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從“四步十六字”教學法的內容、應用案例、注意事項、優點等四個方面,闡述了該教學法在生物課堂上的應用。
生物課堂四步十六字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會發現,現在的學生在課堂上的定力和專注程度越來越不理想。那種中國式專家報告的課堂,其效果越來越差。所以,新課改勢在必行。教師要努力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味與交融,這樣才能把必須的、需要的東西內化成學生自己的東西。生物課堂本來就應該是多姿多彩充滿樂趣的,而傳統填鴨式教學只能把它變得壓抑沉悶。我校一直以來提倡采用的“四步十六字”教學模式,很好地迎合了新課標,不管是從教學理念、課堂設計,還是從教師的角色定位、學法轉變等方面都和新課標不謀而合。
一、“四步十六字”教學法的內容
“四步十六字”教學法內容很簡單,即“目標展示、自主合作、探究解疑、反思提高”。
1.目標展示
教師導入新課后,用多媒體展示并解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等,這樣做的優點是學生在上課之前首先有了心理上的等待,知道這節課要學些什么從而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這一環節要求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符合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目標問題具體化、層次化,具有啟發性和思考性。
2.自主合作
目標展示完后,教師便提出一系列學生自己能夠解決的有層次的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本并自主合作交流找到問題的答案,接下來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點評總結。這一環節的優點,是使學生能夠自覺地合作學習、積極地思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這一環節要求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層次性、探索性、障礙性和挑戰性。以激起學生的思維內驅力,使他們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狀態,并且要合理組建學習小組,適時地有效組織師生間的合作交流。
3.探究解疑
教材里有一些較深層次的難點問題,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完成不了的,就由教師點撥引導師生共同來完成,這就是下一步探究解疑的過程。這一環節要求學生要善于發言,積極參與,探究質疑有創造性和強烈表現欲,能夠提出新問題。教師注意精講精練,點撥到位,總結規律,方法指導。對學生的學習成果給予中肯的評價,促進能力的提高與發展。
4.反思提高
經過以上過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基本能夠完成。最后再反思提高,即教師根據課標要求設計一系列由易到難的典型例題讓學生解答,這樣既起到檢驗學習效果的作用也起到總結和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發展。這一環節要求教師能夠有目的的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構建新知,對所學知識進行整體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遷移訓練適度,達成目標高效,反饋及時有效。布置下節課的學習任務,目標明確,建議合理。
二、“四步教學法”的具體過程
筆者以高中生物必修二《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中雜交育種內容的講授,來介紹如何用“四步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
播放200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袁隆平)的視頻通過視頻知道袁隆平被人們親切的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引入雜交育種。通過PPT展示太空南瓜的照片引入誘變育種。即引入本節課題《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
(一)目標展示
1.簡述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的方法和原理;
2.舉例說明雜交育種方法的優點和不足,說出誘變育種在生產中的應用;
3.討論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多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異同點。
(二)自主合作
自主合作1:課件展示問題,現有普通小麥有兩個品種,高產易染銹病(AAbb)和低產抗銹病(aaBB),如果要想得到高產抗銹病的優良品種(AABB),你可以采取哪些實驗方法?
要求學生拿出草稿紙,寫出自己想到的方法,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交流,方法越多越好。學生可以寫出雜交育種和單倍體育種的方法,思路對卻寫的不規范不完整。教師給予點評總結,之后用課件展示規范的雜交育種遺傳圖解。進而進入雜交育種相關內容的講解。
自主合作2:用課件展示一組問題,讓學生先閱讀課本然后小組同學之間交流討論找到問題的答案。
自主探究問題:(1)結合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孟德爾的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思考其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什么?(2)雜交育種的一般步驟是怎樣的?(3)雜交育種有哪些優點?(4)雜交育種在農業生產上有哪些應用?(5)雜交育種的缺點有哪些?
學生討論完后教師檢查討論成果了解學生理解情況之后總結展示正確答案。
(三)探究解疑
教師引導師生共同討論教材中的難點問題。探究解疑:雜交育種的缺點。教師引導師生共同探究得出:(1)育種時間長;(2)不能產生新的基因。進一步提問:有哪些育種方法能夠克服這些缺點呢?學生可以回答針對第一個缺點可以采用單倍體育種。教師課件展示單倍體育種規范步驟,比較雜交育種和單倍體育種的優缺點。
(四)反思提高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教師用課件展示幾道典型例題讓學生思考作答,起到鞏固提高的作用。
三、應用“四步十六字教學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1.要有民主的師生關系和寬松和諧的探究氛圍
有效的學習來自于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所以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要營造一個寬容的、愉悅的、競爭的課堂氛圍,創設富情趣的教學情境。教師應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素材,創設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開門便緊扣學生的心,激發學習欲望,培養探究興趣。
2.重視問題的提出
新授課自主學習環節的重點,是通過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和思維。課堂上要想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教學問題的設計很關鍵,好的問題設計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探索性、和挑戰性。這樣的問題才能激起學生的思維內驅力,使他們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狀態。
3.充分的表達與交流
要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交流討論,培養他們聽取別人意見進行判斷概括的能力。防止合作學習成為幾個優等生的“包場”,要杜絕合作探究的形式化。因而要爭取每一個學生都能把自己的探究活動在班中宣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教學過程中不要拘泥于刻板的四步模式
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有一個適用空間的局限,沒有一種萬能的教學模式能一統天下。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
教師不要拘泥于刻板的四步模式,可以四步穿插進行,而且也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四步教學法”為教師和學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情境,可以真正把教師如何“教”轉變為學生“學”。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考探究,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無論是知識的體驗還是能力及情感的培養,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以上是筆者在我校推行的“四步十六字”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中的一點認識和體會。四步十六字課堂教學模式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張仲明,李紅.學習能力培養教學原則探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31(01).
[2]許欽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教學研究[J].教育探索,2003,(08):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