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
權力異化尤其是家族化,已經成為各方憂心的重要問題
68.8%受訪者認為權力異化程度嚴重
在“您是否認同存在著權力部門化、個人化、家族化等權力異化現象”問題調查中,60.7%受訪者選擇“非常認同”,16.5%選擇“比較認同”,11.2%選擇“不太認同”,11.6%選擇“不認同”。合計77.2%受訪者認同當前存在著權力異化現象,這充分說明了權力異化現象已經成為各方憂心的重要問題。
不僅如此,在“當前權力部門化、個人化、家族化現象嚴重程度”問題上,57.8%受訪者選擇“非常嚴重”,11.0%選擇“比較嚴重”,18.2%選擇“不太嚴重”,13.0%受訪者選擇“不嚴重”。綜合來看,68.8%受訪者認為權力異化程度嚴重。不少受訪者都表示,本姓“公”的權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異化為干部的“私權”,成為干部為個人、家族謀利的工具。
當前權力異化有著一條清晰的鏈條,包含著如下三個向度的異化:公共權力部門化。一些行政執法部門權力行為有著強烈的利益導向性,他們或者借執法之名行保護違法之實,或者挖空心思設租,以非法利益供養執法隊伍。
部門權力個人化。在某些領導干部眼里,“權”已幻化為“錢”,于是在權力變異為部門化之后,他們還會絞盡腦汁把權力異化為滿足一己之私利的工具。
個人權力家族化。有受訪者談到,領導干部畢竟是公職人員,在尋租腐敗上,往往會有諸多“不便之處”,于是他們就會“全家總動員”,通過內外家族勾結,謀取私利。
對于上述所列的權力三個向度的異化,哪個危害程度更嚴重呢?調查結果顯示,56.0%受訪者選擇“家族化,個人權力演變為領導親屬、身邊人的不當得利”,28.7%選擇“個人化,部門權力演變為個人私利”,13.4%選擇“部門化,權力演變為部門利益”,1.9%選擇“其他”。由此可見,半數以上受訪者認為權力家族化危害程度更嚴重。
房地產領域、組織人事方面的權力異化更為突出
64.7%的受訪者認為基層搞“裙帶關系”現象普遍
在“權力個人化(或家族化)、部門化現象在哪些領域更為突出”調查上,60.7%受訪者選擇“土地工程項目、房地產領域”,55.3%選擇“組織人事方面”,其他各項得票率分別為“公檢法系統”(38.6%)、“礦產資源領域”(31.6%)、“醫療、藥監領域” (24.3%)、“教育、養老等民生領域”(18.6%)、其他(11.6%)。房地產領域、組織人事方面位列權力異化最為突出的前兩個領域。
縣一級權力異化更為嚴重,最應整治“官商勾結,權錢交易”
88.9%選擇“官商勾結,權錢交易”最應整治
在“您認為權力個人化(或家族化)、部門化現象在哪些層級更為嚴重”問題調查上,50.6%受訪者選擇“縣一級”,20.1%選擇“鄉鎮一級”,19.8%選擇 “中央各部委一級”,6.8%選擇“省市一級”,2.7%選擇“其他”。“縣一級”得票率過半而位居首位,充分說明了縣級權力異化更為嚴重。
在“最應該整治的權力異化現象”問題上,“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得票率88.9%)、“欺上瞞下,弄虛作假”(74.8%)、“拉幫結派,結黨營私”(70.9%)、“任人唯親,封妻蔭子”(69.3%)、“唯上是從,形式主義”(65.3%)、“脫離群眾,官僚主義”(62.1%)、“獨斷專行,盲目決策”(59.2%)、“庸碌無為,失職瀆職”(54.6%),每項得票均超過了五成。這說明,上述權力異化的現象,都應成為黨紀國法整治的對象。其中,“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得票率遙遙領先,說明公眾對這一權力異化現象尤為憤慨。
深化改革、強化監督、加大問責構成治理權力異化的“鐵三角”
四成多公眾認為中央從嚴治吏對矯治權力異化的效果好
公權力的異化行為,是我們時代的一顆“毒瘤”。中央推出了系列整治官風的舉措,對于矯正權力異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百姓如何看待當前中央從嚴治吏對矯治權力異化的效果呢?調查顯示,17.1%受訪者選擇“非常好”,24.0%選擇“較好”,40.5%選擇“一般”,12.0%選擇“不太好”,6.4%選擇“說不清楚”。四成多公眾認為效果好,四成多認為效果一般,一成多認為不太好,這說明中央仍需加大力度,治理權力異化現象。
在“治理權力異化的關鍵舉措”問題上,68.7%受訪者選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67.2%選擇“強化監督,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66.2%選擇“加大問責,給權力帶上‘緊箍咒”,53.4%選擇“實行官員財產公開化”,53.2%選擇“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深化改革、強化監督、加大問責列前三位,實際上改革、監督、問責也構成治理權力異化的“鐵三角”。
(摘自《人民論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