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立
(寧波市公安局 北侖分局,浙江 寧波 315800)
吸毒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最為迅速的一種違法犯罪,在我國吸毒既是毒品違法犯罪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包括毒品違法犯罪在內的其他違法犯罪發展蔓延的重要推手。
多年來吸毒問題始終也是學界關注的熱點,根據對中國知網的檢索,截至2014 年10 月底,以“吸毒問題”為關鍵詞的研究文章有239 篇,而與吸毒有關的文章更是高達17410 多篇。現有的吸毒問題研究,單純的法律角度研究多見,兼有探討吸毒現狀,或從社會學、文化學、生物學、醫學等學科探討吸毒形成機理及對策。一個社會吸毒人員的多少往往與該社會包括毒品違法犯罪在內的毒品問題的嚴重性甚至社會治安狀況正相關。毒品違法犯罪最終都是圍繞著毒品消費——吸毒而展開的,若能有效地抑制毒品消費,則毒品違法犯罪就必然會失去發展的原動力,社會治安狀況也會因此而得到極大改善。
吸毒是舊中國普遍的社會現象,新中國建立之初即采取了堅決措施,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聲勢浩大的禁毒運動,收繳毒品,禁種罌粟,查封煙館,嚴厲懲辦制販毒品活動,8 萬多毒品犯罪分子被判處刑罰,2000 萬吸毒者被戒除了毒癮,并結合農村土地改革根除了罌粟種植,短短三年時間,就基本禁絕了危害中國百余年的鴉片毒害[1]。上世紀80 年代以來,國際毒潮猖獗,因毗鄰“金三角”等世界毒源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境外毒品不斷向我國滲透,毒品過境引發的包括吸毒在內的毒品違法犯罪活動逐步蔓延,導致已經禁絕的毒禍又卷土重來。改革開放后重新出現吸毒現象,到1991 年我國登記在冊吸毒人數超10 萬用了10 多年時間;而由10 萬到2002 年的100萬再翻10 番僅用了11 年,2012 年我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數達到209 萬,我國吸毒人數在100 萬基數上再翻一番僅用了10 年,2013 年底我國登記吸毒人員已達247.5 萬,2014 年10 月更是達到276萬[2]。進入20 世紀90 年代以來,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吸毒人數的增長明顯提速,吸毒人數快速增長推動了毒品犯罪整體的快速增長,我國的毒品犯罪由此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我國1991 年以來登記在冊吸毒人數情況見表1。

表1 1991 年以來全國登記在冊吸毒人員情況表①本表數據來源于國家禁毒委《歷年中國禁毒報告》。應當注意的是2006 年啟動新的禁毒網絡系統,實行更為嚴格的登記制度,并由于并網階段的轉換磨合,2006 年數據比2005 年大幅度減少,至2009 年磨合期基本完成數據恢復正常。
浙江省在吸毒問題上是全國“后起之秀”,浙江出現吸毒人員較遲,但發展迅速。上世紀90 年代前浙江吸毒人員較少,1991 年登記在冊吸毒人員僅6人,1996 年突破千人達到3565 人,到1998 年突破萬人達到12454 人,1990 年代后期浙江吸毒問題進入高發期。2005 年浙江登記在冊吸毒人員突破5萬人次達52800 人,2010 年突破10 萬人次達到119479 人,是2005 年的2.26 倍;2012 年增加到162435 人,比2010 年又增加了42956 人;截至2014年6 月浙江登記在冊吸毒人員突破18.5 萬。浙江登記在冊吸毒人員第一次增加到5 萬用了15 年,再次增加5 萬人用了5 年時間,第三次再增加5 萬人時僅用了2 年,時間縮短了一半以上,這說明2005年以來浙江吸毒人員增長更為迅速。以查獲的吸毒人員為例,2006 年浙江省查獲吸毒人員16052 人次,2013 年上升為38700 人次,7 年時間上升了2.41 倍。浙江省1991 年以來登記在冊吸毒人員情況見表2。

