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長春
〔關鍵詞〕 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程序;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32.0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0—0059—01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努力使學生成為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人。“問題探究”是實施創新教育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問題本身具有非常規性、開放性和應用性,這就決定了問題解決過程必然具有探究性和創造性。本文就結合筆者多年教學實踐談談對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思考。
一、問題探究的教學模式
問題探究的教學模式是根據教學內容及要求,由教師創設問題情景,以問題的發現、探究和解決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創造欲和主體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它的本質是一種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是師生共同去找尋,發現,解決問題的合作性教學。它通過問題、歸納、應用、拓展等教學環節,促使學生學會主動求知,獨立思考,大膽求異,善于表達,勇于評價和不斷反思的學習習慣。以實現“大容量,低耗時,高效率”精致教學的目的。
二、高中政治課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程序
1.創設情景。創設情景,提出問題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通過圍繞教學目標,創設問題情景,設置具體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探。這一環節教師讓學生圍繞本課主題提出自己的疑問,待提出問題后,師生共同梳理歸納,然后教師再補充《大綱》要求掌握但學生沒有提出來的問題。從而形成本節學習新知的自學提綱,再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開始獨立看書并思考探究。
2.自主探究。探究,有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兩種形式。合作探究是指師生、生生相互交流,評價完成自學提綱。這里主要指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指學生獨立完成自學提綱。自主探究前,教師一般要進行方法提示,信心的鼓勵和時間要求,自主探究期間,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到教師對自己的熱切關注和希望。特別強調的是無論關注的形式如何變化,有一個底線不能變,那就是不能打斷或干擾學生獨立學習的思路。教師可以采取巡視形式關注學生,面帶微笑以示鼓勵。
3.合作探究。歸納,即合作探究,通過師生或生生互動的方式檢查自主探究情況,共同解決自探難以解決的問題。在這一環節通過讓學困生回答問題,中等生補充問題,優等生評價問題來檢查自探情況。學困生能正確解答的,不再浪費時間,立即轉入下一個問題,難度小的問題同桌討論,難度大的問題小組討論,更難的問題或教師巡視中發現學生易錯的問題,教師講解。教師講解時應遵循“三講三不講”的原則。“三講”即講學生自學和討論后不能解決的知識;講知識點易混易錯的問題;講高考要考的的問題。“三不講”即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自學自主探究之前不講;講了學生不會的不講。
4.當堂訓練。針對本節課所學知識原理,分別擬編基礎性習題,讓學生訓練運用。基礎題旨在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運用情況,訓練形式可以在小黑板上命題,可以是試卷的形式,也可以以口頭提問的形式。檢查反饋的原則是學困生演示,中等生點評。編擬試題要圍繞學習目標,切忌“眼高手低”,忽略基礎題,看好難題。
5.聯系生活。這一環節主要是在應用環節的基礎上,對本節所學知識予以反思和歸納。讓學生先說,教師后評并且給學生足夠的反思時間和充分表達的機會。通過布置課外作業,了解社會時政要聞,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超越教材。
三、高中政治課問題探究教學的反思
1.問題探究要真正實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要以學生主動參與、投入為基礎。以學生的思維發展為目標,讓他們懂得如何去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如何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切實可行,行之有效又有價值的問題開展研究是關鍵。
2.要把握好問題探究教學與傳授教學的關系。高中政治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適用于問題探究的教學方式,有些陳述性的概念、原理等就不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探究。僅靠閱讀、辨析、記憶就可以掌握。關于問題探究教學與傳授教學各有所長,要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相互滲透 。
3.對教材的超越,即“五備”中的“備生活”。政治教學要體現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的課改理念。關注的焦點不應停留在教材中和課堂上,更應該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教材,走向生活,關注國家時政要聞。
總之,課堂的教學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以上只是對于課堂中問題探究教學法進行了探討,相信在以后的實踐中,會有很多新穎的觀點作為教學的指導。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只要有利于還課堂給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都應該為課堂教學所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