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
雙邊的個性閱讀是創造力的源泉,拓展學生的思維,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活力。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創造性活動。閱讀應是以學生為實踐,應讓學生自讀自悟,積極主動地思考、尋求問題的答案。學生在雙邊閱讀中得到了發展,教師也從學生的興趣中找到突破點。
開啟思維雙邊閱讀情感熏陶閱讀能讓學生獨立的感悟和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模式,獲得自己的獨到體驗。這是新課標明確指出的。顯然,《課標》中的這段有關閱讀教學的建議,不但以學生為主體,而且以學生為根本。個性化閱讀要求以學生獨立思考為出發點,教師加以輔助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積極的閱讀習慣。
一、占領閱讀“寶地”,確定閱讀點
同一閱讀材料,教師可以設計幾個閱讀目標,每個學生根據自身程度做參考,與此同時添加自己的學習目標。這樣可以激發每個人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解放。都有可能實現相對自我的閱讀新知。引導學生考慮的不是老師要我們做什么、怎么做,而是我需要做什么、應該怎么做,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要鼓勵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段落、篇章進行反復閱讀,從中進行體會和感受。
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的不同特點來創設新穎和諧的教學情境,例如,用豪放、激情的音樂來伴讀《安塞腰鼓》;用堅定、豪邁的聲音來朗讀,讓學生感受到陜北人的豪放與爆發,學生心中霎時激情澎湃。我請同學說出自己的問題,有的竟然問:“陜北的后生就是這樣嗎?”還有的說,這些人都代表陜北人嗎?這時跟上腰鼓的場景,同學們就熱情高漲了。這樣提出了問題,解決了問題,享受到了成功的體驗,從而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沁園春?雪》通過激情導趣,感受到我們祖國山河的壯麗,同時也滲透出作者的思想,有學生曾這樣說過:“在當今社會,如果不去展示自己,推薦自己,在身邊的很多機會都會溜走,你看,見解是不是很獨特。”這樣增強感受,喚起體驗,促進個性化閱讀,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在課堂上,這樣引導同學們放開思維空間,表達自己的見解,可以不拘泥于課本,發散思維,共同探討,挖掘課本以外的東西,啟迪學生的思維層次和深度。
二、教學的魅力(教學的手段和方法)
課堂上,一支粉筆,一本書,幾句話的教學方式已經沒有了。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優化師生間的信息傳遞和情感溝通。例如,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情景互動和演繹,把刻板的文字活靈活現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可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加深對語言文字內涵的理解與感悟,從而促進認知信息的傳遞和接受。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構建平等思維的對話,使大家暢所欲言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既可以大聲朗讀,又可以互相探討,感性與理性相結合,全面理解材料,從而獲得獨特的體驗,生成和創造新的意義。例如在講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為了讓語文課堂洋溢濃厚的文化氣息,充滿活躍的氣氛,我先唱一遍,學生很感興趣,不知不覺就融入到文化氛圍中了,課堂上充滿了歡樂的氣氛,學習的興趣就來了。在閱讀魯迅的《雪》時,學生通過互動來走進文本,朗讀中充滿了對雪的景仰,特別是結尾的朗讀更是感人,從中體會到雪的那種積極的民族精神,從字里行間滲透著那種品格。因此,閱讀教學應追求一種“因人制宜,因時制宜”的境界。不要教條主義的教學。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都會有不同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從不同的老師、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材等方面出發,不拘泥于常規,不拘泥于常法,個性閱讀才能綻放。
三、朋友互動
個性閱讀的發展本身就是一種朋友關系,可以傾訴、可以傾聽、可以對話等,這樣才能真正的領悟到閱讀的魅力。在閱讀教學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重點要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并且輕松愉悅的閱讀習慣,與作者闡述的思想產生共鳴。正確引導學生是教師的職責,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從學習中獲得精神的豐富與滿足和智慧的力量。如我在講《口技》時,穿插了古今的小故事,用語言戰勝了對方。學生很感興趣,學生進入閱讀的境界。雙邊的活動能讓學生獲得心靈上的自由感和成就感,使其思維活躍,語言豐富。因此師生互動閱讀無疑能充分激活,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主動參與到當前的知識探究活動中,去感悟、去學習、去創造。這樣,創設一個和諧真誠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坦白心靈,暢所欲言。譬如,我在教學《落葉》時,教師和學生共同摘取,進行互動朗讀,使學生真誠感受,身臨其境,師生共同學習,完全沉浸在美好的境界中。在學習戲劇《威尼斯商人》時,我讓部分學生按照小說的要點來閱讀,讓人物在學生心中產生漣漪,學生激情四射,對每個人物的特點都能很快總結出來,整個的教學活動就活躍起來。讓部分學生編排了課本劇,克服了整體化一的缺點,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他們表演得很形象,把每個人的性格都表露無疑,特別是夏洛克的特點,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實踐證明,語文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內容的深刻性為學生的學習留下了余地,為個性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雙邊的閱讀為學生提供了創新的機會。
因此,教師在個性化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學生的體驗,學生的感受,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創造性、個性化的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思考,學會感悟,
參考文獻:
[1]李舒懷.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4).
[2]朱曉敏.張揚個性 放飛潛能——個性化閱讀教學例談.
[3]吳振華.淺談學生的個性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