表2 浙江1991 年以來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情況表
寧波市吸毒人數也是2005 年起增速明顯提高,2005 年登記在冊吸毒人數為2782 人,2013 年增長到35436 人,8 年時間登記在冊吸毒人數翻了12.74倍,成為浙江省毒情發展最為迅速的地區之一。與全省吸毒情況不同的是寧波流動人口吸毒增長遠快于吸毒人員整體增長,2008 年起流動人口吸毒就超過寧波吸毒總數的50%,2013 年更是高達57.5%,而浙江全省吸毒情況始終是以本省居民為主。2005年寧波登記吸毒人員中流動人口為676 人,到2013年時上升到18040 人,增長了26.69 倍。這與寧波流動人口基數大有直接關系,寧波的流動人口長期占全省的1/4 左右,2000 年以來增加迅速,2013 年底超過400 萬人。寧波市2005 年以來吸毒情況見表3。

表3 寧波市2005 -2013 年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情況表
應當注意的是登記在冊的吸毒人數僅僅是被公安機關實際查獲的,不包括未被查獲的隱性吸毒人數。吸毒存在黑數或暗數,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已經發現與未被發現的比例一般在1∶4/5。公安大學崔敏教授認為,中國的吸毒黑數或暗數應當為1∶7 -10[3]。公安部禁毒局局長劉躍進2014 年1月15 日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指出:“根據聯合國禁毒組織的規則,一般每發現一個吸毒的,后面隱藏4-5 個吸毒者,我國目前吸毒人員應當在1000 多萬。”2014 年11 月3 日劉躍進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進一步分析說,由于我國登記在冊吸毒人數2014 年10 月已經增長到276 萬,我國實際吸毒人數應當超過1300 萬。按照這一比例就是說可能有近1%的國人吸毒,我國毒情的嚴峻態勢由此可見一斑。按照劉躍進的說法,浙江1998 年吸毒人數就應當在6 萬人左右,2014 年應當在90 萬人左右;寧波市2005 年吸毒人數則應當在1.3 萬多人,2013年則應當在17 萬多人。我國存在著龐大的吸毒人群,無疑會刺激著犯罪分子為追逐暴利鋌而走險,進而助長毒品犯罪的滋生和蔓延。
不同時期雖比例不同,但這些基本趨勢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以2013 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247.5萬吸毒人員為例,男性占83.6%,女性占16.4%;18歲以下占0.8%,18 -35 歲占54.9%,35 -59 歲占43.7%,60 歲以上占0.6%;無業人員占55.2%,農民占15.9%,工人占2.7%,自由職業者占2.3%,個體經營者占2.2%,其他職業人員占21.7%。浙江省2013 年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中,35 歲以下為67.5%,男性占76.3%。寧波市2013 年登記在冊吸毒人員中男性占73.3%,女性占26.7%,17 歲(含)以下吸毒人員占0.6%,18 -35 歲占68.5%;36 -45 歲占24.8%,46 歲以上占6.1%;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中本地戶籍占42.5%,流動人口占57.5%;無業人員占總數比高達88.06%。與2013年全國吸毒人員情況相比,寧波18 -35 歲占登記在冊吸毒人員比例比全國高出12.6 個百分點,無業人員比例比全國高出32.86 個百分點,女性吸毒人員比例比全國高10.3 個百分點,這說明寧波青少年吸毒、無業人員吸毒及女性吸毒情況較為嚴重。
