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朋
1797年,連任兩屆總統的華盛頓決意歸隱田園。他在告別演說中批評美國的黨派紛爭,強調權力制衡的必須,最后向全體美國公民提出了一個“老朋友的忠告”:“警惕偽裝的愛國主義的欺詐行為?!?/p>
二百多年后的今天,重溫華盛頓的忠告,我真佩服他的先見之明!因為,以愛國主義搞欺詐、忽悠民眾,進而達成其不可告人的企圖,已經成為當今許多政客、政黨的慣用手法。
就拿美國而論,十余年前“9·11”事件發生之后,美國國會和小布什政府立即啟動并實施了“愛國者法案”。在愛國主義、保護公民生命安全的旗號下,美國拉開了對外“反恐”戰爭的大幕,先后出兵阿富汗、伊拉克,推倒了塔利班和薩達姆政權。但兩場“反恐”戰爭,耗費了美國上萬億美元,數千軍人傷亡,既沒給阿富汗、伊拉克帶來安全穩定,也沒有使美國人獲得多少安全感,竟然落得個“越反越恐”的尷尬局面。愛國主義就這樣被欺詐利用,成了美國政客對外擴張、搞全球霸權主義的工具。
問題還不止于此。誠如華盛頓告別演說揭示的,“不管建成何種形式的政府,都會產生一種地道的專制?!边@是人性的缺陷所致,即人類心靈中始終存在著“對權力的迷戀及濫用權力的癖好”。權力具有天然的擴張沖動,如不加以節制、約束,它就會反過來損害、侵犯公民的自由權利。對人性、權力洞若觀火的華盛頓,之所以要提出“老朋友的忠告”,其目的就在提醒全體美國公民:警惕權力者玩弄愛國欺詐,禍害美國民眾。
華盛頓不幸言中了?!把由炝丝植乐髁x的定義”的“愛國者法案”,使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權力迅速膨脹,它“有權搜索電話、電子郵件通信記錄”了。表面則宣稱,這是對內“反恐”的需要,以便從中偵查恐怖分子的活動蹤跡。公民的通信自由、個人隱私等基本人權,被政府以愛國的名義傷害,政府從信息上把人民監控起來了。雖然挺“反恐”者心甘情愿,“如果意味著放棄公民自由,允許普遍的秘密調查,也應當接受下來”;但一些民權人士仍對“愛國者法案”憂心忡忡,認為它構成“對民主自由的直接傷害”。
華盛頓的忠告告訴我們,對政府和權力是不宜過度信賴的,必須時時提防它濫權作惡。狹隘盲目的愛國情感沖動,并不是理性的愛國主義。每個公民都有義務和責任擔當起監督政府、保衛自由、維護正義的使命!華盛頓的偉大,不只在他領導美國人民贏得獨立戰爭、開創民主自由的新政體,而且在他對權力的專制傾向保持高度警覺,以及對公民權利的精誠保衛?!拔逶禄ㄌ柟s”的公民自治精神,在他的身上熠熠生輝。
(摘自《雜文月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