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說《呼嘯山莊》以男主人公希刺克厲夫的愛、恨、情、仇為主線,描繪了希刺克厲夫成長的惡劣環境﹑狂風暴雨式的愛恨情感經歷﹑極端殘忍的復仇心理和行為,揭示了希刺克厲夫的愛情悲劇實質上是人性嬗變中的一曲震撼心靈的人生悲歌,其根源在于希刺克厲夫人性嬗變過程中出現偏離與逆轉所導致的個體人性“惡”的要素膨脹以及“善”的要素泯滅。
關鍵詞:《呼嘯山莊》 希刺克厲夫 人性嬗變 偏離與逆轉 人生悲歌
小說《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是英國19世紀著名詩人和小說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的代表作。這是一部文學巨著,在英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都占有重要一席。這部小說又是一部驚世之作,作者以小說男主人公希刺克厲夫的愛、恨、情、仇為主線,描繪了希刺克厲夫成長的惡劣環境、狂風暴雨式的愛恨情感經歷、極端殘忍的復仇心理和行為,揭示了希刺克厲夫的愛情悲劇實質上是人性嬗變中的一曲震撼心靈的人生悲歌。其根源在于希刺克厲夫人性嬗變過程中出現偏離與逆轉所導致的個體人性“惡”的要素膨脹以及“善”的要素泯滅。荀子的人性認為人生而有欲,從而提出人性惡,此惡不是道德意義上的“惡”,而是一種為惡的可能性。{1}
一、希刺克厲夫的成長經歷與愛情悲劇
“呼嘯山莊”就其字面意義來說就是狂風呼嘯不已、終年肆虐的,“‘呼嘯在當地是個特殊意義的詞兒,形容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這座山莊所承受的風嘯雨吼”{2}。這是希刺克厲夫生活的地方,他原先是一名在利物浦街頭流浪的吉卜賽棄兒,在他六歲時有幸遇到呼嘯山莊老莊主恩蕭,隨后被恩蕭帶回收養,并受到恩蕭的溺愛,然而這種溺愛引起了恩蕭的兒子辛德雷·恩蕭的不滿和妒忌,以至于辛德雷經常找機會欺辱希刺克厲夫,這也使希刺克厲夫年幼的心理留下了記恨與反抗的烙印。希刺克厲夫來到呼嘯山莊兩年后,恩蕭夫人不幸病逝,更為不幸的是在此四年后,寵愛他的恩蕭也因病離開了人世,而作為恩蕭的長子辛德雷從此接管了呼嘯山莊,成為新一代莊主。辛德雷掌權不久就開始處心積慮地打擊年僅十二歲的希刺克厲夫。辛德雷首先剝奪了希刺克厲夫的家庭成員資格,把他趕到傭人中去,讓他到野外辛苦地干活,并且還使他失去了從副牧師那里接受教誨的機會。另一方面,恩蕭的女兒凱瑟琳·恩蕭與希刺克厲夫年齡相仿。來到呼嘯山莊后,希刺克厲夫便與凱瑟琳一起嬉戲玩耍、一起接受副牧師的教誨、一起成長,他們之間可謂青梅竹馬,友情日益加深,尤其是在恩蕭病逝以及希刺克厲夫被貶降為干苦力的傭人之后,希刺克厲夫更是深深依戀凱瑟琳,并且把凱瑟琳的友情和關愛作為自己唯一的心靈寄托。但是,在恩蕭病逝一個多月后的一個夜晚,希刺克厲夫與凱瑟琳一起外出游玩,誤闖入畫眉田莊,凱瑟琳不幸被看家護院的狗咬傷,被迫留在畫眉田莊養傷長達五周之久。在療傷過程中,天生麗質的凱瑟琳引起了畫眉田莊的公子埃德加·林的喜愛,而凱瑟琳也開始留戀這種貴族生活,并且與埃德加開始交往,并對降為傭人、地位卑微的希刺克厲夫的生活習性開始看不慣了,這就導致了希刺克厲夫自尊心的傷害和內心的暴怒,從而越發使希刺克厲夫與凱瑟琳情感出現許多誤解和芥蒂。三年后,凱瑟琳在虛榮心的驅使下答應了埃德加的求婚,這使希刺克厲夫受到了極大的情感傷害,他憤然不辭而別,離開了呼嘯山莊。其實凱瑟琳的內心還是愛著希刺克厲夫,她感覺自己的靈魂和希刺克厲夫是一模一樣的,她對埃德加的愛就像樹林中的葉子,而她對希刺克厲夫的愛恰是樹下恒久不變的巖石。