海洛因是傳統毒品中影響最大的毒品。2003年,全國登記在冊吸毒人員超過105 萬人,其中濫用海洛因人員為74 萬,占總數的70.5%;2004 年底,我國累計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為114.04 萬人,海洛因吸食人員占81.1%[4]。2005 年全國有海洛因吸食人員70 萬,占吸毒人員總數的60.3%。2008 年年底全國上網入庫的吸毒人員累計為105.1 萬人,其中濫用海洛因等阿片類毒品90 萬人,占上網入庫吸毒人員的85.6%[5]。2009 年全國累計登記吸毒人員133.5 萬名,其中海洛因成癮人員97.8 萬名,占73.3%;2009 年全國有22 個省份新型毒品繳獲量超過海洛因[6]。2013 年濫用海洛因132.6 萬人,占總數的53.6%;濫用冰毒晶體72.7 萬名,占29.4%;濫用氯胺酮19.3 萬名,占7.8%;濫用冰毒片劑12.0 萬名,占4.8%。進入21 世紀以來吸食海洛因從2004 年最高占81.1%下降到2013 年的53.6%,下降了27.5 個百分點。浙江省2007 年吸食新型毒品的首次超過萬人,占當年登記在冊吸毒人數的16.2%,2013 年達92600 人,占同期登記在冊吸毒總數的61%,浙江是全國吸食新型毒品最為嚴重地區之一。一些吸毒人員有同時吸食兩種或兩種以上毒品情況,2013 年全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中有51.6萬名吸毒人員曾經濫用過兩類以上毒品,占登記總人數的20.8%。近年來,每年新發現濫用合成毒品人員均在10 萬人以上。濫用合成毒品人數占吸毒人員總數的比例不斷上升,2007 年占16%,2008 年占19%,2009 年占23%。截至2010年底已占28%,平均年增長率為41.3%,全國登記在冊吸食新型毒品人數已達43.2 萬名[7]。寧波市2013 年在冊吸毒人員35436 人,其中吸食傳統類毒品8520 人,占登記吸毒人員的24%,,吸食合成類毒品26916 人,占登記吸毒人數的76%。與全國情況明顯差異,寧波吸食新型毒品比例高出全國29.3個百分點,高于浙江15 個百分點,寧波吸食新型毒品情況更為嚴重。
當前我國面臨的毒品犯罪形勢十分嚴峻,重要原因就是吸毒人數增長迅速。吸毒之所以增長迅速,相當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全社會對吸毒危害性認識不足。不僅是普通群眾,甚至連少數專家學者也認識不足。筆者自1997 年起開始幾乎每年都參加全國性的犯罪學學術研討交流,不時聽到個別年輕的學者主張吸毒自由,認為“允許吸毒是既尊重了人權,又可以節約國家禁毒方面巨大開支,國家不應該禁毒”,即所謂的“吸毒無害論”。對此筆者覺得有必要闡明吸毒的嚴重危害性。從實踐來看,吸毒既危害個人身體健康、破壞家庭幸福,又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穩定。
一是吸毒會導致大腦、心臟等主要器官病變,現代醫學研究已經證實毒品能直接改變人腦中部分化學物質的結構,破壞、擾亂人體正常的高級神經活動,有的甚至毒害、損傷神經組織,進而使吸毒人員大腦產生病變,同時毒品還會傷害人體其他重要的組織、器官,如破壞人體循環系統誘發心臟病變等;二是吸毒使人的胃腸道平滑肌和括約肌張力提高,蠕動減弱,出現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礙,甚至完全喪失營養攝入,并破壞人體免疫系統進而使吸毒者極易感染各種疾病;三是吸毒導致或者加劇死亡,吸毒人群的死亡率是一般人群的15 倍[8]。吸毒者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原因主要有:吸毒過量死亡;吸毒者因吸毒產生幻覺并在幻覺的引導下跳樓、跳窗、跳河、駕車等造成意外死亡;因各種吸毒導致的并發癥死亡。不少地方都發生過吸毒過量跳樓等死亡的事件。2010 年1 月20 日寧波發生一起長期吸毒的鄭姓男子跳樓自殺事件,該男子自2005 年起多次因吸毒被拘留、強制戒毒,因身體原因轉為社區戒毒,期間毒癮復發吸毒后因幻覺跳樓。
