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金芝
摘 要:合作醫療制度是中國乃至世界一項偉大創舉,被聯合國認為是發展中國家解決缺醫少藥的唯一典范。開展初期到現在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在實際的工作和程序中還存在一些弊端,文章從實際工作角度出發,淺談阿城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存在的一些弊端。
關鍵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難度;醫療設備;宣傳力;醫療報銷
早在200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就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中就明確指出“農村衛生工作是我國衛生工作的重點,關系到保護生產力,振興農村經濟,維護農村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對提高全民族素質具有重大意義,但是總體上看農村衛生工作仍比較薄弱,體制改革滯后,資金投入不足,衛生人才匱乏,基礎設施落后,農村合作醫療面臨很多困難,農民因病致貧,返貧問題突出,必須引起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響應國家號召阿城區在2006年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運行的八年里基本實現了全省覆蓋、逐步完善制度、資金封閉運行、減輕農民負擔的偉大壯舉。然而在細枝末節上還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加強和完善。
1 籌資難度依然很大
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互助共計制度。在幾年的各級政府和鄉鎮衛生院以及鄉村醫生的不斷努力的情況下,農民的參合意識已經大幅度提升,盡管不停完善制度,提升報銷比例可是依然有個別農民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自己身體好,不需要醫療保障,有些人沒有明白農合政策,總覺得參合農民住院費用比普通患者住院費用高,再加上農民工大量外出務工,有的多年不和家鄉聯系,工作人員聯系他們也非常困難,所以往往每年在新農合籌資期間,政府及各級工作人員,往往要挨家挨戶的講解動員,解釋,通過各種渠道聯系外出務工人員,來確保參合率,讓更廣大的農民朋友享受到國家的惠民政策,完成籌資往往需要更大的人力和時間。
2 基層醫療設備不完善,醫療服務人員匱乏
在目前阿城區服務于基層的醫療機構是鄉鎮衛生院或衛生服務社區,它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保健樞紐,在滿足農村居民衛生服務需求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現在一般的鄉鎮衛生院規模都是員工20人左右,使用房屋面積700平方,國家鼓勵農民朋友就近就醫往往在基層的報銷起伏線最低,報銷比例最高,以對阿城區新利街衛生院患者采取問卷調查方式,有90%的人選擇要求改善醫療服務基礎條件,老百姓想就近就醫想有病不出村,可是有些病在鄉鎮衛生院根本無法治療,診察設備缺乏,醫療人才不足,使農民朋友沒辦法一些本來能在村里解決的問題,沒辦法也得去大醫院就醫。
3 宣傳力不足,基金不經意流失
由于新農合是新生事物,再加上農民朋友接受程度的不同層次,在初期農合對于農民的繳費只有10元錢,這在任何一種保險當中是不存在的,所以每年收費和補償政策都在不停的調整,農民朋友只知道參加了農合就要報銷,往往一些小病進行了大治,導致參合農民費用不合理增長。鄉鎮衛生院和基層最近,可是由于人員有限,農合工作越來越多,每年收完費后錄入微機就沒有時間去大力去宣傳農合政策,沒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去做大動作宣傳,參合者對于自己的門診費住院費如何報銷如何使用并不十分清楚,一點小事往往要求住院。鄉鎮衛生院實現藥品零差價以后,用藥品種有限,缺醫少藥,加之醫院設備和人員匱乏,使得一大批患者涌向二級醫院,無形中農合資金流失很多,醫院應該和政府合作加大宣傳力度,對鄉鎮衛生院藥品政策再放開些,農民朋友既得到了實惠,國家資金有能正常有序運轉。
3.1 醫療報銷的增長與日常消費增長不成比例
中國社科院于2011年12月7日發布2012年《經濟藍皮書》預測。藍皮書指出,2011年,中國CPI上漲率持續高位運行,2011年前三個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平均上漲5.6%,隨著翹尾因素的逐步減弱,CPI漲幅在第四季度有所回落。10月份,CPI從9月的6.1%下降到5.5%。根據全年的情況,藍皮書預測,2011年的CPI漲幅全年可能達到5.5%左右。2012年物價總水平增長呈回落態勢,預計2012年CPI上漲4.6%。醫療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也隨著整體的物價上漲同比例浮動,更有一些新進設備設備成本和人工成本非常高所以檢查項目收費也居高不下,日常疾病有農合的支持補償農民的就醫和治愈情況基本得到了滿足,可是有些大病,需要進一步治療的情況下,差距就很大了,我們以阿城區某一鄉鎮區外報銷數據來看。
2009-2013阿城區某鄉鎮區外就醫費用增幅表 單位(萬元)
從表中明顯看出農民朋友的醫藥費增幅,遠遠超過了農民的人均收入的增長,農民自負金額也在大幅度的上升,這就需要國家在政策上再度向那些有大重病的人員上傾斜,來彌補醫藥費增長和收入增長的差距給農民朋友帶來的經濟上的巨大負擔。
3.2 報銷手續繁瑣,報銷程序復雜
人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發蒙的感覺,什么也找不到門道不知道從何下手,那么對于農民朋友尤其嚴重,他們一般情況下多是在家從事田間地頭工作,要么外出打工,對于醫院的住院報銷程序非常陌生,一份區外的報銷需要在所在醫院結賬,到病案室復印病歷,在拿著相關手續到戶籍所在地進行農合報銷,由于避免虛假手續套取國家資金,農合對于報銷手續審查往往非常嚴格,有的百姓就是一個醫院的報銷手續往往就要跑幾趟,費心費力疲憊不堪,如果能盡快建立省級報銷平臺使老百姓在住院就能得到農合補償,會大大減低報銷程序繁瑣給農民朋友帶來的不便,同時減輕基礎醫院的工作壓力,而且會杜絕由于虛假手續給農合資金帶來的損失。
經過以上淺要的分析,總結了新農合在逐步完善中的一些不足之處,新農合是國際一項重點的惠民政策,取得今天的成績是國家政府和各級工作人員不停努力的成果,它確確實實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