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旗檢察院“三個主動”推動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一是主動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心聲。檢察院派出7個由黨組成員任組長的工作組,深入村屯、社區進行走訪調研,征求意見,明確了群眾對檢察工作的期盼,提高了為民服務的針對性。二是主動依靠群眾,推動立行立改。通過設置群眾監督崗,切實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針對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及時修改完善活動實施方案,有效發揮群眾的能動作用。三是主動服務群眾,踐行為民宗旨。組織全院干警與5個鄉鎮的20名群眾結成一對一、多對一共建對子,幫助困難群眾設計發展規劃,協調解決生產生活難題,尋找致富渠道。(鄂倫春旗檢察院 朱愷)
烏審旗婦聯開展“一把手”講黨課活動。黨支部書記以“認真學習黨章 嚴格遵守黨章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黨員”為主題,從理論講解到案例評析,告誡人們廉潔自律,守住原則和底線,抵制一切誘惑;提高覺悟,正視黨風廉政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解決“四風” 問題為行動指南,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務實為民、勤廉辦事,打造群眾信任和滿意的廉潔機關。
(烏審旗婦聯 張慶玲)
呼倫貝爾市呼倫街道辦事處把學習教育征求意見環節抓緊抓實。他們將聽取群眾意見貫穿始終,從“聽、問、議”三個方面廣泛開辟渠道,利用電話、征求意見箱、黨建微信平臺、微博和電子郵箱征求群眾意見,并進行核實、處置、反饋,將群眾的意見當鏡子,將群眾的期待作為努力方向,讓廣大群眾全程參與教育實踐活動。
(呼倫貝爾市呼倫街道辦事處 樊昕昕)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通過“三個加強”做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一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抓好以黨組織書記、專職黨務工作者、黨建指導員為重點的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二是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抓好問題整改。采取多種形式對黨員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和科技文化知識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幫助黨員增強黨性和組織紀律性。健全組織生活制度,創新組織生活內容和方式方法,增強組織生活的吸引力,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公條件。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委組織部供稿)
包頭市東河區北梁抽調干部“三入戶、三回訪”走群眾路線做服務先鋒。“三入戶”:一是入戶宣講政策。抽調干部挨家挨戶深入居民家中,耐心解答《征收補償方案》中有關貨幣補償、產權調換、住房保障等政策,讓群眾政策清、情況明、心底亮。二是入戶幫辦手續。包戶干部幫居民簽協議、辦手續、搬新家,提供一條龍服務。三是入戶解決困難。他們竭盡所能地幫助搬遷群眾解決就業創業、租房、子女入學、就醫等問題。“三回訪”:一是回訪老弱病殘、家庭困難居民。及時了解他們生活狀況和存在的困難。二是回訪信訪戶。反饋處理結果,幫助理順情緒,確保相關信訪問題不反復。三是回訪黨員、居民代表。征求他們對新區建設和發展的意見建議,加強居民自治組織建設。
(包頭市東河區委組織部 張洋)
正藍旗破解社區人才匱乏難題。采取將鎮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下派到社區,返聘經驗豐富、善于做群眾工作的科級退休干部到社區任職,從社區服務志愿者中招錄社區工作人員等途徑,進一步加強社區工作力量。并通過每年舉辦業務培訓班,提升社區干部服務群眾能力。
(正藍旗委組織部供稿)