一是吸毒致使傾家蕩產。吸毒的費用是個“無底洞”,普遍的工資收入根本不能滿足吸毒的需要。即使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也只能維持一時,毒癮會反復發作,在無止境的吸毒中也會傾家蕩產。很多吸毒者為滿足毒癮不惜遺棄老人、出賣子女,直至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二是毒癮遺傳給下一代或者是無力照顧撫養下一代導致子女夭折。南京市曾經發生過吸毒女將兩個孩子遺棄在家,致使其活活被餓死的案件。該案中樂某因吸毒與男友李某結識、同居并于2011 年1 月、2012 年3 月,分別生下兩個女兒。其男友2012 年3 月因吸販毒被判刑后,樂某開始單獨撫養兩個孩子。期間,社區以及親屬給了各種撫養孩子的費用約5000 元,但樂某將其中約3000 元用于吸毒、購買香煙、打游戲,1000 元用于購買衣服,僅有1000 元用來為孩子買食物及嬰幼兒用品。案發前樂某因外出吸毒玩樂十余日不歸,導致兩個女兒被活活餓死,現場慘不忍睹。2013 年9 月18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一審判處餓死女童的母親、吸毒女樂某無期徒刑[9]。近年來國內外陸續有父母吸毒成癮導致嬰兒先天性感染毒癮的報道。“海洛因嬰兒”首先是美國人提出的,是指母體濫用海洛因成癮后,再受孕、妊娠、分娩而得到的嬰兒。專家認為“海洛因嬰兒”一旦長大,便是一個低智商、殘疾的廢人。“海洛因嬰兒”是毒品對家庭對下一代影響的典型反映。美國每年出生“海洛因嬰兒”三十萬人[10]。2001 年中國禁毒報告披露:廣東2000 年3 月以來已發現14 例“海洛因海綿狀白質腦病”,占全世界發現病例的一半;江西省南昌市有個“毒品嬰兒”宋某某,其父母都吸毒成癮致使宋某某一出生就成為“毒品嬰兒”,不得不進行戒毒治療[11]。父母吸毒還會對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父母吸毒往往無暇照顧子女,同時還會讓未成年子女沾染上毒癮。
一是滋生大量其他違法犯罪危害社會治安。根據國家禁毒委的報告:2000 年一些地區的搶劫、搶奪和盜竊案件中有60%甚至80%是吸毒人員所為;吸販毒問題誘發大量的殺人、盜竊、搶劫、詐騙、傷害等刑事案件和各類治安案件,在有的縣市區占全部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70%以上;1999 年據北京等10 個省、市不完全統計,由吸毒誘發的殺人、盜竊、搶劫、詐騙、傷害等刑事案件和各類治安案件分別達2.6 萬和3.8 萬余起,成為影響城鄉社會治安穩定的重要因素[12]。陜西2013 年共查獲侵財案件33067 起,其中吸毒人員侵財案件5111 起,占15.46%,抓獲侵財案件嫌疑人員10974 人,其中吸毒人員1367 人,占12.46%,吸毒人員年均作案3.76起[13]。2008 年5 月24 日浙江景寧縣發生吸毒人員柳姓男子殺妻案,柳某當夜兩次吸毒后,長時間處于迷茫興奮狀態,在幻覺作用下用菜刀將自己妻子砍死。2010 年5 月7 日杭州發生毒駕至多人受傷案件,杭州上城區一傅姓男子,駕車前往濱江區途中停車,因吸食K 粉,產生幻覺,車輛失控沖進路邊小飲食攤販,至同伙及無辜路人多人受傷[14]。二是癮君子往往寡廉鮮恥,為了能籌集到毒資,坑蒙拐騙偷吃扒拿,“以販養吸”、“以賣(淫)養吸”,在危害社會治安的同時敗壞社會風氣。三是國家每年要花費巨額資金建戒毒所對吸毒人員實行強制戒毒,對不需要強制戒毒的,還要投入資金建立社區幫教組織,幫助吸毒成癮人員進行社區戒毒,分散國家經濟社會建設資金,影響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吸毒的原因很復雜,一個人吸毒往往既有自身原因,也有社會原因;同時吸食新型毒品與吸食傳統毒品的原因也有差異。吸毒的社會、家庭方面以及個體方面原因主要有:
我國吸毒人數增長最為迅速的時期,同時也是我國腐敗高發的時期和貧富分化加劇的時期。腐敗案件高發,僅從查處角度,1992 -2012 年20 年間,每五年追究刑事責任的黨員干部就達30000 名左右,年均6000 名被追究刑事責任,受到黨紀政紀處理的更是高達年均十萬起左右。“追星”長期以來一直是青少年的時尚,明星們的一舉一動往往為社會大眾尤其是青少年競相效仿,近年來時有曝光的明星公眾人物吸毒嫖娼等丑聞,加劇了青少年的迷失感,強化了他們吸毒是時尚的認識,助長了青少年吸毒現象。近年先后有2007 年的歌手謝東吸毒案[15]、2009 年的歌手滿文軍吸毒案[16]、2014 年3月的歌手李代沫吸毒及容留他人吸毒案[17]等一批明星吸毒案件被曝光。
