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艷英
數學教學教學方法生活實際一、老師要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誘導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的知識點,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的強烈愿望。一年級剛剛接觸數學數字,如引導他們“2”像小鴨水中漂,既形象又生動。
由此可見,學生通過借助這些有實際生活背景的問題引入新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
數學的邏輯性、抽象性都很強,小學生的思維則是以形象性為主,為讓小學生比較輕松的掌握所學知識,了解數學規律,我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場景。把小學生引入到他們能接觸到的生活實際問題上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我帶領學生走到學校操場上對足球場、排球場地等進行實際丈量,認真測算,引導學生學習計算生活中的問題。
經實踐證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教師要善于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常識,鞏固所學新的知識
學生對數學知識牢固掌握并熟練應用,必須進行反復訓練。我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練習或實踐,使學生在將數學應用于實踐的過程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逐步培養。
比如,我在教學分數應用題時,正好遇上2012年第30屆奧運會即將在倫敦舉行,于是,我在課前準備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中國隊奪獎牌的情況,課上讓學生自己編題,以鞏固所學的新知識。學生興趣盎然,編出了不少分數應用題,如我讓學生進行預測:今年中國能奪得多少枚金牌?李惠夢說:“55枚。”張笑燕說:“比上屆多4枚。”宮來明說:“能奪得本屆金牌總數的1/6。”于是我就問:“要知道李惠夢預測多少枚,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呢?要知道宮來明預測多少枚,你認為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呢?這是一道學生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題目,使他們感覺到不是在解應用題,而是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僅鍛煉了學生捕促信息的能力,而且還使學生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教育。
四、教師要善于利用小學生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學有所用,學生就感興趣。我在教學完求平均數應用題以后,要求學生通過社會調查,數據收集和整理來了解某家、某村或某超市日常生活中的用電、用水的平均費用,自己班上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齡等。學生學完元、角、分以后,我組織學生進行模擬社會性的購物活動,教師和學生互當售貨員和顧客進行買賣游戲活動。
教師通過很多濃厚生活氣息的生活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真正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和應用。教師進一步有目的地讓學生多接觸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在他們周圍的許多事物中都存在著數學問題,并逐步學會把簡單的實際問題表示為數學問題,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角度去觀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