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江
【摘 要】閱讀是理解和吸收語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給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有助于他們開闊視野、豐富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和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及文化等。
【關鍵詞】閱讀 注意
閱讀的過程是對語言的認知過程,閱讀有助于鞏固和擴大詞匯、豐富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閱讀可以訓練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加強閱讀訓練可以為學生創造大量獲取語言知識和大量運用語言的機會和條件。在課內外的閱讀中既可培養學生對語篇進行分析、綜合并從中獲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學會欣賞英語文學作品的美,通過自然滲透,陶冶學生良好的情操。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難點和重點。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閱讀是理解和吸收語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給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有助于他們開闊視野、豐富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和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及文化等。教師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英語閱讀教學的 “五注意”。
第一,注意閱讀選材難易應適當,范圍應廣泛。文章的難易往往和生詞量有關,生詞太多,學生讀不懂文章,達不到訓練的目的,并且還會對閱讀產生畏懼心理而放棄閱讀,給進一步的閱讀教學造成障礙。同時,在內容上,所選材料要盡量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文化教育、風土人情、傳說、時事、人物及科普等。這樣做的目的是盡可能調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果學生對所讀內容感到厭煩,很難想象他們能積極地閱讀。
第二,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習慣的養成會給今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應從接手新班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學生閱讀英語的習慣。最初可在課堂上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閱讀指定的材料,并對難句、難文進行適當講解。隨后可以給學生布置長期的課外閱讀任務,教師定時抽查,并不時地安排課堂時間與學生分享精彩段落,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能持之以恒。
第三,注意精讀﹑泛讀要緊密結合。泛讀: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為精讀作準備。尋找主題句, 獲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題。一篇文章通常是圍繞一個中心展開的。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的關系,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際關系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的信息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應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量。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閱讀量,學生才能建立起語感,才能使閱讀上一個臺階。目前,單靠課本提供的閱讀材料,是遠遠不足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要給學生的閱讀任務做定時定量的要求,以每日兩篇文章為底線。在要求學生定時定量廣泛閱讀的同時,還要注意閱讀的質量。教師每周可挑選出1~2篇較好的文章,對文章的句子結構、用詞、習語、詞語搭配等進行簡單的講解,以達到擴充學生語言知識的目的。對于特別精彩的文章,還可以要求學生背誦。
第四,注意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應采取循序漸進﹑有的放矢的原則,對每個年級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數。例如,高一年級的重點應放在激發學生閱讀英語文章的興趣上,選材以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為主。學生有了一定的興趣后,就可以要求他們在每天讀完一篇文章后,對所讀內容作三言兩語的簡介。同時,還要逐漸培養學生猜測生詞的能力;高二年級的重點,則是培養學生具備基礎的閱讀思維能力,如對文章細節的理解能力、對詞句的理解能力以及計算能力等。閱讀范圍可側重于地理、生物、天文等科普性文章。同時,教師還應傳授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技巧,在繼續培養學生猜詞能力的基礎上調整學生面對生詞的心態;高三年級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深層理解上。如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推理能力、歸納能力等。在注意廣泛選材的同時,還應特別注意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解題方法的訓練,繼續培養學生的猜詞能力和迎考的良好心態。
第五,注意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基礎。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與文化密切聯系。”如果學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即使能認識每一個單詞,也不一定能正確理解文章的含義。同時,由于語言和文化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地變化,而我們教科書上的材料顯得相對老化。因此,教師除了對教材中出現的有關社會文化背景的知識進行詳細介紹外,還要經常補充介紹一些英語國家的當代社會背景知識以及科學技術發展情況。平時要指導學生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要使所選擇材料在題材、體裁、難度等方面適合教學的實際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日益豐富的閱讀中豐富閱讀體驗,從而提高閱讀能力。閱讀材料可以是名人軼事、歷史傳說、民間故事、寓言、幽默小品、新聞報道、史地常識、科普文章等,要求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篇幅適當、內涵豐富、難度適中、生詞較少。在閱讀教學的較高階段, 通過增加閱讀量, 讓學生閱讀一定數量的學科性較強、富于哲理、異國文化較深層次的文章, 加深拓寬內容,使之“英語化程度”在兩方面得到和諧平衡的發展。只有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才能使他們緊緊跟上語言的發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認真落實教學五注意,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閱讀,閱讀教學才有理想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