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薇,王燕,馮江濤, 延衛
(1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四研究所,陜西 西安 710025;2 西安航天動力測控技術研究所,陜西 西安 710025;3 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陜西 西安 710049)
環糊精(CDs)能與各類客體(有機分子、無機離子、惰性氣體等)通過分子間的相互作用組裝成主-客體包結物(環糊精為主體分子,被包合物質為客體分子)[1]。
環糊精的分子結構式和孔洞大小如圖1 所示。CDs 是略呈錐形的圓環而不是圓筒狀的原因是由于糖苷鍵不能自由旋轉。其中,錐形的小口是由CDs的伯羥基(6-OH)圍成的,錐形的大口是由另外兩類仲羥基(2-OH、3-OH)圍成的[2-8]。環糊精分子的內側是疏水的,而其外側邊框由于羥基的聚集而呈現出親水性[9-10],所以就形成了“內疏水,外親水”的結構。由于這種特殊的分子結構,一些超分子包合物就可以通過CDs 與一些合適的客體分子相結合而形成,也能與某些客體分子的疏水性基團形成穩定的超分子包結化合物,其中形成這些超分子的作用力包括范德華力、氫鍵、靜電作用、偶極力或短程斥力等[11-14]。被包結客體分子的理化性質會因為這種包合作用而發生改變,這種包結往往能彌補客體物質穩定性的不足,因此在眾多領域都備受親睞[15-18]。
由于CDs 環狀骨架上的羥基可以發生很多不同的化學反應,所以優化CDs 的化學性能可以通過醚化、酯化、去氧化、引入功能基團等加以修飾來完成。在環糊精化學中,CDs 自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占有基礎性的地位。
1-甲基環丙烯(1-MCP)這種環丙烯類化合物可以強烈地阻斷內源乙烯的生理效應,同時還能抑制外源乙烯對內源乙烯的誘導作用,最大的優點在于其作用效果持久[19]。大量研究表明1-MCP 用于柿子[20]、蘋果[21]、番茄[22]等水果的保鮮效果顯著。另外,在花卉上的應用也得到充分肯定,中國已批準其在花卉保鮮上的使用專利[23]。但是由于1-MCP常溫常壓下為氣體,不利于保存、貯藏、運輸和使用?,F有的解決這一缺點的方法都是以α-CD 對其進行包合, 形成穩定的白色固體粉末狀1-MCP/α-CD 包合物,以利于1-MCP 的應用。但是α-CD 的市場價格較高,這就使1-MCP 的使用成本大大增加。作者實驗室以β-CD 作為包合劑包結另外一種具有保鮮效果的氣體1-甲基-3(2-甲基環丙基)-1-環丙烯(1-MMCPCP)[24],當1-MCP 生成以后,先經過3 個洗氣瓶,然后進入包結罐中,與已經形成的Cu-β-CD 絡合物發生反應。在后面的實驗中,發現在包結罐中兩分子的1-MCP 反應生成了1-MMCPCP, Cu2+和環糊精外緣羥基形成的網狀氫鍵結構將1-MMCPCP 氣體“關”在β-CD 空腔內,形成了1-MMCPCP/Cu-β-CD 包合物,其使用方法和1-MCP/α-CD 包合物相同。但是這種新型的包合物由于使用了市場價格低廉的β-CD 作為包合劑,不但使用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具有和1-MCP/α-CD包合物相同的保鮮效果。

圖1 環糊精的分子結構和孔洞尺寸
1-MCP 氣體的制備方法已經成熟,本試驗采用的是文獻報道過的方法來制備的[25]。接下來的制備方法是作者實驗室的研究成果[24]。
該反應中用到的原料低毒而且廉價、易儲存,來源也比較廣泛。與此同時,反應條件比較溫和,容易控制。但是在第一步反應中生成的1-甲基環丙烯氣體中含有大量的雜質,如其中還有未反應的3-氯-2-甲基丙烯、氨氣,四氫呋喃等,所以,需要對產品進行“洗滌”之后才可以通入包結罐進行包合反應。圖2 是反應方程式的示意圖,圖3 是反應的實驗裝置。
反應器A 是1-甲基環丙烯的發生裝置,生成的氣體經過C、D、E 洗氣瓶后進入包結罐H,與Cu-β-CD 充分反應,而且在本試驗的過程中發現,被包結氣體的主要成分是由兩分子1-甲基環丙烯形成的1-甲基-3-(2-甲基環丙烷)-1-環丙烯氣體。

