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民
小學生寫作能力觀察力一、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小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
小學語文教師,關鍵是培養學生如何養成好學習的習慣和如何獲取知識的能力。為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一是讓他們進行定量觀察。小學生觀察,最大的毛病是粗粗拉拉或漫邊無際。得到的材料不具體,感受也就不深。克服這一毛病,可指導學生“定量觀察”,即觀察某一事物時,只觀察事物的某一兩個方面(如觀察魚在水中游泳,可只觀察魚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一兩個部分。用定量觀察法指導觀察,因觀察內容單純,要求明確,所以觀察得必然細致、印象深刻。二是引導他們進行分步觀察。根據需要觀察的事物的特征,把觀察的事物分為幾個層次,指導學生一步一步地進行觀察。如觀察運動員賽跑,可把賽跑的過程分為“預備起動”“聽候發令”“在跑道上競賽”和“最后沖刺”等四個層次,指導學生一步一步地進行觀察。觀察景物,可分為近景、中景、遠景,或分為山水、建筑、花木等不同層次分步指導學生觀察。這樣指導觀察,因層次清楚,每一步觀察目標較小,學生不但可以看準,也容易看得細致,可為作文提供條理的詳細材料。三是讓學生按照順序進行觀察。把要觀察的事物,教師預先確定好觀察順序,讓學生按照指定順序進行觀察。如觀察一個人,可按照頭、身、四肢的順序進行觀察。還有一些事物,對它的觀察或由遠及近、由近及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先中間后兩邊、先兩邊后中間……怎樣觀察合理就怎樣確定順序,不可拘于一格。用此種方法觀察的好處是:條理清晰,思路不亂,學生動筆作文,容易言之有序。四是讓學生進行對比觀察。教師有目標的選擇兩個同類事物,通過對比觀察,要學生同中求異。如觀察羽毛球賽,可將對手作對比。通過對比觀察,學生可以抓住事物的特點;學生把握了事物特點,寫起作文來才不至于一般、空泛。五是引導學生進行詳略觀察。這種方法必須在前幾種方法基礎上進行,教師引導學生對事物的主體、主要方面和主要階段,要作重點詳細地觀察,而對非主體、非主要方面和非主要階段,只作一般性的粗略地觀察。如觀察風景,可詳細觀察秀麗動人的地方,大略地觀察一般的地方。這樣的觀察,得到的材料有詳有略、主次分明,學生寫作文時能夠重點突出,避免面面俱到,平鋪直敘。
二、教師設定活動場景,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
教師進行作文訓練的方式方法靈活多樣,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指導觀察,培養寫作興趣。如學生進行“拔河比賽”“跳繩比賽”時,在組織學生拔河賽前,要求學生注意拔河比賽中同學的神態、動作及整個場面。比賽時再把學生分成四組,按兩輪比賽;保證人人有觀察機會。遇到精彩的鏡頭,還特意要求學生注重觀察重點,如提醒學生觀察重點。此外,還指導學生緊密結合學校開展的活動,不放過每一個可寫的機會,如參觀、游戲等。活動前布置寫具體觀察提綱;活動中指導學生觀察與要析;活動后幫助學生整理提煉。無形中激起學習熱情,寫作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