鄂托克前旗上海廟鎮“三舉措”打造服務型黨組織。一是建立旗、鎮、村三級長效服務機制。從政策宣傳、扶貧幫困、化解矛盾、信息收集等方面不斷深化城鄉統籌工作成果。同時,通過健全領導體系、規范服務流程力促城鄉組織凝成合力。二是創新載體拓寬服務渠道。通過下發民情聯系卡,公開機關干部姓名、職務、聯系方式及服務內容,讓群眾能夠第一時間找到“好幫手”,加快群眾辦事效率。三是抓落實注重服務實效。要求二級站所制定服務基層工作臺賬,詳細記錄服務基層各項事宜,定期進行檢查,將檢查結果納入年終考核范疇。
(鄂托克前旗委組織部 紀曉霞 劉麗)
五原縣上報“社情民意交辦單”為居民辦實事。建立民情日記制度,網格管理員詳細了解并記錄社區安全隱患、群眾訴求和社情民意,凡群眾反映的問題,社區能解決的解決,解決不了則以“社情民意交辦單”的形式逐級上報,直至縣委政府督查室,由督查室督促有關部門限期辦結,并跟蹤反饋辦理結果。截至目前,全縣12個社區已調解矛盾糾紛152起,幫扶困難群眾265人,為居民辦理巷道整修、社區綠化等公共服務75件。
(五原縣委組織部供稿)
商都縣推行以“五到、四清、三活”為主要內容的“五四三”社區網格化管理。要求網格管理服務團隊經常走訪到家、各類意見聽到家、建立感情心到家、細致工作做到家、好事實事辦到家;做到家庭情況清、人員類別清、區域設施清、矛盾隱患清;切實成為本網格的“活戶籍、活檔案、活地圖”。此項工作開展以來,全縣建立家庭臺賬100多本,繪制網格平面示意圖80余幅,征集群眾意見2300余條,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190余件。
(商都縣委組織部供稿)
伊金霍洛旗打造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創業就業工程”,他們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可為近3年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提供56個創業孵化場所。創業孵化園項目啟動以來,共吸引59名大學生報名申請入園,其中47名大學生通過資格審核。就業局組織社會各界創業成功人士以及各就業相關部門人員組成創業指導評審團,對創業項目進行評審,確定39個風險小、投資少、易操作、收益平穩,且符合伊旗發展的項目入園,有效緩解了部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創業難問題。
(伊金霍洛旗委組織部供稿)
土右旗創新考評辦法,著力加強到村掛職“第一書記”管理工作。旗委組織部要求選派的“第一書記”到村伊始就制定任期目標,并對目標任務進行分解細化,簽訂《任期目標責任書》。建立工作實績臺賬,全面掌握他們履職踐諾情況。“第一書記”每月上報個人《工作紀實》,并在村務公開欄上公示,征求黨員、群眾代表意見,經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共同簽字后,方可上報旗委組織部入檔。組織部門進行實地督查,設立監督電話和舉報郵箱,接受群眾監督和評議,再根據考評實績獎優罰庸。
(土右旗委組織部 程忠)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制定《關于加強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通過競爭上崗新選任40名社區黨組織書記,有效提升社區軟實力。加大社區專職黨務工作者選拔培養力度,讓真正熱愛社區工作的人才充實到社區工作者隊伍,通過組織培訓、以會代訓、現場觀摩、掛職鍛煉等途徑,不斷提高社區工作者的綜合素質。積極探索建立符合實際、易于操作的社區工作者薪酬、晉升、獎懲等制度,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同時,積極發展各專業協會和社區志愿者組織,不斷營造服務社區的良好風尚。
(烏蘭察布市委組織部供稿)
克什克騰旗打造“樓院黨支部”服務陣地。結合樓院黨員的年齡結構、文化程度,合理設置樓院黨支部,分類匯總建立檔案。目前,已成立樓院黨支部64個,挑選349名熱心為居民辦事、黨務工作能力強的離退休黨員任黨支部成員,并成立8支“紅袖章”義務巡邏隊,對樓區環境衛生、治安狀況等進行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到居委會。
(克什克騰旗委組織部供稿)
阿榮旗音河鄉開展以“群眾意見建議、群眾生活狀態、群眾滿意程度”為鏡子的照鏡子活動。在征求意見現場,鄉黨委負責人對黨員群眾提出的生產生活難題進行答復,提出的“四風”問題給出整改時限。活動共征集意見58條,全部給予答復。同時,鄉黨委設立反映意見電話、郵箱、信箱,為黨員群眾反映問題提供便利條件。
(阿榮旗音河鄉黨委 韓曉波 吳相奇)
(本欄編輯/麥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