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家明,賈云華,楊 芳,韓海英,鐘沈菁
(1.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杭州 310015;2.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浙江杭州 310036)
職業認同是指職業人對所從事的職業目標、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做出積極感知和正面的評價[1]。本科護生的職業認同是本科護生對護理職業的認知、情感和評價,是專業學習、職業穩定的基礎。學校教育是本科護生職業認同形成的重要場所,對本科護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職業穩定及降低護士的離職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2]。為了解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職業認同感的差異,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筆者對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進行職業認同感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選取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香港大學護理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護理系、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的在校本科護生507人作為調查對象,其中杭州289人、香港218人;女446人,男61人;一年級116人,二年級250人,三年級105人,四年級36人。
1.2 調查
1.2.1 調查工具 根據劉玲等[3]研制的護士職業認同評定量表,參考國內外護士職業認同相關的研究文獻[4-6],自行設計包括一般資料及職業認知、職業意識、職業心態3個維度32條目的本科護生職業認同感調查問卷。一般資料包括地區、報考志愿、專業選擇動機等5條目;職業認知包括護理專業內涵、護理任務、護理價值、護理專業發展趨勢等7條目;職業意識包括擇業意識、學習意識、創新意識、競爭意識等12條目;職業心態包括學習興趣、職業幸福感、職業滿意度、職業規劃等13條目。除一般資料外,其余3 個維度每條目均采用5級評分,非常符合為5分,比較符合為4分,一般符合為3分,較不符合為2分,非常不符合為1分。調查內容效度(CVI)檢驗結果為0.96,內部一致性檢驗Cronbach’sα系數為0.755,重測信度為0.820,說明本測評工具結構合理。
1.2.2 調查方法 由筆者負責對兩地本科護生進行問卷調查,香港本科護生問卷由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選派赴香港學習交流的二年級、三年級護生負責分發。問卷采用不記名、自行填寫方法,共發放問卷526份,回收507份,有效問卷507份,有效回收率96.5%。
1.3 統計學方法 所獲數據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統計描述用百分比和(±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F 檢驗。
2.1 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的一般資料 見表1、表2。

表1 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報考志愿情況

表2 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專業選擇背景
2.2 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職業認同感比較 見表3。
表3 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職業認同感比較(±s,分)

表3 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職業認同感比較(±s,分)
地區 人數 職業認知 職業意識 職業心態 總職業認同香港 218 76.63±7.84 74.51±9.91 73.33±8.68 224.36±21.82杭州 289 59.91±9.42 55.49±9.72 52.42±8.99 164.63±24.21 t值 28.61 30.63 36.35 56.93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3 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報考不同志愿的職業認同感比較 見表4。
表4 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報考不同志愿的職業認同感比較(±s,分)

表4 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報考不同志愿的職業認同感比較(±s,分)
志 愿職業認知香港 杭州職業意識香港 杭州職業心態香港 杭州第1志愿 79.08±5.84 63.00±7.41 77.66±6.85 61.03± 7.03 77.05±6.73 58.05± 6.14第2志愿 78.35±5.96 58.76±7.57 75.71±7.02 58.79± 7.16 74.72±7.12 55.35± 7.24第3志愿 75.15±5.6 58.39±7.62 74.00±6.71 55.33± 7.27 73.13±6.77 52.28± 6.35第4志愿 73.10±6.31 58.00±9.41 73.16±7.57 52.49±11.03 71.79±7.26 50.07±10.23其他志愿 74.13±6.04 57.01±7.53 71.37±6.86 50.26± 7.16 69.89±8.73 49.37± 6.12 F 值 86.49 101.16 146.21 P 值 <0.000 <0.000 <0.000
2.4 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不同專業選擇背景的職業認同感比較 見表5。
表5 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不同專業選擇背景的職業認同感比較(±s,分)