圖2 反應方程式示意圖

圖3 制備1-MMCPCP/Cu-β-CD 包合物的反應裝置示意圖
在1-甲基環丙烯生成以后,和氨氣一同依次經過后面3 個洗氣瓶后進入帶有攪拌裝置的包結罐內進行反應。洗氣瓶C 中是乙酸緩沖溶液,pH=5.0 左右;洗氣瓶D 中是指示溶液;洗氣瓶E 中加入以下比例的混合溶液:乙醇胺20%,異丙醇40%,去離子水40%;包結罐中為Cu-β-CD 絡合物的水溶 液[26]。生成的1-甲基環丙烯氣體經過洗氣裝置后進入包結罐,在包結的同時,兩分子的1-甲基環丙烯分子形成了一分子1-甲基-3-(2-甲基環丙基)-1-環 丙烯。
將包結罐中帶有淡藍色或者淡綠色沉淀物的混濁液過濾,用丙酮洗滌后自然干燥24h,得到淡藍色或者淡綠色固體產品,即為1-MMCPCP/Cu-β-CD包合物。
在分析天平上稱取1.0g 左右的包合物樣品(質量記為m),放入150mL 錐形瓶中,迅速加入一定濃度15mL 的NaOH 溶液,立即稱量,記為x1,慢慢搖晃錐形瓶使樣品全部溶解,之后每隔10min 稱量一次總質量,分別記為x2,x3,x4,…,xi,當相鄰2 次總質量之差幾乎不變的時候就可以停止稱量了??瞻讓嶒炇怯?.0g 的β-CD 替代包合物樣品重復以上操作,總質量分別記為y1,y2,y3,…,yi,當稱量次數與以上操作相同時,則停止稱量。則1-MMCPCP/Cu-β-CD 包合物中1-MMCPCP 的有效質量分數M 按式(1)計算。

用15%的NaOH 溶液作為釋放溶液,各測3 次,取平均值作1-MMCPCP 的釋放曲線圖。
圖4 是β-CD、Cu-β-CD 和1-MMCPCP/Cu-β-CD包合物的紅外譜圖。由圖4 可以看出,β-CD、Cu-β-CD 以及1-MMCPCP/Cu-β-CD 包合物的特征吸收峰位置沒有發生變化,而且β-CD 和Cu-β-CD的譜圖幾乎是一樣的。這充分說明不管是形成絡合物Cu-β-CD 的過程還是形成包合物1-MMCPCP/ Cu-β-CD 的過程中,β-CD 的結構都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從圖4 中可以看到,1465cm-1附近的C—H鍵的平面伸縮振動和580cm-1處的β-CD 的骨架振動(環振動)被明顯地減弱了。這可能是因為1-MMCPCP/Cu-β-CD 包合物形成之后,1-MMCPCP分子處于 β-CD 主體結構的空腔內部,由于1-MMCPCP 分子的雙鍵和β-CD 中的羥基上的氧原子中的孤對電子形成 p-π 共軛作用,另外,1-MMCPCP 分子環上的甲基中的C—H σ 鍵會和 O—H σ 鍵距離靠近到一定程度,也會形成超共軛作用,從而導致整個系統的振動減弱而變得穩定。另外,譜圖中沒有出現明顯的除β-CD 特征峰之外的任何特征峰。因此可以認為該1-MMCPCP/Cu-β-CD包合物之間是以某種作用力結合而成的,而不是兩種物質的簡單結合。

