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建賀偉忠
吸煙對無痛胃鏡麻醉效果的影響
王玉建1賀偉忠2
目的 探討吸煙對靜脈麻醉下胃鏡檢查患者呼吸、循環以及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 選擇80例行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分為吸煙組和非吸煙組,均使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靜脈麻醉。分別記錄檢查前(T0)、靜脈麻醉后(T1)、置入胃鏡時(T2)、拔出胃鏡時(T3)的平均動脈壓(MAP)、心率(P)、血氧飽和度(SpO2)。并觀察兩組患者置入胃鏡時體動及嗆咳反應。結果 吸煙組T1、T2、T3時間點MAP、P與非吸煙組比較明顯升高(P<0.05),SpO2降低(P<0.05);吸煙組發生體動、嗆咳例數高于非吸煙組。結論 吸煙患者行無痛胃鏡檢查時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波動較非吸煙患者明顯,麻醉風險更高。
吸煙;無痛胃鏡;應激反應
我國吸煙人口眾多,煙草對人體健康影響極大,長期吸煙嚴重影響人們的呼吸及循環系統功能,增加了麻醉相關并發癥的發生[1]。臨床工作中,發現在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吸煙者插管時的應激反應高于非吸煙者,且血流動力學的波動也更加明顯。本研究將吸煙與非吸煙患者進行無痛胃鏡檢查時的相關指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無痛胃鏡檢查的門診患者80例,ASAⅠ~Ⅱ級,年齡20~55歲;將其按照吸煙情況分為A組(吸煙組,吸煙史10年以上,吸煙量>10支/d)和B組(非吸煙組),每組40例;均排除患有嚴重心血管、呼吸系統疾病者。兩組患者在年齡、ASA分級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常規禁食8h、禁水4h。入室后監測心率(P)、心電圖、血氧飽和度、血壓(BP)、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并連接心電圖(ECG),由麻醉醫師靜脈推注芬太尼0.025mg、丙泊酚2.5mg/kg,1~2min推注完畢,待患者瞳孔反射消失,進入睡眠狀態后,進行胃鏡操作,如術中患者出現肢體動作或檢查時間延長,可間斷追加丙泊酚,每次劑量為20~30mg。
1.3 監測指標 監測記錄患者術前(T0)、靜脈麻醉后(T1)、置入胃鏡時(T2)、拔出胃鏡時(T3)的平均動脈壓(MAP)、心率(P)、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并觀察兩組患者置入胃鏡時體動及嗆咳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統計學分析均采用SPSS 16.0軟件包,其中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并發癥的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流動力學比較 A組T2、T3時間點MAP、P較T1、T0時間點明顯增高(P<0.05);A組T2、T3時間點MAP、P較B組明顯增高(P<0.05);A組T2、T3時間點SpO2低于T0(P<0.05);A組T2、T3時間點SpO2低于B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比較(±s)
注:與T0比較,aP<0.05;與A組比較,bP<0.05
指標 時間點 A組(n=40) B組(n=40) MAP(mmHg)T099±7 98±9 T195±9 96±7bT2115±7a105±8bP(次/m in) T3118±9a111±6bT066±10 65±7 T177±9a72±9bT289±7a74±10bSpO2(%) T388±6a76±4bT097.3±1.1 98.0±0.4 T195.2±2.2a96.2±1.1bT294.9±2.6a97.8±1.1bT393.3±2.9a96.4±1.1b
2.2 并發癥比較 A組嗆咳、體動例數均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n)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吸煙能增加圍術期麻醉相關的并發癥,影響靜脈麻醉的效果[2]。本研究比較了吸煙者和非吸煙者在相同麻醉方法下行無痛胃鏡檢查時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和患者的基本反應,與非吸煙患者比較發現,吸煙者對口腔咽喉部的刺激反應更加敏感,對缺氧的耐受也更差,術中發生低氧血癥的比例高。在本研究中發現,吸煙者麻醉藥物及咽喉部操作對血流動力學影響明顯,主要是由于長期吸煙,攝入大量尼古丁、多環芳香烴等化學物質作用于人體,可以提高交感腎上腺系統的興奮性,促進血管收縮、提高心臟起搏與傳導系統興奮性,使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甚至發生心律失常[3]。同時,煙草中的有害成分還能破壞血管內皮細胞,造成動脈內膜損傷,平滑肌細胞增殖,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彈性下降。此外,長期有害物質的刺激,使主動弓和頸動脈體的壓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調節血管收縮能力下降[4]。正是這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變,使吸煙者在胃鏡檢查中對于胃鏡導管刺激口腔咽喉部神經反射豐富部位,反射性的血流動力學變化也更為明顯。本研究中吸煙者麻醉后血氧飽和度的下降遠高于非吸煙者,據研究,煙草中有害物質對人體呼吸系統的損傷具有累積效應,剛開始吸煙,其煙霧中的尼古丁、多環芳香烴等物質刺激支氣管黏膜,使人體產生保護性反射,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發生嗆咳,甚至誘發短暫的呼吸困難,促使煙霧微粒快速排出氣道。長年累月的大量吸煙后,人體對煙草燃燒塵霧的保護性反應逐漸喪失,平滑肌收縮下降,支氣管纖毛擺動減弱,導致呼吸道上皮細胞被受損、凋亡,甚至支氣管纖毛大量脫落,使排出有害物質能力下降 ,還能引起肺泡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減弱,支氣管黏膜下杯狀細胞大量增加,引起腺體分泌亢進,氣道內黏液增多,使小氣道管腔內徑減小,造成通氣時氣流受阻,肺氧合能力下降。此外,煙草對循環系統的影響同樣損害了肺動脈系統,造成了肺小動脈損害,血管壁增厚硬化,血流量降低,血管通透性下降,氣體交換功能降低,隨著吸煙者煙齡的增長,這些病變逐漸進展,演變為不可逆轉的病理變化[5]。總之,在臨床麻醉中的表現為吸煙者對缺氧耐受更差,由靜脈麻醉藥物造成的呼吸抑制更易發生,術中發生低氧血癥的比例增加。
[1] 魏利娟,高文根,馬亞飛,等.吸煙對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麻醉誘導期BIS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3):30-32.
[2] 韓冬梅.吸煙對七氟醚麻醉誘導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3, 8(26):118-119.
[3] 汪日紅,王白永,王輝,等.吸煙對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及機制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 2013,16(4):1120-1124.
[4] 黃河清,周詳,陳建昌,等.吸煙對大鼠心肌組織自噬相關基因及蛋白表達的影響[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3,29(9):702-704.
[5] 鄭旺福,雷李培,丁海陽,等.多索茶堿對吸煙患者術中呼吸力學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3,19(1):76-78.
R614
A
1673-5846(2014)06-0121-02
1河南省蘭考縣人民醫院麻醉科,河南開封 475300
2河南省開封市中心醫院麻醉科,河南開封 4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