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霖 王素梅 張 繼
子宮動脈栓塞與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對比
洪 霖 王素梅 張 繼
目的 評價子宮動脈栓塞與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給予子宮動脈栓塞進行治療,對照組給予子宮肌瘤剔除術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術后并發癥、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隨訪6、12個月比較再次復發及子宮恢復情況。結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兩種方法治療效果均較好,但經子宮動脈栓塞治療的患者手術用時、術后并發癥、住院時間明顯少于經子宮肌瘤剔除的患者;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的患者子宮恢復較快,但復發率較高。結論 子宮動脈栓塞和子宮肌瘤剔除治療子宮肌瘤效果均較好,但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后患者的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復發率低。
子宮肌瘤;子宮動脈栓塞術;子宮肌瘤剔除術;療效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1],疾病初期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多數患者因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下腹脹痛和墜脹感等不適來院就診。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子宮動脈栓塞治療三種。子宮動脈栓塞是一種新型保守治療方法,已有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該方法治療子宮肌瘤具有確切的療效[2]。本文通過研究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對比分析子宮動脈栓塞與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100例,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經B超和臨床診斷確診。觀察組患者年齡26~50歲,平均(36±9)歲;單發子宮漿膜下肌瘤22例,子宮漿膜下合并肌壁間肌瘤28例;子宮大小:平均懷孕(8.1±2.1)周。對照組患者年齡25~48歲,平均(35±8)歲;單發子宮漿膜下肌瘤18例,子宮漿膜下合并肌壁間肌瘤32例;子宮大小:平均懷孕(8.4±1.5)周。所有患者術前均行血常規、白帶常規、肝腎功能、X線胸片、心電圖等檢查,宮頸刮片均為陰性,排除子宮內膜病變。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行子宮動脈栓塞術,采用Sel-dinger穿刺技術,患者取仰臥位,進行局部麻醉。在患者右側股動脈進行插管,置入動脈鞘,在DAS機下,分別了解子宮肌瘤供血、血管走形等情況。在導絲引導下插入F4或F5 Cobra導管于子宮動脈,選用聚乙烯醇顆粒作為栓塞顆粒。造影確認是否存在殘留的腫瘤血管,回撤微導管,進行術后觀察。對照組患者行子宮肌瘤剔除術,術前做好準備,并在全麻下按宮肌瘤剔除常規手術方法進行子宮肌瘤摘除。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術后并發癥、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隨訪6、12個月再次復發及子宮恢復情況。
1.3 療效判斷標準 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確定療效判斷標準[3],顯效:月經量有明顯減少,其他臨床表現有明顯改善或消失,子宮肌瘤縮小1/2以上;有效:月經量減少,其他臨床癥狀有所緩解,子宮肌瘤部分縮小;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子宮肌瘤的大小也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組間比較應用配對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情況比較 兩組子宮肌瘤患者經治療后均痊愈出院,治療總有效率均為10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n,%)
2.2 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住院時間情況比較 觀察組治療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住院時間情況比較
2.3 術后子宮恢復及再次復發情況 觀察組經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子宮肌瘤術后6、12個月,經B超或MRI檢查,子宮體積平均縮小分別為58%、78%,無1例復發;對照組經子宮肌瘤剔除治療子宮肌瘤術后6、12個月,經B超或MRI檢查,子宮體積平均縮小分別為72%、93%,有4例患者發現有微小肌瘤,復發率為8%。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后子宮恢復較快,但復發率也較高。
子宮肌瘤的發病因素較為復雜,隨著人們飲食習慣和性觀念的改變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4]。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若不及時治療可隨著肌瘤逐漸增長而發生癌變的可能。同時由于長期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會造成患者其他方面的并發癥。傳統的手術治療均有創面大、復發率高等不良結果。子宮動脈栓塞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其治療子宮肌瘤的機制是栓塞子宮動脈使肌瘤發生缺血壞死,子宮肌瘤被吸收或壞死后被排除[5]。肌瘤分裂細胞分裂較為活躍,對于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相對較差,栓塞后易發生變性壞死[6]。同時盆腔的側支循環豐富,子宮血管網密集,即便是行子宮動脈栓塞,但還有卵巢動脈、陰道動脈、髂腰動脈、骶部動脈等,不會引起子宮發生壞死[7-8],其在臨床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通過比較子宮動脈栓塞與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結果表明,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和子宮肌瘤剔除術相當,但其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住院時間明顯低于經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雖然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后子宮恢復較快,但復發率較高。
綜上所述,子宮動脈栓塞和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效果均較好,但子宮動脈栓塞治療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復發率低。
[1] 伯云,胡君霞,聶娟.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療效[J].大眾健康,2012,15(10):264-265.
[2] 馮晴,賀春花,萬琪,等.子宮動脈栓塞術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山東醫藥,2011,51(15):109-109.
[3] 尹迎輝,李廣太.子宮動脈栓塞術與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對照研究[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1,13(3):28-30.
[4] 謝嵐,姜文弟,白云,等.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34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6):171-172.
[5] 何忠明,王祁,陳文華,等.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子宮肌瘤42例分析[J].江蘇醫藥,2012,38(4):487-488.
[6] 尹迎輝,李廣太.子宮動脈栓塞術與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對照研究[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1,13(3):28-30.
[7] 李曉琳,王登科.宮腔鏡電切術、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對比[J].山東醫藥,2012,52(38):37-38.
[8] 朱麗,陳文直,陳錦云,等.子宮肌瘤超聲消融與MRI信號特征關系的研究[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9,31(14):50-53.
R737.33
A
1673-5846(2014)06-0103-02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婦產科,河南鄭州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