一是缺少家庭溫暖,青少年是我國最主要的吸毒人群,而青少年吸毒與家庭有很大關系。家庭是青少年最重要的避風港,能否為其提供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對青少年至關重要。家庭問題增多是當前中國社會的普遍問題。不少父母自身生存壓力很大,在流動人口及城市困難家庭中表現尤為突出,有的甚至連跟子女在一起的時間都不能保證,對子女的幫助僅局限于經濟方面,無法關心子女教育,更談不上關心子女的心理感受,對子女的教育以棍棒為主。不少青少年就是因為在家庭里感受不到親情和溫暖,或者說家庭對其沒有吸引力,才迷戀外部社會,抵御不住外部社會的不良誘惑,在毒友的引誘下走上吸毒道路。二是父母行為不端、不檢點,也容易傷害子女人生觀價值觀,甚至因父母有吸毒惡習而導致子女模仿吸毒。家庭問題的增多是我國吸毒現象尤其是青少年吸毒現象上升的重要誘因。
1.好奇及受朋友影響是個體吸毒的主要原因。重慶市戒毒所曾就吸毒原因對2013 年3 -5 月150名入所吸毒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者中有58%因“好奇”而吸毒,有26%的人因“朋友影響或誘騙”而吸毒,有10.7%因“增加精力、抗疲勞”而吸毒,有10%是為了“緩解煩勞”而吸毒,有8.7%因“空虛無聊”而吸毒,有6.7%因“治療疾病”而吸毒,有5.3%為“尋求刺激”而吸毒,有4%是為“增強性快感”而吸毒,有2.7%為“減肥”而吸毒[18]。
2.吸食傳統毒品與吸食新型毒品的個體原因有差異。筆者曾就吸毒原因對資深禁毒警官進行訪談,他們根據長期的辦理毒品案件經驗,認為個體吸食傳統毒品原因有:一是治病止痛。一些地區民間流行用海洛因鴉片大麻等止痛,由于愚昧無知及交通閉塞等因素,有人經常使用這些毒品止痛,用多了就會上癮;二是用毒品原材料做調味品。少量或微量的罌粟殼、籽放進雞鴨等肉湯里煮,可以改善味覺,一些不良飲食業主,在火鍋或燒雞烤鴨等食品中使用罌粟殼、籽做添加劑,增加鮮美拉回頭客,長期食用會使人上癮;三是一些偏遠地區有吸大煙傳統。如貴州、云南、四川等一些偏遠山區,村民有吸食大煙(鴉片、大麻)等習慣,青少年從小耳濡目染,習以為常,加以模仿就會沾染上吸毒惡習;四是濫用藥品。一些人怕痛,一痛起來就找熟悉的醫生開杜冷丁等止痛,杜冷丁等止痛藥本身就容易成癮,多次使用后會產生心理、生理乃至藥物依賴而成癮。個體吸食新型毒品原因有別于傳統毒品,一般有以下原因:一是為提高性功能。2008 年9 月25 日,四川廣安市廣安區警方破獲一起離奇的吸毒案件,一個吸毒女子因房事不能滿足,竟要求丈夫吸毒助興,其丈夫認為偶爾吸毒一次不至于上癮,吸了一次毒品,次日因阻止其妻再次吸毒與妻子發生爭吵并斗毆,群眾報警,該女子交代引誘丈夫吸毒的違法事實[19]。2013 年5 月寧波抓獲一對吸販毒夫妻,開始是為了追求刺激,提高性能力,后吸毒成癮后只能以販養吸,夫妻倆被抓時剛吸完冰毒赤條條躺在床上[20]。二是為了驅疲勞提精神。吸食新型毒品容易使人興奮,有賭徒就靠吸食新型毒品驅疲勞提精神,好繼續賭博下去。2013 年8 月,湖北十堰警方抓獲19 名成員,摧毀了一個隱藏在麻將館里的吸販毒團伙[21],團伙頭目白某酷愛賭博,常賭到半夜時疲憊不堪、精神不振,于是就用麻古、冰毒提神,漸漸覺得可以靠這個賺大錢,自2013 年6 月起租用場地開起麻將館,并安排人手在麻將館里兜售麻古、冰毒,幫助賭徒們提神。三是為了亂性迷奸或淫亂。一些人為了玩弄異性,讓異性甚至同性跟自己一起服用新型毒品,好使其亂性以達到玩弄或淫亂的目的。2013 年2 月杭州江干法院判決一起聚眾淫亂案件,一男子通過QQ 或手機聯系上5 -6 個男同性戀者,一起開房吸食冰毒后淫亂,該男子因組織聚眾淫亂被判處有期徒刑6 個月[22]。2011 年2 月哈爾濱警方破獲一起聚眾淫亂案件,一個孫姓男子通過朋友介紹聯系上多個賣淫女到家中,又邀請了幾個朋友,一起吸毒后淫亂,后因一賣淫女吸毒過量產生幻覺跳樓自殺而案發[23]。四是尋求刺激。青少年是吸食新型毒品的主要群體,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大都是為了尋求刺激。五是為減肥。聽信冰毒等毒品可以使人消瘦,于是一些人用吸食冰毒來減肥,結果上癮。2013 年7 月浙江省溫州市洞頭警方抓獲了兩名“為了減肥而吸毒”的90 后女子。