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軍養,王燕萍,朱燕君,姚彩君
(1.舟山醫院定海院區,浙江舟山 316000;2.舟山市婦幼保健院蓬萊社區服務中心,浙江舟山 316000)
連續(延續)性護理是指通過一定的計劃,確保患者在不同健康照護場所和同一健康照護場所不同層次之間受到同質的連續性和協作性照護服務,為患者制定出院計劃、轉診服務,提供出院后的隨訪和指導,旨在為患者及其家屬轉換到下一角色做準備,維護患者健康[1]。近年來,連續性護理模式越來越受到護理人員的重視,在基層醫院對患者的連續性護理干預方式有家訪、電話隨訪、護理專家門診、患友小型聯誼會等。網絡教育仍實屬較時尚范疇,為了探討其應用的效果,本院兒科在2012年初建立“哮喘之家”QQ 群[2-4]平臺和論壇,并將其應用于支氣管哮喘患兒連續性護理中,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納入標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兒科就診住院后出院的緩解期哮喘患兒,符合兒童哮喘診斷和分期的標準[5];年齡2~5歲;家長知情同意,每例患兒有1名家長為主要照護人。排除標準:危重、急性期及間歇期等病情不穩患兒;全身多器官功能不全患兒;家長不熟悉上網的基本操作知識、家庭不具備上網條件;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符合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的患兒60例,按隨機數字表分為A 組和B 組各30例。A 組患兒:男20 例、女10 例,年齡2.2~4.5 歲,平 均3.2歲,病程6~24月;A 組家長:男2人、女28人,年齡20~36歲,平均28.5歲,文化程度中專5人、大專14人、本科10人、研究生1人。B組患兒:男14例 女l6例年齡2~5歲 平均3.4歲 病程4~24月;B組家長:男1人、女29人,年齡21~38歲,平均29.8歲,文化程度中專4人、大專11人、本科14人、在讀研究生1人。兩組患兒和家長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連續性護理方法
1.2.1 出院前建檔及告知 兩組患兒均建檔,內容包括患兒姓名、性別、年齡、疾病診斷、發病次數、住院天數、出院時的療效評價,照護人聯系電話,哮喘患兒就診情況表,以方便出院后課題組人員的隨訪和查閱檔案。出院當天告知兩組家長按時復診的必要性及參與連續護理干預的重要性,告知來院復診次數和時間。
1.2.2 出院后的護理方法 出院后連續性護理干預6個月。
1.2.2.1 A 組 采用電話隨訪。出院后每周(周日晚上19∶00~21∶00)課題組1名成員對患兒家長進行1次電話隨訪,每次電話溝通時間不等,內容包括患兒目前健康狀況、遵醫用藥情況、日常護理干預措施落實情況及家長的疑問等。
1.2.2.2 B組 采用QQ 群平臺實施干預。建立“哮喘之家”QQ 群,定期上傳哮喘相關的知識點和健康宣教內容,包括哮喘高危因素、避免過敏原的接觸、發作癥狀的識別和應急處理流程、遵醫囑用藥、哮喘日常護理干預措施、哮喘藥物知識(藥物名稱、作用機制、用法、劑量、禁忌等)、哮喘控制目標、峰流速儀的使用視頻及呼吸科醫生授課的相關視頻等。患兒出院時告知家長“哮喘之家”QQ群名稱 并囑咐其加入QQ 群 按照自己情況可以隨時登錄QQ 群查看相關內容,與群內的伙伴溝通交流,對有特殊需要可行即時留言。課題組1名成員每周一到周六(晚上20∶00~21∶00)在線,主動詢問每位家長患兒目前健康情況、遵醫用藥、日常護理干預措施落實情況,并解答和指導家長的咨詢。
1.3 評價方法 兩組患兒均在出院第1、3、6月按期來院門診復診,1 名醫生免費為患兒檢查肺功能,1名護理人員調查記錄家長對科室所做工作的服務滿意度、哮喘知識的掌握、用藥依從性和哮喘控制測試(C-ACT)問卷[6-7]。哮喘知識掌握程度評價,分為完全掌握、部分掌握、完全沒掌握3級。用藥依從性評價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完全不依從3 級。C-ACT 問卷按照《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與指南》(2008)[8]中的哮喘控制測試內容進行,總分27 分,完全控制≥25 分,部分控制20~24分,完全未控制≤19分。所有問卷當場收回,及時核查填寫不清的項目。每次問卷發出60份,回收60份,回收有效率100%。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x2CHM檢驗。
2.1 兩組患兒家長對科室服務滿意度測評 出院第1、3、6月,兩組患兒家長對科室服務滿意度均為100%。
2.2 兩組患兒家長哮喘知識掌握程度 見表1。
2.3 兩組患兒用藥依從性 見表2。
2.4 兩組患兒C-ACT 情況 見表3。