表5 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不同專業選擇背景的職業認同感比較(±s,分)
專業選擇背景職業認知香港 杭州職業意識香港 杭州職業心態香港 杭州父 母 旨 意 73.08±5.84 54.00±8.43 71.00±6.84 53.96±8.06 71.00±7.63 49.05±8.24容 易 就 業 74.35±5.96 53.95±8.42 74.11±6.98 54.00±8.05 73.13±6.84 49.35±8.14熱愛該專業 80.15±7.11 66.39±7.44 78.94±6.83 62.20±7.04 77.93±6.73 58.28±6.13有發展前景 78.14±6.01 62.00±5.41 76.11±7.04 60.36±9.21 73.71±6.89 55.07±8.37其 他 76.14±5.98 57.79±7.58 70.37±6.86 49.22±7.21 70.89±8.76 50.37±6.14 F 值 87.51 103.16 144.22 P 值 <0.000 <0.000 <0.000
3.1 香港和杭州兩地本科護生職業認同感差異性分析
3.1.1 兩地護生報考志愿的差異 報考志愿(專業選擇)是護生在充分認識專業或在外界因素影響下對自己未來職業發展作出的決策,是護生對護理職業認同的一種表達形式,也是護生專業學習及職業穩定的基礎[7]。表1顯示,兩地護生的報考志愿存在明顯差異,香港護生第1~4志愿率為93.1%,其中第1 志愿率為67.4%,其他志愿占6.9%;杭州護生第1~4志愿率為79.9%,其中第1志愿率為18.3%,其他志愿占20.1%(其他志愿主要是被專業調劑而修讀護理專業)。統計分析顯示志愿越強烈其職業認同感越高,而職業認同感是職業穩定的基礎,因此,香港本科護生職業認同感及職業穩定性高于杭州本科護生。表2顯示,兩地護生的專業選擇背景存在明顯差異,香港護生的志愿填報主要出于自己對專業喜愛,說明護生有較高的職業幸福感;杭州護生志愿填報主要出于容易就業,說明護生有較高的就業幸福感。而另一面,杭州本科護生第1志愿率相對較低,專業調劑生比例相對較高,因此,導致本科護生職業認同感及職業穩定性相對偏低,學習動力不及香港本科護生,如果學校不加以專業引導及職業素養的培育,潛在影響畢業后的職業穩定性[8]。
3.1.2 兩地護生職業認同感的差異 職業認同不僅是護生自己及社會對護理職業的評價,更是對職業認知、職業意識、職業心態的充分體現,對提高職業穩定性起到積極作用[9]。表3、表4及表5顯示,兩地本科護生的職業認知、職業意識、職業心態3個維度均存在明顯的差異,表3顯示香港本科護生的職業認同感高于杭州本科護生,表4顯示志愿越強烈其職業認同感越高,表5顯示熱愛護理專業程度越高和認為專業具有發展前景的護生,其職業認同感越高。
3.2 啟 迪
3.2.1 早期進行職業素養培育提升護生的職業認同感 “90后”本科護生是未來國內較高水平的一個大群體,也是提高人力資本存量的群體[10],其職業滿意度及職業認同感對日后職業穩定、離職率的降低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調查資料顯示,內地高校本科護生入學第1志愿率低,對職業幸福感指數不高,因此,早期開展職業素養培育,幫助護生提高職業滿意度和職業認同感顯得十分重要。在職業素養培育方法上,香港以培育護生的社會責任感、專業認同感為理念,在本科護生入校時就進行護理專業內涵、專業價值、專業社會使命感等職業素養培育,以不斷提升護生的職業認同感,激發護生的學習熱情[11]。內地近10年護理教育發展迅速,在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大膽改革,本科護生的自然學科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但是,在社會責任感、專業認同感等職業素養培育缺少深層研究與實踐,這將影響護生畢業后的職業穩定性[12]。因此,可以借鑒香港高校的教學經驗,護生入校時開設系列專業導論課程的教學,深入細致講解護理的內涵、護理專業定位、護理專業任務、護理專業價值體現、護理對人類健康的貢獻、護理專業發展前景等,特別采用案例教學,深入講解專業服務價值、專業知識價值、專業技術價值、專業藝術價值,有效提升本科護生的職業價值感、職業使命感及職業信心[13]。
3.2.2 開展多途徑的教學活動提升本科護生職業幸福感 護生的職業幸福感是建立在職業認知、職業意識、職業心態的基礎上,學校是提升本科護生職業幸福感的重要場所。本調查顯示,杭州本科護生的職業認同感明顯低于香港,因此,可以借鑒香港護理高校的經驗,開展本科護生早期與學長的直面交流、護生與資深護理人士的直面交流、護生早期職業規劃設計[14]、護生參與創新研究、護生參與志愿者服務等多途徑的教學活動,通過活動使本科護生形成穩固的職業榮譽感和職業幸福感,從而有利于本科護生未來的專業學習及職業發展。
[1]郝玉芳,劉玲,劉曉虹.在讀本科護生職業認同研究[J].心理科學,2008,31(5):1154-1157.
[2]姚金蘭,葉志弘.護理本科生專業思想穩定性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9):832-834.
[3]劉玲,郝玉芳,劉曉虹.護士職業認同評定量表的研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3):18-20.
[4]Leanne S,Johnson M,Rhonda G,et al.Causal modeling of self-con-cept,job satisfaction,and retention of nur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8,45(10):1449-1459.
[5]王薇,施歡歡,程芳.本科護生專業承諾的研究進展[J].護理與康復,2012,11(8):726-729.
[6]Billie C.Impact of job satisfaction components on intent to leave and turnover for hospital-based nurses: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J].International Jourual of Nursing Studies,2007,44:297-314.
[7]雷雪雪,田迎春,安力彬,等.本科護生填報護理專業志愿情況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研究,2009,23(1):30-31.
[8]諸葛英,施建英,吳麗仙.影響護理隊伍穩定性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與康復,2013,12(6):520-523.
[9]陳杰,路潛,英圣艷,等.護士職業認同感、工作壓力和滿意度及離職意愿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6):43-46.
[10]黃新敏,吳旭紅,黃一嵐.無邊界職業生涯時代大學生就業能力探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2,(1):41-45.
[11]Betty R,Barbara M,Mary VP,et al.Education as a determinant of career reten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registered nurses[J].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005,27(2):185-192.
[12]王建榮,張黎明,黃熾森,等.性格特質和職業興趣對護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10):771-773.
[13]姚梅琪,胡斌春.護理職業穩定的現實困境與感恩心態的培養[J].護理與康復,2012,11(8):707-708.
[14]杜曉霞,田梓蓉,韓杰.護士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2):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