圖4 β-CD、Cu-β-CD 和1-MMCPCP/Cu-β-CD 包合物的 紅外譜圖
圖5 是β-CD、Cu-β-CD 和1-MMCPCP/Cu-β-CD包合物的XRD 譜圖。從圖5 可以看出,β-CD、Cu-β-CD 以及1-MMCPCP/Cu-β-CD 包合物3 個譜圖的區別除了峰值的變化以外,更為明顯的是峰強的變化。Cu-β-CD 絡合物的峰強明顯要大很多,可能是因為分子中有銅離子的緣故,金屬離子的存在使得晶型更好;1-MMCPCP/Cu-β-CD 包合物的峰強明顯弱于β-CD,這是因為在生成包合物后,主體和客體自身的特征峰都會消失,這時會出現了包合物的晶體特征衍射峰,而且峰強比較弱。也就是說,假設只是發生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物理性混合,則在衍射峰圖上會同時會出現兩者的特征峰,而在圖 5 中,明顯看到沒有新的峰產生,這說明1-MMCPCP和Cu-β-CD 并不是簡單的混合。

圖5 β-CD、Cu-β-CD 和1-MMCPCP/Cu-β-CD 包合物的XRD 譜圖
精確稱取1-MMCPCP/Cu-β-CD 包合物樣品1.0g 于50mL 平底燒瓶中,用膠皮塞蓋上,然后用注射器快速加入質量分數為15%的NaOH 溶液約30mL,搖晃燒瓶直至樣品全部溶解,然后靜置大約10min,用微量進樣器抽取燒瓶上部的氣體注入氣質色譜聯用儀中,由分析結果定性確定樣品中1-MMCPCP 的存在。
由圖6 可知,圖6(a)為所釋放氣體的氣相色譜圖,其中有3 個明顯的特征峰。圖6(b)是氣相色譜中保留時間為1.894min 時所對應的質子碎片峰,相對含量為4.718%,其中質荷比為108.1 特征峰對應的物質為2,3-二甲基-1,3-環己二烯分子峰,質荷比為93.1 和77.1 分別對應著2,3-二甲基-1,3-環己二烯分子先后失去一個甲基后,電子進行重新排列后的碎片峰。圖6(c)是氣相色譜中保留時間為2.190min時所對應的質子碎片峰,相對含量為70.372%,其中質荷比為108.2 特征峰對應的物質為1-甲基-3-(2-甲基環丙烷)-1-環丙烯分子峰,質荷比為93.1 和77.1分別對應著1-甲基-3-(2-甲基環丙烷)-1-環丙烯分子先后失去一個甲基后,電子進行重新排列后的碎片峰。圖6(d)是氣相色譜中保留時間2.786min 時所對應的質子碎片峰,相對含量為24.910%,其中質荷比為108.2 特征峰對應的物質為1,5-二甲基-1,4-環己二烯分子峰,質荷比為93.1 和77.1 分別對應著1,5-二甲基- 1,4-環己二烯分子先后失去一個甲基后,電子進行重新排列后的碎片峰。從GC-MS 譜圖中可以明顯看出,樣品中的氣體有3 種,分別是2,3-二甲基- 1,3-環己二烯、1-甲基-3-(2-甲基環丙烷)-1-環丙烯、1,5-二甲基-1,4-環己二烯。由于1-MMCPCP 的含量最高,所以氣體主要的成分是1-甲基-3-(2-甲基環丙烷)-1-環丙烯。
根據文獻報道,當客體分子被包結在CDs 空腔內部后,由于一些新的作用力產生,使得CDs 在1H NMR 光譜上產生化學位移[27-28]??腕w分子會發生位移是因為其會誘導CDs 上H-3、H-5 質子共振,這樣就說明了包結物的生成。其余質子(H-1、H-2、H-4、H-6)在溶液中的共振也會引起它們的化學位移變化,這是由于發生相互作用而并非包結引起的。β-CD 的質子化學位移是以TMS(四甲基硅烷)為內標得到的。在包合過程中,客體樣品中質子的化學位移是以TMS 為內標歸屬得到的原因在于CDs 主體上H-1 幾乎不發生化學位移。