2013 年11 月呼和浩特開發區警方查處一起吸毒案件,90 后女孩也是為了減肥而吸食冰毒成癮,結果被強制戒毒2年[24]。六是為了給聚會助興。近年來一些地方均查獲過生日請人吸毒助興的聚眾吸毒案件。2006年6 月,北京豐臺警方在一俱樂部包廂內破獲一起聚眾吸毒案件,抓獲吸毒人員18 名。一女子過生日請老鄉聚會,一個老鄉拿出冰毒和搖頭丸請大家嘗嘗助助興[25]。2006 年6 月西安蓮湖警方在一娛樂場所“總統套房”內一舉抓獲35 名吸毒人員,兩名輟學的高中生過生日,請來多名同學聚會,以吸食K粉助興,經尿檢35 人均呈毒品陽性[26]。2010 年3月,安徽合肥警方在廬陽區的一個KTV 包廂內抓獲16 名吸毒人員。一個胡姓個體老板過30 歲生日,請朋友聚會,特地用6000 多元錢購買冰毒,請朋友們邊唱歌邊吸食冰毒助興,參加聚會19 人經尿檢16 人呈陽性[27]。
預防和控制吸毒違法犯罪是我國長期以來維護社會治安穩定的重要措施之一,預防控制吸毒違法犯罪應當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當前應當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正確認識毒品危害首先必須消除“吸毒無害論”的流毒,要認清“吸毒無害論”是打著維護人權的幌子損害人權的實質。人權是相對的,世界上沒有無限的人權,任何人行使個人權利時都不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及他人權利。允許吸毒自由就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及他人利益。受“吸毒無害論”影響對毒品危害性認識不足是相當一些吸毒人員初次吸毒的重要思想原因。吸毒始終以青少年為多見,青少年吸毒除追求刺激及從眾心理等影響外,不知毒品的危害性也是重要原因,所謂無知無畏,真正了解到毒品的危害性,愿意拿健康和生命做賭注去吸毒的畢竟是少數。為此必須強化禁毒宣傳教育,黨委政府應當牽頭做好禁毒宣傳教育,并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到禁毒宣傳教育中來。不少地方青少年禁毒知識往往是依靠社區禁毒宣傳及民警進入中小學校作法制報告時獲取,應當看到這只能是青少年獲取禁毒知識的輔助手段,更重要的是應當將禁毒教育貫穿于國民教育始終,讓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每一個階段都同時接受禁毒教育,進而使青少年能夠充分認識到吸毒的危害。要扭轉媒體只報道吸毒案件的查處過程,只關注明星名人吸毒的片面現象,要加大對吸毒危害性的報道力度,通過鮮活案例讓社會大眾感受到身邊人因吸毒而損害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事實,進而揭露“吸毒無害論”的虛偽,使人們更加深刻認識到“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的重要性。流動人口青少年在禁毒教育中往往容易被忽視,為此應當結合上崗培訓等在開展上崗教育的同時,給包括流動人口青少年在內的人群補上禁毒教育課,用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人和事幫助他們認識吸毒的嚴重危害。隨著全體社會成員對吸毒危害性認識的提高,就會形成全社會抵制毒品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一些地方黨委政府甚至包括司法機關對吸毒在一個地區治安形勢中的作用地位認識不夠,也影響了查禁吸毒積極性,把吸毒看成是個人生活習慣愛好,不報不管,有報也輕管,一定程度上起到縱容吸毒蔓延的作用。為此各級黨委政府尤其是司法機關必須保持清醒認識,必須認識到吸毒不僅僅影響個人身心健康,吸毒現象多少還直接左右一個地方治安形勢。有此清醒認識才能夠始終保持對吸毒的高壓態勢。
