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偉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蛋白與冠狀動脈病變的關(guān)系
高 偉
目的 探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蛋白與冠狀動脈病變間的關(guān)系。方法 選取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確診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根據(jù)空腹血糖情況分為三組,A組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B組為空腹血糖在6.1~7.0mmol/L的冠心病患者,C組為單純性冠心病患者。分別測定三組患者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脂蛋白、總膽固醇水平,通過冠脈造影確定冠脈病變的支數(shù)。結(jié)果 A、B組患者的三支病變發(fā)生率顯著高于C組(P<0.05);A、B組患者的血脂蛋白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呈正比。結(jié)論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脂蛋白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呈正比。
冠心病;糖尿病;血脂蛋白;冠狀動脈病變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狹窄或者阻塞和(或)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其危險因素有年齡、性別、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血糖和吸煙等[1]。本次研究分析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間的關(guān)系,現(xiàn)報道如下。
句中“天花亂墜”是佛教中的故事,語出《法華經(jīng)·序品》。傳說佛祖講經(jīng),感動了天神,上天紛紛落下花來。后來,人們用“天花亂墜”來形容說話極其動聽,但多指言語過分夸張,不切實際。楊譯為 such a glowing picture,用“一幅美麗的圖畫”來指代“天花亂墜”,此翻譯也算是意盡言至了,基本解決了譯入語讀者閱讀時的理解問題。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確診的120例冠心病患者,根據(jù)空腹血糖的情況分為3組,A組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n=38),其中男27例,女11例;B組為空腹血糖在6.1~7.0mmol/L的冠心病患者(n=42),其中男30例,女12例;C組為單純冠心病的患者(n=40),其中男29例,女11例。患者年齡為30~65歲,平均年齡為(47±10)歲,以上患者均排除肝腎疾病、出血性疾病、嚴重高血壓等,3組間的年齡、性別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冠心病和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參考第7版的《內(nèi)科學》[2]。
1.2 實驗方法 所有患者在行冠狀動脈造影前進行常規(guī)的檢查,包括超聲、心電圖、X線、實驗室檢查和CT等。
1.2.1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血管的病變情況 對患者行雙側(cè)冠狀動脈造影,當左冠狀動脈的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狀動脈阻塞達到50%以上時示為病變血管。三支病變?yōu)樽笄敖抵А⒒匦Ш陀夜跔顒用}或者左主干和右冠[2]。記錄病變的支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三組患者冠狀動脈造影以及血脂指標情況。
1.2.2 實驗室檢查 清晨空腹抽血檢查,測量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血脂蛋白(LP)、總膽固醇(TC)水平。
三組患者冠狀動脈造影與血脂指標見表1~2。結(jié)果顯示,A組和B組患者的3支病變率顯著高于C組,且A組和B組的血脂蛋白濃度顯著高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冠狀動脈病變程度與血脂蛋白水平呈正相關(guān)。
綜合考慮結(jié)構(gòu)性能要求、當?shù)貧鉁亍⑦\行和施工條件等因素,瀝青混凝土心墻采用碾壓式,瀝青采用90#石油瀝青,瀝青含量6.0%~7.5%;設(shè)計瀝青混凝土密度不小于2.37g/cm3,滲透系數(shù)不大于1×10-8cm/s,芯樣孔隙率不大于3%,水穩(wěn)定性不小于0.9,小梁彎曲應變不小于1.0,彎曲強度不小于400kPa,內(nèi)摩擦角不小于25°,黏聚力不小于300kPa。
軟件應用采用結(jié)合我們院咨詢項目和用戶應用相結(jié)合的方法,典型工程包括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會議中心綠建咨詢項目,上海虹橋商務區(qū)核心區(qū)一期綠建咨詢項目,揚中園博園三館建筑設(shè)計和能效評價項目,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大酒店能效測評項目,徐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病房樓能效測評項目,武進影藝宮能效測評項目等。
表2 三組患者血脂指標的結(jié)果[(±s),mmol/L]

表2 三組患者血脂指標的結(jié)果[(±s),mmol/L]
?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和血脂異常是冠心病發(fā)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發(fā)生冠心病的概率為正常人的2~5倍,主要表現(xiàn)為三支病變,預后較單純性冠心病患者差。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脈病變?yōu)閺V泛的彌漫性病變,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常有血液高凝狀態(tài)、內(nèi)皮功能障礙、胰島素抵抗、自主神經(jīng)功能和脂代謝異常等[3]。高脂血癥是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加重了糖代謝的異常,促進心血管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糖尿病和高脂血癥兩者之間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脂蛋白易促使炎性細胞聚集于動脈硬化的斑塊處[4],促進冠狀動脈硬化的發(fā)生,增加心肌梗死危險。所以,控制糖尿病和高脂血癥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的發(fā)病率。
[1] 劉葉,于曉玲.不同類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及冠心病危險因素的變化[J].中國心血管病雜志,2006,4(4):287-289.
[2] 陸再英,鐘南山.內(nèi)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274-299,778-779.
[3] 蘇海燕,潘長玉,劉敏,等.從冠脈造影病變程度及心血管危險因素角度探討空腹血糖受損界值下降的臨床意義[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08,24(3):261-264.
[4] 樂明山.冠心病危險因素的評估[J].中華醫(yī)學研究雜志,2004, 1(4):60-69.
R541.4
A
1673-5846(2014)06-0113-02
河北省隆化縣第二醫(yī)院,河北承德 06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