她之所以選擇嫁給埃德加而不是希刺克厲夫,一是她不想自己窮的像乞丐一樣,進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二是她想通過嫁給埃德加來幫助希刺克厲夫改變卑微的身份,因此,當凱瑟琳得知希刺克厲夫失蹤后十分焦慮悲傷,并在夜間冒雨尋找,沒有找到后又堅持雨中等待希刺克厲夫的回歸,最終無望,傷心欲碎,大病一場,身心受到很大的傷害,從此凱瑟琳的身體日漸衰弱,脾氣也更加暴躁,三年后,凱瑟琳與埃德加舉行了婚禮。凱瑟琳結婚半年后,希刺克厲夫帶著一筆橫財回到了呼嘯山莊。這時希刺克厲夫已經長成高大、強壯、身材很好并且略顯老成的小伙子。希刺克厲夫的歸來使凱瑟琳悲喜交加,然而,她本來已日趨寧靜的生活被攪亂,希刺克厲夫的到訪嘲笑以及與她的爭吵使凱瑟琳的心靈不斷遭受痛苦的折磨。另外,希刺克厲夫歸來不久就開始實施殘忍的復仇行動。他首先利用辛德雷不理家業,整日沉湎于酗酒之中,希刺克厲夫引誘辛德雷賭博不斷輸掉呼嘯山莊的財產,并且向希刺克厲夫大舉借債,僅一年的時間,辛德雷就輸掉了整個家產,最終在酗酒中負債死去,從此,希刺克厲夫就成為呼嘯山莊的主人。同時,希刺克厲夫覬覦畫眉田莊的家產,他希望利用與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貝拉·林結婚來獲得繼承畫眉田莊家產的機會,于是他引誘伊莎貝拉與他私奔到外地長達兩個月之久。希刺克厲夫引誘伊莎貝拉以及他們兩個的私奔極大地傷害了凱瑟琳,使已有身孕的她重病臥床不起。兩個多月后,凱瑟琳早產生下女兒凱瑟琳·林之后,便心力交瘁撒手人寰了。凱瑟琳的病逝,也使希刺克厲夫傷心欲絕,狂野的愛情之火煎熬著他的心靈。另外,與希刺克厲夫結婚的伊莎貝拉不久就發現,希刺克厲夫一點也不愛她,并且還是經常虐待折磨她,最終伊莎貝拉無法忍受希刺克厲夫的虐待和折磨,在他們結婚僅三個月后,就出逃外地,獨自凄苦地生活。在此七個月后,伊莎貝拉在外地生下她和希刺克厲夫的兒子——林·希刺克厲夫,十三年后,伊莎貝拉也孤獨凄涼地客死他鄉。希刺克厲夫的愛情悲劇奏響了他的人生悲歌。
二、希刺克厲夫的人性嬗變的路徑與軌跡
小說《呼嘯山莊》成書背景是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這時候的英國已經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的工業快速發展,海外殖民地的擴張和掠奪也日益猖狂,新興的資產階級登上歷史的舞臺,并逐漸在社會各領域開始發揮主導作用。但是,資產階級自私貪婪、掠奪成性以及唯利是圖的本性也日益暴露出來,同時,慘遭資產階級壓迫和剝削、生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工人階級也開始覺醒反抗,開展斗爭,爭取自己的自由和權利。因此,從西方文化的視角下研判希刺克厲夫的人性嬗變的路徑更有利于領會原作的精髓。endprint
從歷史上看,宗教思想對西方文化有極大的影響。近兩千年來,基督教在西方宗教信仰領域里一直占主導地位,西方人中絕大多數都信仰基督教?;浇痰摹霸铩保╫riginal sin)思想認為人類生來就背負著一種原始的“罪惡”,因而需要不斷地懺悔與救贖。這種思想對西方人的精神和思想有著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因而西方文化總體上認同人性本“惡”。{3}然而,西方文化主張人性本惡,也是為了防惡保善以及誘導人類保持社會的安寧與穩定。{4}由此表明,西方文化背景下人性也具有趨善的必然性。因此,希刺克厲夫的人性嬗變的路徑的起點是“惡”,而終點是“善”,{5}在人性嬗變過程中人性“善”的要素不斷增多,而“惡”的要素不斷減少,直至到“至善”。不幸的是,希刺克厲夫的人性在沿著此路徑嬗變的過程中卻發生偏離和逆轉,即希刺克厲夫的人性嬗變軌跡呈現出由起點“惡”出發,緩慢向終點“善”前進,在人性嬗變的途中發生偏離和逆轉,最終又返回起點“惡”這樣一條曲折的軌跡。
