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晶
教育是一種平等性的培養(yǎng)活動。在教育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應享有均等的教育機會、資源以及老師同等的重視。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化,如何在關注學生的基礎上實施差異教學也逐漸成為教育工作者關注及研究的課題。
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現(xiàn)狀實施策略一、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現(xiàn)狀
1.教師缺乏理論基礎
小學教育階段,對于教師專業(yè)水平的要求相對較低,大多教師并不具備較高學歷。在參加工作后,能深入學習的機會也少之又少。因此在教學中,他們多是依據(jù)自身長期的教學經(jīng)驗展開教學活動,而對于教育學、心理學等系統(tǒng)化的教學理論,教師知之甚少,對于差異教學相關理論的了解更是極為缺乏。學生具有不同的個性特點、接受水平以及學習能力,教師皆深有體會,但是這也僅限于認識而已,并沒有真正在教學中予以重視,且他們普遍認為,差異教學相關理論并不能為教學實踐產(chǎn)生有利作用,這種觀點的形成就導致小學語文差異教學并未深入到教學過程中。
2.教師對學生了解不足
在課堂前期準備中,教師除了必要的課堂內(nèi)容準備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形成全面地認識和了解。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接受能力、學習興趣及學習動機等,才能更有針對性、目的性地準備教學內(nèi)容,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效果。然而,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人數(shù)眾多以及教師有限的精力,這樣就導致教師不管是備課還是教學中,都無法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除了對學生的語文成績有一定把握之外,在其他方面都缺乏必要的了解。
3.教師教學水平有限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和指導者,也是參與者。小學語文具有靈活性、不穩(wěn)定性的特點,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具備分析能力、組織能力,還需要觀察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而在小學語文差異教學中,除了需要具有上述能力外,教師還需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以便于在教學過程中實施針對性的差異教學。但是在實際的差異教學中,教師在面對學生的差異性及課堂的不穩(wěn)定性時,通常都會手足無措,無法及時采取對策進行有效控制,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水平有限。
二、小學語文差異教學實施策略
1.加大教師培訓力度
(1)組織教師進行系統(tǒng)化的學習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對學生個體差異及學習需要的關注十分有必要。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中,雖然教師能通過對學生個體差異的了解,再進一步展開豐富性、多樣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但是從實質(zhì)上來講,教師的這些行為并沒有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僅屬于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因此差異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對于這一情況,學校應有計劃地組織小學語文教學定期進行系統(tǒng)化學習,以加深教師對差異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從而確保差異教學的順利、有效實施。
(2)組織教師進行定期交流
在定期舉辦的交流活動中,使教師互相吸取各自在教學中的優(yōu)點,并及時自身改進不足。還可以在交流中,就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及疑惑,進行針對性探討,從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提高教師的共同認識。
2.全面收集學生信息
(1)深入觀察
①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程度
教師對學生課堂參與積極程度的觀察,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觀察學生是否能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積極思考問題。
②學生的課堂交往狀態(tài)
學生正常交往的前提是民主、和諧及平等的課堂氛圍,而學生在此環(huán)境下,自身狀態(tài)最為放松和自然,教師通過對學生課堂交往狀態(tài)的觀察,有利于對學生形成最真實的認識和了解。
③學生的課堂思維狀態(tài)
在教學過程中,促進教學效果提高的最有效途徑在于學生積極思維狀態(tài)的保持,而課堂提問是學生積極思維狀態(tài)得以保持的最佳推動力。教師通過對學生思維狀態(tài)的觀察,能有效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
(2)多方溝通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的感受、體會等的關注十分重要。一方面,教師想要對學生個體差異形成充分地了解,加強對學生的交流、溝通很有必要。通過和學生的交流,有利于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在聽取學生關于課堂教學的相關建議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和完善,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學生的個體差異受到家庭差異的直接影響,因此教師想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差異性,除了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外,還應對家長進行良好溝通,以確保對學生形成全方面、多角度的認識和了解。
3.實施分層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個體的多樣化差異,教師想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促使每個學生獲得共同進步和發(fā)展,具有很大的難度,但是這是差異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得以展開的關鍵之處。因此,為了提高差異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果,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行合理化的分層教學。具體來說,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基于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科學分層。在差異教學中的分層只是暫時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隨時調(diào)整。
4.及時的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結(jié)束后,教師及時的教學反思有利于促進自身的進步和成長。通過對課堂準備、課堂活動等的反思,不僅可以幫助教師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還有助于對自身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對于差異教學而言,小學語文教師的反思更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的一群差異性多樣的學生,每個學生對于同一事物皆有不同的思想及看法,因此在實際課堂中,教師可能必須面對各種突發(fā)情況,在處理問題時可能會存在不足、缺點,通過教師的教學反思,不僅能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還能確保問題再次出現(xiàn)時能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從而促進自身差異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目前在小學語文中實施差異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如教師理論基礎、對學生了解不足以及教學水平有限等,其成效也并不明顯。本文從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就存在的問題針對性提出了幾點看法,筆者認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努力,加強對差異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fā),通過科學教學方法的采用,對學生實施針對性的差異教學。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筆者相信小學語文差異教學定會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朝選.淺析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目標的設計[J].學周刊,2013,(5).
[2]陳小映.小學語文之差異教學探討[J].山西青年,2013,(3).
[3]汪帆.小學語文“差異教學”失位現(xiàn)象及對策[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10).
[4]徐曉紅.小學語文課堂差異教學初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