表1 兩組患兒家長哮喘知識掌握程度 人

表2 兩組患兒用藥依從性 例

表3 兩組患兒C-ACT情況 例
3.1 實施連續性護理干預的意義 有效性、連續性和完整性的健康教育使患兒及家長能預先明確需掌握的疾病相關知識和技巧,提高遵醫行為,增進自我護理能力,促進康復[9]。以健康教育為需求的連續性護理干預在各種慢性病、老年病、腫瘤等領域內猶顯突出。哮喘是一種慢性反復發作的疾病,做好哮喘的教育管理是預防復發的關健所在,而對哮喘的教育管理其實質指的就是一種連續性的護理干預,有調查顯示影響哮喘患兒緩解期遵醫行為的主要因素是家長認識問題[10]。因此,對哮喘患兒做好連續性護理干預非常重要。
3.2 連續性護理干預應用電話隨訪的不足 基于目前大多數醫院對支氣管哮喘患兒出院后的連續性護理干預主要形式仍是電話隨訪,因為電話隨訪簡單易行,幾乎可以覆蓋所有患兒及家長,幫助醫院和患兒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橋梁,但局限的是與患兒的溝通受時間和費用的限制,只能一對一交談,電話中的健康宣教一般都是長話短說不能面面俱到,有時因患兒家長工作或其他原因電話無人接聽,要真正實現100%的電話隨訪通暢有一定難度。本研究顯示,兩組患兒家長對哮喘相關知識掌握程度、用藥依從性、患兒C-ACT 情況在出院第1個月內無明顯差異,第3個月和第6個月電話隨訪干預效果降低,原因可能為出院第1個月內患兒處于臨床治愈階段,加上住院期間護士的宣教、醫生的囑咐仍產生短期效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家長思想上放松,尤其是對哮喘發作誘因不再作為接受的敏感期。
3.3 連續性護理干預應用QQ 群平臺的優勢 本研究將QQ 群應用在支氣管哮喘兒童連續性護理干預中,從表1 和表2 發現B 組患兒家長遠期對哮喘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較A 組家長好,患兒用藥依從性高;從表3可見,B 組患兒哮喘控制程度較A 組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QQ 群平臺滿足了患兒及家長對信息多層次、多角度的需求,教育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只要會上網操作,在專業人員不在線的情況下也能有選擇地對相關信息進行反復學習,文字、語音、圖片、視頻具體又形象更容易掌握,群內的其他家長交流心得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加上與專業人員的定時解答與互動,消除了在治療過程中長期用藥可能對患兒造成不安全影響的擔憂,符合現代父母親求知途徑的一種方式,使連續護理干預持續、有效。另外,本研究也顯示兩組研究對象對科室服務滿意度的測評均是一致的,說明這兩種方式作為連續性護理干預的模式均有效服務于患兒。
[1]劉敏杰,葉贅,張蘭鳳.基于內容分析法對延續性護理定義的基本元素解析[J].護理學雜志,2013,28(3):76.
[2]晏艷,林鳳英,簡建靖.QQ 群平臺在孕婦孕期管理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2,19(6B):33-34.
[3]覃發香,左滿花.QQ 群平臺在供應室實習護生職業素質培養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4):478-750.
[4]張京慧,李靖宇,胡僭蘋,等.肺癌出院患者QQ 群隨訪模式的建立與評價[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34):106-108.
[5]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45-754.
[6]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和管理方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31(3):177—185.
[7]馬春艷,王鑫,張亞京,等.兒童哮喘控制測試及哮喘患兒生命質量量表在支氣管哮喘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25(16):1233—1235.
[8]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2008年修訂).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45-746.
[9]莊麗萍,戴文英.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0,9(5):451.
[10]王燕萍,王素萍,朱燕君.哮喘緩解期患兒遵醫行為的影響因素調查及對策[J].護理與康復,2009,8(11):9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