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生銳
摘 要:實踐教學在職業教育過程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職業教育的特色與靈魂;是區別于普通教育的一個重要標志;是職業教育賴以生存的根基。我校深入開展第三年實踐教學機制改革,以英國“現代學徒制”職教模式理論為基礎,結合學校實際,提出 “雙任務、雙導師”,創立了具有一定示范意義的第三年實踐教學新模式。
關鍵詞:中職;實踐教學機制;雙任務、雙導師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4-0139-02
一、研究的背景
自2008年《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頒布以來,我國的職業教育變化顯著,邁上了改革與發展的高速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生產、服務第一線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技術人才的職教理念,已成為各地職業院校的共識。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中等職業學校基本的教學制度。
各中職學校圍繞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制定的綱領性政策,調整工作思路,堅持深化課程教學改革,不斷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有序推進第三年實踐教學機制研究。經過不懈的努力和不斷的摸索,我校在借鑒國內外多種實習管理模式和經驗之后,最終發現英國的“現代學徒制”職教模式與本校第三年實習生管理模式最為契合。以此理論為基礎,結合學校實際,大膽革新實行“雙任務、雙導師”。
英國現代學徒制在英國有著悠久的傳統,目前許多國家高度重視學徒制培訓在增加就業機會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作為實施職業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以進一步密切職業教育與勞動力市場的關系。
典型的現代學徒制培訓有幾個要素:實行交替式培訓和學習,約2/3的時間用于在企業接受培訓,約1/3的時間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學徒工與企業簽訂一份學徒合同;企業指派一名師傅指導和監督學徒工在企業接受生產技能的培訓;學徒工在學徒期間享受學徒工資;社會合伙人(企業主和工會)共同制定實訓內容和培訓合同;培訓結束后經考試合格授予國家承認的職業資格。
二、研究的意義
相對于理論教學而言,實踐教學是教學管理過程中最薄弱的環節。目前第三年實習期實踐教學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
(1)實踐基地的建設問題。企業畢竟不是學校,不是按照教學目的配置資源。因此部分企業不能提供足夠的實踐教學設備和場地,使得目前實踐教學條件難于滿足需求。
(2)教學與經營的沖突問題。企業的根本目的是經營并盈利。教學活動必然會給企業管理及經營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增加工作量,因此必須較好協調兩者之間的關系。
(3)實踐教學的管理問題。實踐教學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不明確,組織管理跟不上,實踐教學的質量難保證。
(4)實踐教學的考核問題。沒有建立規范的實踐教學的考核辦法,對實踐教學的要求遠沒有對理論教學要求的嚴格。
(5)對實踐教學的認識問題。許多教師重視理論教學,而輕視實踐操作技能的提高,對其重要性認識不夠。
(6)實踐教學的安排問題。實踐教學安排存在隨意性。首先是實踐內容安排的隨意性,其次是實踐教學時間安排的隨意性。
第三年實踐教學機制的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我校原有實習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上,使之建設成為具有過硬的教師隊伍、科學的課程體系、實用的教學內容、先進的教學方法、高水平的教學管理等特點的實踐教學機制。對推進兄弟職業院校第三年實習模式改革有著積極的理論及現實意義。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我們研究的范疇主要是在第三年頂崗實習期內如何科學計劃的開展實踐教學工作。主要立足于中職學校,對高職等其他院校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我們以英國現代學徒制職教模式為藍版,大力推行“雙任務、雙導師”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具體做法是:學校按照教學大綱,依托校企合作平臺,設置針對性、實效性強的實踐教學課程,將“學校課堂延伸到企業”,實現學生角色的順利過渡。校企雙方共同進行教師資源配置,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學校導師”是指從本校聘請的實踐教學導師,負責結合校企合作理念、實習生階段性學習狀態設計本“教學班”教學方案與教學內容、開展學校方面教師課程教學督導、質量監督以及學生“雙任務”學習效果評估。學校方面的德育教師、職業指導教師、班主任以及資深專業教師等是教學團隊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導師”是從企業聘請的實踐教學導師,負責配合學校設計針對性、實效性強的教學方案與教學內容、開展企業方面教師課程教學督導、質量監管以及實習生的職業人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實效評估。企業方面的高級技工、崗位領班或主管、實習帶隊師以及人力資源部門培訓人員等是教學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與學校、企業方簽訂三方合同,合同中約定三方應在第三年實踐教學中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學生享受學徒工資。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對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工作內容進行了規范及完善,包括:
(1)出臺了《第三年實踐教學實施方案》。(2)制定了“第三年實踐教學”的教學計劃。包括:《第三學年實踐教學教學大綱》、《第三學年實踐教學教學目標》。(3)分析了我校第三年實踐教學的演變歷程及開展情況。(4)規范了“第三年實踐教學”的教學管理。包括:第三年實踐教學工作統計、第三年實踐教學考勤方案兩個模塊。(5)明確了“第三年實踐教學”的教學條件。包括:第三年實踐教學教師的配備。(6)清晰了“第三年實踐教學”的教學效果評價。包括:《第三年實踐教學課堂調查問卷》、《第三年實踐教學作業及論文》。(7)確定了“第三年實踐教學”的企業職能及經費運作。包括:《第三年實踐教學經費核算的具體操作辦法》、《第三年實踐教學企業導師職能》。
四、研究的成果
明確了相當長的階段第三年實踐教學的目標和任務,指明了方向,整合了我校目前的各種資源,抓住了實踐教學活動的關鍵問題,找到了有效的突破口。 推進了實踐教學活動的細化與深化,明確了教師、學生、企業的任務和要求,提高了針對性和實效性。圍繞第三年實踐教學,促進了本校教師及企業專家的專業知識系統性、提升了課堂教授能力。在第三年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經驗,并初步形成有效的、穩定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模式,有效促進學校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歐陽曉峰.淺談中職學校的實習教學工作[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5).
[2]藺新正.中職實習教學中的教育方法芻議[J].職業教育研究, 2012(9) .
[3]尹延軍.中職學校如何有效開展實習教學工作[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9(9).
[4]羅長春.“雙任務、雙導師”實習管理模式[J].廣東教育·職業教育,2013(11).
責任編輯 朱守鋰 特約編輯 梁定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