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娟+吳運凱
摘 要: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當今社會,傳統的城市規劃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城市規劃管理的要求,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規劃工作中的使用為其提供了新的契機。文章根據我國GIS技術在城市規劃中的使用情況,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GIS);城市規劃;城市建設;應用
引言
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城市各職能部門中盡快的使用GIS技術,有利于建立一個能聚集各種數據信息并能夠快速分析和輸出的系統,便于對城市的各個方面進行管理,從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市建設的步伐。隨著城市功能的調整和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城市地形地貌、用地、規劃布局不斷發生變化,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不斷增加。以往的城市規劃形式已經變得相對落后,不再符合信息化城市規劃管理的要求。而GIS的應用即可解決這一問題。
1 地理信息系統功能及發展趨勢
地理信息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功能:數據采集與編輯;數據存儲與管理;數據處理和轉換;空間分析和統計;產品制作與顯示;二次開發和編程。于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地理信息系統是一種新的城市規劃技術。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引入我國以來,經過了二三十年的探索應用和研究,如今已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相關的研究理論已經在國際上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取得了大量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其應用較為廣泛,在礦產普查、國土資源、氣象、交通運輸、災害防治、安全消防、人口調查、國防軍事、城市規劃建設等領域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2 城市規劃
城市建設是一項極為復雜的過程,需要很多部門的協調配合,為了將這一龐大的工程進行下去,關系到城市建設能否發揮其指導作用,其規劃的好壞能夠直接影響到國家宏觀城鄉發展戰略的實施,合理的城市規劃有利于城市土地和空間資源合理利用,有利于城市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利于實現城市一體化進程,有利于城市及國家經濟目標的實現。從根本上來說,城市規劃是利用有限的空間讓人們的居住環境更豐富合理,城市建設離不開對用地進行空間規劃。
3 GIS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
GIS的優點很多,體現在規劃工作中為:可以全面的收集資料并將其客觀及時的詳盡表現出來;規劃資料、分析信息、最后結果的可視化及制圖的質、量優勢及便利性;規劃資料管理及實施上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3.1 GIS對規劃數據的存儲管理與分析功能
城市規劃并不是靜止的進行的,而是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協同進行的動態的過程。GIS可以管理大容量的數據,支持多種表現形式的空間數據,進行疊合、網絡、查詢、分類以及鄰近、數字高程模型等綜合信息處理,讓城市規劃空間分析更加合理。GIS平臺使用方便,規劃管理部門人員可自己維護規劃管理系統的地圖數據;數據接口開放,可以接受Auto-CAD等其他數據格式,并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因此一些城市規劃部門已經大力的推廣和使用GIS技術,得到了大量的城市建設相關數據。
3.2 GIS提供規劃直觀和理性的工具
一些常見的圖形處理軟件,如AUTOCAD對于數據的處理和管理效果較差,所以其只能作一般的繪圖軟件使用。像FM系統這樣的軟件又因為專業性太強而缺乏一定的繪圖能力,不能得到廣泛的使用。而地理信息系統因為有著較強的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分析能力,能夠彌補上訴各種軟件的不足,將城市規劃的各項數據以圖形或空間分析的形式表現出來,為城市的規劃人員提供直觀的參考。如運用GIS平臺具備強大的繪圖功能,可以繪制用地紅線圖、規劃圖,可支持影像數據的處理,與流行的關系數據庫結合,可以處理大數據量的圖形,運行速度符合應用需要,系統具有三維圖形分析功能等等。
3.3 GIS在規劃決策中的作用
GIS技術可以幫助城市的建設人員進行規劃方案的模擬、規劃方案的選擇、規劃方案的評估等復雜工作更好的開展,憑借其強大的空間信息處理能力,讓規劃人員更好地進行規劃決策。作為一項規模較大的項目城市建設規劃時會涉及到很多的因素,從土地征用到舊城居民的拆遷安置,再到公共設施的建設每一步都不能馬虎,如果不能對GIS獲得的各類信息進行及時的管理和處理,就很可能導致城市規劃不合理局面出現。
3.4 GIS在動態城市規劃、規劃管理方面的作用
相比傳統的模式GIS的優勢十分明顯,其具有更強的時效性和空間分析能力,能夠更加快速的轉化和更新數據,能夠為城市規劃的動態調整提供更好的技術。借助GIS的作用,可以對城市規劃的實施進行監督和反饋,之后再根據具體的實施情況對城市的整體規劃方案進行調整。GIS還能夠將實地的圖像直觀的呈現給工作人員,實現圖表管理一體化,并實現基礎圖形、基礎屬性、一書兩證的案卷之間的圖數互訪。
便捷性較強的GIS技術為地理測繪提供了新的平臺,讓參與規劃的人員對自己的規劃管理系統進行地圖數據的管理;數據接口開放,可以接受Auto-CAD等其他數據格式,并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4 GIS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展望
因為城市規劃需要綜合的考慮城市人口、資源、環境、交通、教育、經濟、文化、金融等各個方面的因素,所以需要參與城市規劃的工作人員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將獲取的信息進行及時的篩選并轉換成可用的形式,通過GIS城市的規劃人員能夠較好完成規劃任務。規劃人員利用GIS對交通流量、土地利用和人口數據進行分析,預測未來的道路等級;GIS可以協助城市建設規劃部門進行整體的城市規劃,確定城市建設區域、開發區域、交通區域等用地的具體位置,能夠為城市的發展建設提供科學合理的參考數據。建設適合我國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實踐的數字化系統,實現全世界范圍內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工作的信息共享和業務應用,大力提高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和城市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再給國家及各個機關單位提供準確及時的數據的同時,還可以為各個相關行業和企業提供權威、方便的信息服務;讓數字化的信息更好地為城市建設服務,改造傳統產業,推動技術進步,保證城市經濟、社會、環境和科技的協調發展。
5 結束語
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今天,新的數據獲取與更新技術的發展、新數據形式的應用、數據共享政策及其實施、國家多尺度空間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數字地球和數字市的建設已經極大地改善了我國城市空間數據的狀況。信息空間不斷完善的今天數字化的城市發展藍圖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城市建設者可以通過其推動現實世界中的城市建筑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吳靜,何必,李海濤.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韓景,劉立.城市規劃師實務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3]李德華.城市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