三、希刺克厲夫的人性嬗變中的“人生悲歌”
人性是人類進化的產物,有一個隨著人類的進化而不斷改良和發展的過程。人性包含許多要素,如生存欲、占有欲、責任心與義務感、同情憐憫心、群體性、愛美之心、報復心、好奇心、嫉妒心、惰性和理性等等。{6}生存欲對人性來說是最重要的,人若是沒有了生存,一切皆為零,所以盧梭曾指出:人性的首要法則,是要維護自身的生存。{7}占有欲包括占有權力、地位、財富、名望、異性等的欲望。人性中的占有欲既是人奮斗向前的動力,也是人犯罪墮落的誘因,因此它也是人性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要素。人性中的生存欲、占有欲有時會使人性表現出自私、自利等特性。另外,人性中的其他要素在人類的存在與生活中也起著非常的重要作用,人性中的所有要素在個體人性嬗變中往往互有增減,組成一個相對平衡的既有含人的生物屬性也包含人的社會屬性的復合體。休謨認為,對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起決定作用的不是理性的推理及證明而是情感、情緒等感性因素。{8}人性的生物屬性層面主要具有自私、自利、兇殘、懶散和行樂趨向等特點,總體上屬于人性“惡”的方面,而人性的社會屬性層面則主要包含了人性良好的品格,如從善避惡、關心社會、參與公益、樂于助人、廣施博愛、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追求自由、堅持正義和注重道德等,總體上是屬于人性“善”的方面。
個體人性嬗變的最重要的階段是從出生到二十歲這一階段,這也是人性嬗變從“惡”的起點發展到“善”的終點的一段關鍵時期,而希刺克厲夫的人性嬗變正是在這一關鍵時期發生了短路、偏離和逆轉,使他的人性“善”的要素日益泯滅以及人性“惡”的要素不斷膨脹,最終使他遭受愛情悲劇直至到最后的人生悲歌。希刺克厲夫在六歲被收養之前,他流浪于利物浦街頭,這表明在他的嬰幼兒期內受到父母的關愛極少,他的智慧啟蒙幾乎沒有開啟,因而他這一時期的人性嬗變進展緩慢,人性“善”的要素增加極少。希刺克厲夫被收養到呼嘯山莊后,他才開始享受到家庭的溫暖,受到了養父恩蕭的寵愛,也開始接受副牧師的教誨,開啟智慧系統,并發展了與凱瑟琳的友誼,盡管遭到了辛德雷的嫉妒和偶爾的毆打,希刺克厲夫在他的兒童期內人性嬗變發展最快,人性“善”的要素有所增加,初現人性的社會屬性特征。但是,當希刺克厲夫十二歲開始步入少年期時,他的養父母不幸都已病逝,希刺克厲夫被辛德雷降為傭人,到野外去干苦力活,并被剝奪了接受副牧師教誨的權利和機會,希刺克厲夫的智慧系統升級遇到了短路,更為不幸的是,希刺克厲夫與凱瑟琳的友情和愛情出現波折,凱瑟琳答應了埃德加求婚,希刺克厲夫感到凱瑟琳背叛了他們之間的愛情,自己失去所有希望,這一切使希刺克厲夫感到自己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他的內心只剩下憤恨和復仇的怒火,十五歲的他決定離家出走,重新到社會上流蕩。在少年期內希刺克厲夫人性“善”要素增加停滯不前,而“惡”的要素卻重新積聚,并且他的人性嬗變軌跡開始偏離“善”的終點,并開始逆向發展。希刺克厲夫十八歲時攜帶一筆橫財回到呼嘯山莊之后,便開始了他的瘋狂殘忍的復仇行動。此時希刺克厲夫人性中占有欲迸發,他通過占有財產來獲得權力和地位,進而增加復仇的力量,在此期間希刺克厲夫人性中生物性逐漸表現出來。他自私、自利、兇殘、不擇手段地進行復仇,終于兩年后,希刺克厲夫攫取了呼嘯山莊的財產,他所狂愛的情人凱瑟琳也在他的情感折磨下病入膏肓,最后凱瑟琳早產她與埃德加的女兒后就病逝了。另外,與希刺克厲夫私奔并結婚不到三個月而無法忍受希刺克厲夫的痛苦折磨與虐待的伊莎貝拉也逃離出走,希刺克厲夫的愛情就是一場悲劇。在青年時期希刺克厲夫的人性嬗變已經完全逆向發展,逐漸回到“惡”起點,在此期間他的人性“惡”的要素在恢復增持,而“善”的要素不斷減少。