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紅
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著重從激發學習興趣、轉變角色定位、優化教學方式和探索教學實踐四個方面對此展開初步探討,希望借此推進相關教學工作的更好開展。
創新能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對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更關系到國家的長遠發展。新課改以來,小學數學教學也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注重發展學生個性,挖掘其創新潛能、培養創新素質,提升其綜合素質,這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對小學階段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推進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有效開展,也應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立足點,培養其數學創新意識,簡化思考程序,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一項系統復雜的任務,作為教師也要積極營造環境,形成“想學、愛學、樂學”的良好氛圍。
一、激發學習興趣,樹立創新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斷提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這一點在小學數學教學尤為明顯。小學生因年齡較小,生理心理特點也決定了其對外界世界充滿好奇,在課堂教學中總是對一切問題充滿好奇,不停地問這問那。作為老師,我們一定要充分保持并合理利用孩子們的好奇心,看似簡單甚至荒誕的問題背后隱藏的是孩子們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也要鼓勵這些求異思維的存在,甚至還要有意識的引導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因為正是這些好奇性的存在,才會有效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牛頓因蘋果落地而得出萬有引力,魯班也因被草葉劃破手而發明鋸子,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孩子們的問題也層出不窮,以鐘表知識學習為例,孩子們會問為什么會有三個指針中只有一個在動呢?其他兩個不動的指針有用么,是不是可以不要呢?有些好奇意識比較強的學生甚至會在回家后將鐘表拆下來看個究竟。對于學生提出的“奇怪”問題,既不能一語回絕,打擊其探索積極性,也不能一下子給出答案,斷送其探索空間,而應加以合理引導,鼓勵他們進行自主探索,在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
二、轉變角色定位,鼓勵創新思維
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得益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新課改積極倡導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也要積極調整優化教學策略,改變既往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任務,樹立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教學目標,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在創新型教學關系中,教師不再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也要積極轉變身份,由知識傳授者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轉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作為老師我們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對于既定問題,也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加以思考,鼓勵不同觀點的存在,鼓勵他們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以簡單的10以內的連加運算為例:對于1+2+3=6,學生既可以考慮1+2+3=(1+2)+3=3+3=6,也可以考慮1+2+3=1+(2+3)=1+5=6,還可以考慮1+2+3=1+2+1+2=(1+2)×2=3×2=6等,在備課過程中,老師也要注意充分考慮具體案例的各種解法,開啟培養每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優化教學方式,營造創新環境
新課改下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教學方法的創新也尤為關鍵,創新教學方法也更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具體教學情境中,我們可以充分使用啟發式、設疑式等教學方式,以加法運算中的交換律學習為例,常常有學生會問:“老師,加法可以使用交換律,減法能用嗎?”對于這一問題我們也要辯證的看待,首選,應對這位同學的積極主動探索精神報以贊許,對于交換律在減法運算中是否和加法運算中是否能使用,并不急于給出答案,而是希望同學們自己舉例驗證。這時候也會有同學驚喜的“發現”,交換律在減法運算中也能使用,因為6-3-2=(6-3)-2-(6-2)-3=1,對于這一偏差也無需急于糾正,而應鼓勵學生繼續驗證,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很多學生立即發現6-3-2并不等于3-6-2,說明交換律在減法中是不能適用的,通過問題引導以及錯誤糾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學習,培養創新思維。
四、探索教學實踐,培養創新能力
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我發現,這一過程的理解也最為深刻,容易形成對課本內在規律的認識與理解。對于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要注重結合具體問題開展相關實踐活動,小學也是孩子們抽象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動手實踐活動也更能促進其手、眼、腦等器官的同步發展、協調使用,培養發展其形象思維能力。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更要聯系生活實踐,通過具體實驗活動的體驗或者臨近生活的案例,培養學生的觀察、猜測、操作能力,以三角形的面積計算為例,之所以等于底乘以高再除以2,我們可以通過紙片剪出任意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接等平行四邊形,利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繼而得出三角形面積計算方式,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發展創新思維,體驗創新樂趣,引發新一輪的創新沖動。同時,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還應結合教學內容、目標安排以及學生特點精心設計習題,編制具有發散性、新穎性以及獨立性的自編習題,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發展求異性思維,培養創新精神。
五、結語
總而言之,對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具有極大工作責任感,極強的工作熱情,更要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們要從點滴做起,通過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動手實踐能力的鍛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樂群.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苑教育,2013,(10):56.
[2]林軍芳.淺談新課改理念下小學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1,(9):263.
[3]呂玉霞.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