圖6 1-MMCPCP/Cu-β-CD 包合物所釋放氣體的GC-MS譜圖
室溫下β-CD 及其包結物1-MMCPCP/Cu-β-CD的1H NMR 譜圖如圖7 所示。由圖7 可以看出,1-MMCPCP/Cu-β-CD 包合物的核磁譜圖是β-CD 和1-MMCPCP 核磁譜圖的疊加,而且每個峰的峰強都有所增強,這說明β-CD 和1-MMCPCP 之間相互影響不是物理性的,在形成包合物的過程中不是簡單的兩者混合。
根據Corey-Paining-Koltun 分子模型,β-CD 疏水H-3 和H-5 環的直徑分別是6.0?(1? =0.1nm)和6.4?,其疏水空腔可以容納1-MMCPCP 分子進入其中,這時腔內的H-3、H-5 的化學位移會向高場或低場發生遷移,原因主要包括3 個方面:第一是三元環的環流引起的各向異性效應,第二是客體對質子的范德華作用,第三是客體的立體微擾,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環外質子是不受影響的。從圖7和表1 可以看出,主體質子H-3 和H-5 的化學位移變化(Δδ)分別是-0.016 和-0.040?;瘜W位移之所以會發生這樣變化,原因可以分析如下:根據CDs 的結構,H-3 靠近寬口,H-5 在空腔的中部,如果當客體從CDs 寬口進入接近疏水空腔時,客體分子就會最先影響主體中的H-3,從而其化學位移就會發生一定變化,并且因為其先被影響,所以其變化應比H-5 的變化顯著。從表1 的數據可以看出,H-3和H-5 的化學位移的變化值卻正好相反,事實上,客體1-MMCPCP 分子中包含一個含有雙鍵的三元環和一個飽和的三元環,這樣造成了含有雙鍵的三元環與H-3 間的距離會增大,隨即使得客體進入β-CD 空腔后,把三元環環電流等對腔內質子的影響削弱了,這樣Δδ(H-3)就會小于Δδ(H-5)。再者,Δδ的數值的變化也會被1-MMCPCP 上的兩個疏水性甲基影響,因為這兩個甲基的存在增大了其與端口的位阻,客體與主體間包結作用的平衡常數就變 小了。

圖7 β-CD 的結構簡式以及β-CD、1-MMCPCP 和1-MMCPCP/Cu-β-CD 包合物的核磁譜圖

表1 β-CD 及其包結物中各質子的化學位移
用 2.2 節中提到的方法測定 1-MMCPCP/ Cu-β-CD 包合物中1-MMCPCP 有效含量,結果顯示1-MMCPCP/Cu-β-CD 包合物中1-MMCPCP 的含量為2.4%±0.1%。如圖8 所示,在50min 后,1-MMCPCP 的釋放量基本不變,說明氫氧化鈉溶液已經使包結物中的氣體完全釋放。