嚴打是指對包括吸食毒品在內的毒品違法犯罪堅持露頭就打,實行零容忍。從查禁吸毒而言,堅持嚴打需要修改影響打擊本地戶籍吸毒人員的平安考核辦法,目前以本地戶籍吸毒人員零增長為目標的平安考核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約影響了對包括本地戶籍吸毒人員在內的毒品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甚至成為一些地方袒護毒品違法犯罪的擋箭牌。嚴打要堅持公開與秘密相結合,對容易藏匿吸毒人員的娛樂場所、賓館等要經常性上門檢查,一方面震懾吸毒等違法犯罪,另一方面可以抓獲現行的吸毒人員;同時要堅持情報先導,既要利用現有技術手段充分研判吸毒前科人員的運行軌跡,從中發現有關吸毒的線索,又要發揮特情耳目的作用,提高打擊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嚴管、嚴控就是對包括吸毒在內的毒品違法犯罪源頭管控,嚴管、嚴控就是對易制毒物品的嚴格管理嚴格控制,既可以使吸毒人員無毒可吸,又可以根據易制毒物品流向,追蹤制販毒分子及吸毒人員;嚴管、嚴控包括持證采購、憑證運輸和嚴格保管等,禁毒民警要經常會同社區民警一起到使用易制毒物品企業單位,實地查看是否必須使用易制毒物品,督促使用易制毒物品企業單位健全進出庫登記核實制度,確保易制毒物品沒有被用于制造毒品。嚴管、嚴控還要求嚴格控制易制毒物品及毒品的集散渠道,當前主要是要加強物流、快遞、郵政鐵路公路水路及航空運輸站點的查禁力度,防止運輸夾帶毒品。嚴管、嚴控的一個薄弱環節就是醫療系統的“處方毒品”,既是藥品又容易成癮的藥品使用問題,主要是止痛類和精神類藥品的處方使用。為此要建立“處方毒品”使用的復查復核制度,防止濫用處方毒品成癮。此外要像查酒駕一樣堅持去查毒駕,將查毒駕與查酒駕結合起來,通過查毒駕來查獲吸毒。
毒癮易治,心癮難治,吸毒人員更難的是戒斷心理對毒品的依賴。為此幫助建立社會容納認可環境,斷絕與毒友的聯系,重建社會關系,對吸毒人員戒除心理毒癮很重要。要明確社區幫教的重點是幫助吸毒人員回歸社會,防止毒癮復發。當前社區戒毒幫教體系上貌似健全,但流于形式的多,作用不明顯,甚至列為社區矯正對象的吸毒人員失控多時也找尋不到。為此應當不斷健全和完善禁毒社工制度。目前雖有禁毒社工,但限于待遇低吸引不了高素質人才等原因,禁毒社工缺乏專業知識,無法發揮其社區戒毒的幫教作用。筆者曾建議,“在政法院校設立禁毒社工專業,培養專業禁毒社工,既能拓寬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又能發揮高等教育在社區禁毒中的作用”[28],進而實現培養專門禁毒社工人才,用專業的人解決專業的問題,提升社區禁毒效果。
截至2013 年我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已達247.5 萬,加上隱性吸毒人員,應當說吸毒人群是個相當龐大的群體。這個群體不能任其自生自滅,必須加大禁毒科研的投入,一方面不斷推進吸毒成癮機制研究,另一方面不斷開發出新的替代藥品或技術,通過藥物替代逐漸減少直至消除對毒品的依賴,或者通過手術治療等手段幫助成癮的吸毒人員戒除毒癮。目前美沙酮替代治療有一定的推廣價值,但存在替代面較窄及推廣不力等問題。為此應當通過加大禁毒的科技投入來拓展替代藥物種類和范圍,發揮科技在消除吸毒中的更大作用。
社區和家庭對吸毒養成有關鍵性影響,吸毒人員一般都生長在社區共同體建設乏力的社區及有家無愛的家庭里。大力開展社區共同體建設,通過文化、教育、醫療等服務功能的延伸及豐富多彩的社區文體活動,提升社區共同體的凝聚力,讓廣大居民關心社區建設,積極投身各項社區活動中。隨著社區吸引力的提升,居民群眾業余生活的品質就會改善,居民群眾被毒品吸引的機會就會減少。家庭對個人行為習慣的養成作用更為明顯,家長行為舉止對其他家庭成員有很重要的潛移默化作用。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一個大的社會問題就是對家庭環境氛圍建設處于放任狀態,為此從國家層面應當重視社會基本細胞——家庭的和諧幸福建設,作為最基層的社會組織——社區、村居委員會及鄉鎮街道等其他基層單位應當重視對家庭環境氛圍的影響,盡量創造家庭參與各種社區活動的機會,倡導家庭文明風尚,推動家庭成員間的和諧。家庭和諧,家庭幸福指數的提升,生活在其中的成員沾染毒品概率就會降低。
[1]國家禁毒委.1999 年中國禁毒報告[EB/OL].http//202.202.80.13/default.asp.