進入成年期后,希刺克厲夫的內心只有繼續殘忍的復仇、占有財產的快樂,他甚至連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不愛,他竟然自私到漠視自己兒子的性命,為了掠奪畫眉田莊的家產,威逼埃德加和凱瑟琳的女兒嫁給他已經重病的兒子。結果他兒子結婚兩個月后就不幸病逝,而希刺克厲夫則順理成章地鯨吞了畫眉田莊的家產。然而他自己也落了個孤家寡人的下場,在他兒子病逝一年后年僅三十七歲便在失落孤寂中離開人世。在此期間,希刺克厲夫的人性嬗變已經回到起點“惡”,他人性中“善”的要素幾乎殆盡,而“惡”的要素則膨脹至極,他人性中的生物性充分地體現了出來。
在希刺克厲夫人性嬗變的過程中出現了偏離和逆轉,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希刺克厲夫出身于吉卜賽家庭,并且希刺克厲夫從被收養后一直到長大成年都沒有皈依基督教,這在西方文化視野下,希刺克厲夫就是一個“異教徒”,因而希刺克厲夫在人性嬗變整個過程中就不可能對自己的“原罪”進行懺悔并求得上帝的“救贖”,更無法做到揚善棄惡。其次,希刺克厲夫在成長的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極其有限,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智慧系統,因而他無法做到“認識他自己”,以至于他無法分辨是非。再次,希刺克厲夫人性嬗變因于命運坎坷。他從小就受到父母的遺棄;被收養六年后由于呼嘯山莊老莊主恩蕭的病逝,他又一次受到拋棄——被貶低為傭人;在此三年后,他再一次被他狂愛的戀人凱瑟琳所拋棄;另外,他還受到了辛德雷虐待并且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機會。所以這些不利的環境因素是希刺克厲夫人性嬗變軌跡偏離和逆轉的助推劑。最后,希刺克厲夫人性嬗變軌跡偏離和逆轉的內在原因是他自食惡果。
總之,希刺克厲夫人性嬗變軌跡偏離并逆轉回到人性嬗變的起點,從而使希刺克厲夫人性“惡”的要素膨脹以及“善”的要素泯滅,進而使希刺克厲夫在處理生活中矛盾和愛情危機時,他人性中的生物性畢現而社會性消失,他內心只有自私、自利、憎恨、兇殘和復仇,由此導致了他的愛情悲劇,并進一步演化成他的人生悲歌。
{1} 黃栩鑫.人性與制度的建構——荀子與盧梭思想比較[J].宜賓學院學報,2009(8):26-29.
{2} 易春華,歐陽美和.萬物通靈性,真情駐人間——試析《呼嘯山莊》中暴風雨和樹的象征內涵及意義[J].宜賓學院學報,2006(5):49-51.
{3} 黎鳴.人性的外衣[M].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2-5.
{4} 劉良貴.自然人性系統及其自然邏輯[M]. 北京:現代出版社,2013:23-85.
{5} 王占九. 西方文化視域下的人性嬗變[J].社會科學戰線,2014(1).
{6} 唐雄山,王偉勤. 人性組合形態論[M].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11-35.
{7} [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9.
{8} 劉厚田,陽淵源.休謨的宗教思想[J].宜賓學院學報,2007(8):32-34.
作 者:李俊香,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商貿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編 輯:趙紅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