級組比較,①P<0.05;與高血壓Ⅰ級、Ⅱ級組比較,②P<0.05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觀察組,均符合WHO/ISH 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1]。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52~72(60.5±4.7)歲。參照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分級標準[2],將80例患者分為Ⅰ級26例,Ⅱ級34例,Ⅲ級20例;根據頸動脈B超檢測結果,將80例患者分為內膜正常組12例,內膜增厚組20例,斑塊形成組32例,管腔狹窄組16例。另選擇同期住院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8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53~75(62.3±4.5)歲。兩組在性別、年齡上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1.2 標本采集及處理 均于清晨空腹狀態下,對兩組對象的靜脈血進行抽取,于普通生化管中放置,離心處理后分離血清,于-80 ℃的溫度下將血清凍存待檢。
1.3 觀察指標
1.3.1 UA檢測 采用尿酸/過氧化物酶耦聯法,分別對兩組的血清UA進行檢測,尿酸檢測試劑盒由溫州市維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采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生產的SYN-CHRONLX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測定。
1.3.2 hs-CRP檢測 采用免疫比濁法,分別對兩組的hs-CRP進行檢測,SiemEMs BN特定蛋白儀及原裝試劑由上海西門子醫學診斷產品有限公司提供。hs-CRP正常參考范圍:0.1~5.2 mg/L[3]。

2.1 兩組血清UA和hs-CRP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清UA和hs-CRP水平分別是(408.18±68.33)μmol和(6.82±0.45)mg/L,對照組分別是(282.45±52.37)μmol和(1.47±0.32)mg/L,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
2.2 觀察組高血壓分級與血清UA和hs-CRP水平的關系 從表1可見,高血壓Ⅱ級組的血清UA和hs-CRP水平均高于高血壓Ⅰ級組(P<0.05);高血壓Ⅲ級組的血清UA和hs-CRP水平均高于高血壓Ⅰ級組和Ⅱ級組(P<0.05)。提示隨著高血壓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清UA和hs-CRP的水平升高。
2.3 觀察組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與血清UA和hs-CRP水平的關系 從表2可見,高血壓斑塊形成組的血清UA和hs-CRP水平均高于高血壓內膜正常組、內膜增厚組(P<0.05);高血壓管腔狹窄組的血清UA和hs-CRP水平均高于高血壓內膜正常組、內膜增厚組和斑塊形成組(P<0.05),提示隨著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增加,血清UA和hs-CRP的水平升高。

表2 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與血清UA和hs-CRP水平的關系分析
注:與內膜正常組比較,①P<0.05;與內膜增厚組比較,②P<0.05;與斑塊形成組比較,③P<0.05
目前,我國高血壓病患病率明顯上升,以高發的35~74歲年齡段的患病率及2000年我國人口總數和人口構成推算,高血壓病患者已達1.3億,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高血壓危害最嚴重的國家[4]。臨床上許多高血壓患者都想知道自身病情的程度,近遠期之內有多大的“風險”,以便及時采取正確、合理的防治措施。目前,高血壓病情和預后的評估主要依據是:高血壓分級、合并致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心血管病變情況等。臨床上,hs-CRP是區分低水平炎癥狀態的靈敏指標。而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是一類炎癥性疾病,炎癥因子水平可間接判定病情的嚴重程度、監測。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hs-CRP與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險因素密切相關,如高血壓、高脂血癥。且強調hs-CRP是與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演變和發展都有關的促炎因子[5]。與此同時,2003 年歐洲高血壓防治指南(ESH/ESC)正式推薦,高血壓患者需檢測hs-CRP 水平[6]。本研究中,高血壓組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患者血清hs-CRP升高與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同時,高血壓Ⅲ級組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高血壓Ⅰ級組和Ⅱ級組,提示隨著高血壓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升高。且隨著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升高,與研究報道一致。
UA是預測心血管事件的敏感性因素,相關研究報道指出,基礎血UA水平是高血壓發病的最強的獨立預報因子,血UA水平與高血壓呈正相關[7]。且多項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報道顯示,血UA水平升高與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種疾病密切相關,降UA治療有望成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一個新途徑[8]。另外,血UA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于動脈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形成。因此,UA與高血壓的發生、發展及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密切相關。本研究發現,高血壓組血清UA和hs-CRP水平高于對照組,在高血壓患者中,血清UA水平隨著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綜上,血清UA和hs-CRP可作為診斷高血壓、評估高血壓病情,并判斷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有效參考指標。
[1] 蔣宏儼,壽廣麗,馮敏,等.高血壓病腦梗死患者與超敏C反應蛋白頸動脈內-中膜厚度的相關性[J].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3,6(10):129-131.
[2] 徐燕,王夢琳,高旭光.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及血壓變異性與超敏C反應蛋白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1(14):204-206.
[3] 徐燕,王夢琳,高旭光.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及血壓變異性與超敏C反應蛋白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 2013,12(14):193-194.
[4] 徐燕,王夢琳,高旭光.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及血壓變異性與超敏C反應蛋白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 2013,14(14):382-384.
[5] 程明照.超敏C反應蛋白與高血壓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6(12):336-338.
[6] 張玉英,韓增雷,王津文.高血壓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及脂聯素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1,9(1):295-297.
[7] 朱德才,王申,王彩芝,等.超敏C-反應蛋白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研究進展[J].臨床急診雜志, 2013,6(10):203-205.
[8] 王虹.89例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濃度及高尿酸血癥患病現況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3,7(8):442-444.
610011 成都,成都軍區機關醫院內二科(竇德才,茍 曉,李清福,陳 秋,劉 蘭,李慶國);成都軍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方 麗)
方 麗,電話:028-86598526
R 544.1
A
1004-0188(2014)06-0634-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6.022
201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