[2]羅沙.中國實際吸毒人數超1300 萬[N].京華時報,2014-11 -03.
[3]崔敏.毒品犯罪的發展趨勢及遏制對策[C].中國犯罪學學會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年會論文集,2000.
[4]國家禁毒委.2005 年中國禁毒報告[EB/OL].http//202.202.80.13/default.asp.
[5]國家禁毒委.2009 年中國禁毒報告[EB/OL].http//202.202.80.13/default.asp.
[6]國家禁毒委.2010 年中國禁毒報告[EB/OL].http//202.202.80.13/default.asp.
[7]新華資料.新型毒品[EB/OL].http//news.xinhuannet.com/ziliao/2011 -06/21.
[8]王琳.毒品對人類的危害及防治對策[J].太原科技,1999,(1).
[9]朱國亮等.南京餓死兒童母親救助金吸毒玩樂 孩子吃面包[N].長沙晚報,2013 -9 -19.
[10]百度百科.海洛因嬰兒[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40129.htm.
[11]國家禁毒委.2001 年中國禁毒報告[EB/OL].http//202.202.80.13/default.asp.
[12]國家禁毒委:2000 年中國禁毒報告[EB/OL].http//202.202.80.13/default.asp.
[13]門向東.陜西吸毒人員侵財案件[J].公安理論與實踐,2014,(2).
[14]朱志華.禁毒百問[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2:132,136.
[15]盧國強.歌手謝東涉毒昨晚被抓,毒品檢驗呈陽性[N].京華時報,2007 -5 -27.
[16]徐丹嵐.獨家調查:滿文軍吸毒現場回放,其妻涉供毒[EB/OL].http://yule.sohu.com/20090521/n264084274.shtml.
[17]李楠楠.北京警方:歌手李代沫等8 人因吸毒被抓[EB/OL ].http://shizheng.xilu.com/20140323/1000150001357955.html.
[18]胡才彬.對吸毒被拘留人員的調查分析[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13,(6).
[19]余勇:房事不能滿足女子,引誘丈夫吸毒提高性能力[N].華西都市報,2008 -10 -2.
[20]羅佰文.夫妻愚昧無知吸毒只為性事,寧海邊防近日破獲一案[N].寧波晚報,2013 -5 -3.
[21]關前裕.麻將館里賭徒吸毒提神,十堰警方摧毀跨省吸販毒團伙[N].楚天都市報,2013 -8 -25.
[22]段靜.6 名男子聚眾淫亂,組織者獲刑[N].錢江晚報,2013 -2 -6.
[23]趙磊.吸毒女裸體跳5 樓,警方破獲一起聚眾吸毒淫亂案件[N].哈爾濱日報,2011 -4 -16.
[24]和法堡.吸毒減肥,荒唐[N].北方新報,2013 -11 -19.
[25]劉春江.北京一團伙過生日吸毒助興16 人被拘[N].競報,2006 -6 -13.
[26]高亞平.過生日求刺激請多人吸毒[N].西安晚報,2006-6 -12.
[27]韓震震.過生日請人吸毒助興[N].合肥晚報,2010 -3-15.
[28]張應立.流動人口毒品犯罪實證研究[C].中國犯罪學學會2013 年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