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丹
長春財經學院
物流被稱之為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物流管理已經成為企業提升競爭能力,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量快速增長,物流管理專業也成為各高校的熱門專業。但物流管理專業建設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提升教學的實踐性,培養面向就業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是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發展的重要方向。
1、實踐性課程設置不足。
物流管理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考察物流的各項職能活動,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信息管理,全部應與實踐密切結合。社會需求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也應具備動手能力強,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特點。但目前各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體系設置不夠合理,實踐教學環節偏少,物流實務操作課程設置不足。教學過程中,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側重于理論知識講授,實務操作內容較少涉及,理論課與實務操作課數量比例失衡。這與物流管理實踐性強的特點相悖,無法滿足社會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教學與就業相脫節。
2、實踐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形式仍以舊式的課堂教學為主,側重理論知識講授。教師講、學生聽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形式,多媒體觀看圖片及視頻是實踐教學的主要手段。實驗室建設多以物流教學軟件為主,但軟件模擬的物流工作環境無法與企業實際運行環境相比,綜合性、可操作性都與企業實際工作相距甚遠。
3、師資力量薄弱
物流管理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從事物流教學的老師需要具備系統的物流管理專業知識。但目前物流管理專業任課教師,有一部分是從企業管理、經濟等專業過渡,轉而進入物流管理專業教師隊伍的。在物流專業知識方面,缺乏全面性、系統性,更無法與實踐相結合。另外,還有一部分專業教師是從大學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任教,理論知識儲備足夠,但缺乏實踐經驗,沒有真正從事過企業物流或物流企業的實務工作。這種從學校到學校的經歷,自然也無法很好地指導學生面向就業,提高專業實踐性。
4、考評體系不科學
目前大多數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考評,基本以教師為主體,試卷考核理論知識,加平時成績的做法。這種考核方式側重對理論知識的考察,未體現對學生實踐能力、實務操作水平的評價,自然也就無法提升學生對實踐操作能力的重視。
1、完善課程體系設置,增加實務課比重
調整過于寬泛的課程體系,以就業為導向,與企業相結合,了解企業用人條件,設置科學合理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圍繞職業行動能力,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某種具體業務,提升專業實踐水平,設置專業性與優越性突出,實踐性與就業性為主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做到上崗即適應,就業即勝任。
2、加強實驗室建設,提高“軟、硬”件條件
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性要求較高,配套的專業實驗室建設相對于其他管理類專業,資金投入量超出許多。因此,很多高校的實驗室建設規模不足,針對倉儲、運輸、裝卸搬運、配送等硬件設施的投入,絕大多數難以滿足實踐性教學的需要。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必須要有充足經費的支持。另外,學校可以將實驗室面向社會,在滿足本學校學生實驗教學要求外,還可以開放對社會企業也單位的物流職業技能培訓,減少物流實驗室建設的成本消耗,建成軟硬件都符合實踐需要的物流專業實驗室。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
為彌補專業教師理論知識不系統,實踐經驗不充足的缺陷,可聘請企業內的高水平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到高校擔任兼職教師,為學生介紹物流工作實踐經驗。派遣教師到其他高校交換學習,促進理論交流,提升業務能力。派遣教師到企業中掛職鍛煉或兼職,參加社會實踐,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完善師資隊伍建設,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從理論型向雙師型轉變。
4、校企聯合,建立實習實訓基地
提高學生面向就業的實踐能力,應校企聯合,建立實習實訓基地。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要避免流于形式,以參觀為主,與企業實踐脫節,無法完成培養目標。另外,企業畢竟以經營為主,接收學生實習,難免會影響企業正常工作秩序。并且由于學生實習實訓時間有限,難以連貫的參與到企業工作當中來,所以許多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屬于虛有其名。學校應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走產學結合的道路,對企業按“訂單”輸送學生。與實習實訓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按需為企業培養人才,提高企業參與學校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形成企業與學校聯動,實習與就業結合的培訓模式。
5、建立科學考評體系,全面考核學生素質
目前大多數學校都是以教師為主體,試卷考核課程理論知識的評價體系。只重理論知識的考核,忽視了對實踐水平和實務操作能力的衡量,做法片面,未能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未能給學生形成實踐能力學習的壓力和動力。應形成教師、企業人員共同參與,試卷與實踐操作并行的科學考評體系。可以引入考察、工作報告、項目操作、實踐分析等多種考試方式,增加平時考核在課程成績中的比重,增加實務操作課程的實踐性考核。
6、鼓勵參加物流從業資格考試,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考試成績與相關資格證書,目前仍是企業招聘應屆畢業生時,最為主要的一個評判條件。應鼓勵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在通過學校課程考試的同時,積極參加物流行業從業資格證書的考試。并在學校授課過程中,教材的選取與課程內容的設置上,向有關資格證書考試的要求傾斜。也可以將資格證考試與學校課程考試成績相掛鉤,以資格證考試成績換取相應學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1]劉小更.基于就業導向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創新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3(12)
[2]李開.淺析面向就業的物流管理專業建設[J].成功(教育).2010(8)
[3]李柏勛.基于社會滿意度的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路徑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1)
[4]譚俊華,李詩珍.對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24)
[5]王海燕.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創新體系研究[J].物流技術.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