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曉燕
動物王國教育學生特長終身發展動物王國辦了一所學校,欲對所有動物進行普及教育,教育委員會經過無數次會議,終于出籠了一部教學大綱:獅子的跑步、老鷹的飛翔、海豚的游泳、松鼠的爬樹均列為必修課程。所有入學的動物均須經過統一考試,所有課程全部合格后,才可得到畢業文憑。
在沒有其他學校競爭的情況下,動物王國的學校很快完成了招生任務,動物們踴躍報名,以期通過正規教育提高自己的技能。首屆學生經過幾年的“頭懸梁錐刺股”,獅子、老鷹、海豚、松鼠均落得個邯鄲學步的尷尬,其他動物也被整得笑話百出。唯有鴨子學業有成——所有課程都被判為“優秀”(值得指出的是,因鴨子特別聽話,爬樹課程獲得免修),然而,它跑步像醉漢,游泳左顧右盼,飛翔離地面總不能超過3米。
動物王國的教學大綱不可謂不完美,它囊括了陸海空各種動物的尖端技能,但遺憾的是,這些技能,不是適合所有動物的,他的失誤在于脫離了各種動物自身的特點,而一味地貪大求全。
鴨子們的悲劇是動物王國教育的悲劇,鴨子們是動物王國教育的殉葬品。動物王國的教育令人深思,我不禁由此聯想到了我們的學生所接受的教育。
不知始于何時,“全面發展”作為教育方針一直延續至今,所為全面發展,一言以蔽之,作為學生,所有學科都要拿高分,個別科目差的被稱為瘸腿生,若干科目差的就是差生。素質教育實施了若干年的今天,也是如此。
毋庸諱言,興素質教育之言,行應試教育之實,正是我們當今教育的現狀。減負、以學生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這一切只是停留在口頭和書面上——會上講的、上級檢查的、下面匯報的,都裹上了素質教育的外衣,實質上,看重的依然是教師所教學科的平均分。這平均分是教師評先選優、晉職升級最重的砝碼,它主宰著教師的命運。這平均分是教師的命根,更是學校進行教學管理的法寶,其法力比唐僧口中的“緊箍咒”有過之而無不及。既然如此,教師緊緊地抓住學生的平均分就順理成章而天經地義了。教師要抓平均分,落腳點在學生,尤其是中等及偏下的學生。在這種狀況之下,學生自然而然地變成了動物王國的鴨子,想要發展自己的特長?對不起,沒門兒。
誠然,義務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但這并不意味著面向全體學生的平均分,素質教育不摒棄教學質量,筆者舉雙手贊同。但素質教育應該注重的是學生素質的提高,尊重所有個體的特長,而絕不僅僅是華而不實的平均分,這一淺顯的道理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我向來不是懷揣惡意看待我們的教育的,但是,我們教育的現實,足令每一位稍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正視并且進行深刻的反思。我們只有少一些功利目的,真正尊重學生的人格,關照他們的個性差異,才會真正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發展著想,“動物王國”的教學大綱才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廢止。
讓鴨子鳧水的本領更高,讓獅子跑得更快,讓蒼鷹搏擊于藍天,讓海豚遨游于大海,讓松鼠騰躍于樹叢……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的特長,激活他們的潛能,豈不妙哉?
動物王國的教育應該如是,我們的教育亦應該如是。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