圖8 15% NaOH 溶液條件下1-MMCPCP 的釋放曲線
利用β-環糊精成功地制備合成得到粉末狀1-甲基-3-(2-甲基環丙基)-1-環丙烯/Cu-β-環糊精(1-MMCPCP/Cu-β-CD)包合物,并使用紅外光譜、XRD、GC-MS、核磁4 種表征方法互為支持地證明了合成有機物的具體分子結構。
這種新型保鮮劑研制的成功實施將與1-甲基環丙烯一起極大地緩解果蔬(特別是中晚熟品種)采后集中上市的壓力和賣果難現象,解決果賤傷農的問題,對提高我國果蔬產業的整體效益和增加農民收入將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時,由于該技術低能耗、低成本和無污染的特點,一旦成功實施,將在國家倡導的綠色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中發揮非常積極的作用。
[1] 張莉,羅來輝. 環糊精包合物的研究進展[J]. 華北工學院學報,2003,24(4):278-281.
[2] 萬軍民,胡智文,陳文興,等. 環糊精及其衍生物功能性能研究進展[J]. 化學試劑,2004,26(1):15-20.
[3] 盧昌盛,張越,孟慶金,等. 環糊精與聚合物的包合作用[J]. 無機化學學報,2000,16(6):853-861.
[4] 宋樂新,孟慶金,游效曾. 環糊精和環糊精包合物[J]. 無機化學學報,1997,13(4):368-374.
[5] 宋樂新,周桃玉,郭子建. 環糊精及其衍生物的超分子晶體結構研究進展[J]. 無機化學學報,2001,17(1):9-16.
[6] 肖學文,廖雙泉,廖建和,等. 環糊精聚合物的結構與應用[J]. 熱帶農業科學,2004,24(2):73-77.
[7] 操鋒,任勇,華維一,等. 利用人工模擬酶環糊精催化羧酸酯水解反應的研究進展[J]. 有機化學,2002,22(11):827-834.
[8] 張煒,江濤,任素梅,等. 環糊精金屬配合物模擬金屬蛋白酶的研究進展[J]. 化學試劑,2005,27(3):145-148.
[9] 馬世紳,王瑾玲,李愛秀,等. β-環糊精與對苯二酚包合物的合成與晶體結構[J]. 科學通報,2000,45(13):1383-1386.
[10] Geraid Gubitz,Martin G S. Recent progress in chiral separation principles 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J]. Electrophoresis,2000,21:4112-4135.
[11] 趙彥利,劉育. β-環糊精和α-氨基吡啶包結配合物及其自組裝行為[J]. 中國科學:B 輯,2004,34(1):68-73.
[12] 劉育,康詩釗. 超分子體系中的分子識別研究——XXXV.含吡啶基β-環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對氨基酸分子的手性識別[J]. 中國科學:B 輯,2001,31(3):214.
[13] Liu Y,Yang Y W,Cao R,et al. Thermodynamic origin of molecular selective binding of bile salts by aminated β-cyclodextrins[J].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2003,107(50):14130-14139.
[14] Liu Y,Chen G S,Li L,et al. Inclusion complexation and solubilization of paclitaxel by bridged bis(β-cyclodextrin)s containing a tetraethylenepentaamino spacer[J]. Journal of Medical Chemistry,2003,46(22):4634-4637.
[15] 馮光炫,盧奎,李和平. 紫外-可見光譜研究β-環糊精與β-胡蘿卜素的包結作用[J].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4,24(9):1099-1102.
[16] Zhang G E,Li X T,Tian S J,et al. Kinetic studies on the thermal dissociation of β-cyclodextrin ethyl benzoate inclusion complexes[J].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1998,54:947-956.
[17] 唐波,馬驪,王洪鑒. 新型主體化合物在生物活性分子分析中的應用新進展[J].分析化學,2002,30(4):482-490.
[18] 王海東,褚良銀,陳文梅,等. 環糊精在對映體分離中的研究進展[J]. 過濾與分離,2004,14(4):1-4.
[19] 林銀鳳,董華強,汪躍華. 1-MCP 對月季切花保鮮作用的研究[J].佛山科技學院學報,2002,20(3):63-68.
[20] Zhu D X,Rao J P,Zhou C T,et al. Effect of 1-MCP treatment on several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persimmon fruits during storage period[J]. Acta Bot Boreal-Occid Sinica,2004,24(6):1061-1065.
[21] Fan X T,Blankenship S M,Mattheis J P. 1-Methylcyclopropene inhibits apple ripening[J].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Hortscience,1999,124(6):690-695.
[22] Sisler E C,Serek M,Dupille E. Comparison of cyclopropene,1-methylcyclopropene and 3,3-dimethylcyclopropene as ethylene antagonists in plant[J]. Plant Growth Regulation,1996,18(3):169-174.
[23] 延衛,田鶴,馮江濤,等. 果蔬花卉保鮮劑-1-甲基-3-(2-甲基環丙烷)-1-環丙烯包結物及其制備方法:中國,101990937A[P]. 2010-10-19.
[24] Ren X L,Tong B,Rao J P. The application of new inhibitor of ethylene 1-MCP in horticultural products freshness protection[J]. Storage Process,2002,2(3):3-5.
[25] Binger P , Mǔlheim R.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hylenecyclopropane:US,US005723714A[P]. 1998-03-03.
[26] Yoshihisa M,Toyoaki K,Yoshi D. Complexes of copper(Ⅱ) with cyclodextrins[J]. Short Communications,1972,10:3229.
[27] Schneider H J,Hacket F,Rudiger V,et al. NMR studies of cyclodextrins andcyclodextrin complexes[J]. Chemical Reviews,1998,98(5):1755-1785.
[28] 黃怡,范曉東. β-環糊精與尼古丁的包結配位作用[J]. 化學研究與應用,2004,15(4):49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