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清華餐飲連鎖集團創建于1995年,是一家以餐飲經營為主,以紅酒銷售及農副產品市場管理為輔的大型餐飲連鎖企業。在董事長曾清華先生的領導下,集團先后榮獲了“國際餐飲名店”、“重慶市著名商標”、等市級以上榮譽百余次。現在,集團已擁有5家大型中餐直營店和1家大型火鍋直營店及近100家加盟店,分布于全國各地,成為重慶市最具特色、最負影響力的餐飲龍頭企業之一。清華餐飲集團本著“打造人文餐飲?構建和諧清華”和“百年清紅湯?改革鍋中事”的經營理念,在改革中謀發展,在創新中求生存,以弘揚飲食文化,創立“中國餐飲第一品牌”為己任,引領重慶餐飲潮流,經過十多年的打造,清華餐飲連鎖集團現已成為中國餐飲界一張尤為響亮的名片。
30年前的曾清華還是一個工廠的小工,出身貧寒的他由于受到鄧小平講話精神的鼓舞,毅然決然的辭去了穩定的工作下海經商。第一次的生意很快被資金和全國經濟形勢等外因遏制,但也讓曾慶華意外發現了勢頭越來越旺的餐飲行業。那時的餐飲市場正剛剛興起一股請客吃飯的風潮,重慶的火鍋業等更是經營得如火如荼。曾清華認為,這時候一定要做餐飲了。清華最初的雛形是曾清華投資了50萬元建立的,推出了極具創新性的“酸菜魚頭火鍋”,立刻引來了大家的熱烈追捧。從此在重慶的餐飲界一炮打響,開創了清華餐飲集團的發展之路。

從進入餐飲業,曾清華經歷了十多年的風風雨雨,經歷了餐飲行業的各種危機和變故,把一個曾經帶有夢想的小餐廳逐漸培養成了一家成熟穩固的大企業。一直堅持以新時代商人的正義和良知經營企業,誠信經商、公平競爭,光明磊落做人。今年餐飲行業受到了國家政策的重創,重慶眾多企業亂了陣腳。餐飲商會立刻針對此形式制定了很多新舉措,其中一個就是成立一個“大運河”物流集團,清華餐飲企業也參與到了其中,通過企業之間的大平臺得以順利轉型。餐飲業的“抱團發展”,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還可以開拓出一個新的領域,通過互相支持和協調來彌補現在各家企業在主營業務方面的不足。董事長曾清華說:“這兩年餐飲投資沒以前那么熱了,現在大部分餐飲企業都在調整思路。通過這一年的調整,我們的市場面變寬了,上座率提高了?!?010年清華餐飲企業成立了一個規模較大的專門農貿市場,可以直接跟區縣的產地進行聯系,降低自己企業的采購成本,也同時滿足了其他企業的需求。
重慶的餐飲企業一直以來受到地勢的影響,企業分布區域較為分散,很難形成集中商圈,再加之消費者就近選擇意識很強,企業僅局限于建立的一小塊范圍,很難有所突破,難以覆蓋到較廣的范圍。因此這幾年渝中區餐飲態勢基本呈外遷趨勢,引進的很少,餐飲企業發展呈現停滯現象。為了吸引到更多的客源,打消地理障礙,清華企業的轉型思路開始逐漸轉移到婚宴。
餐飲的抱團發展一定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在開發餐飲企業平臺時我們也要學會挖掘這其中的益處,不怕同行的學習和交流,達到互相借鑒,互利更贏的局面。集體擰成一股繩,和行業的困境做斗爭,樹立起一個共同的信念和愿望,積極打造重慶品牌,打造中國的品牌。
重慶大眾消費有70%-75%左右,清華餐飲根據這一特點定位大眾市場。大眾化調整是從思路上、菜品上、服務上和銷售上面兩系列的轉變,而非簡單的價格上的變化,是要經過市場的考驗?,F在越是老百姓的消費,企業越要把品質,包括菜品的品質、服務的品質搞好,品質是放在清華餐飲企業的第一位。
轉變的過程中,菜品的開發也要跟上市場的節奏,清華餐飲把做高檔菜品的技法挪來做家常菜,食材用最家常的原材料來做。比如牛掌的做法,就是傳承了以前的老川菜一品熊掌的做法,它的技法、操作方法、味型差不多,但成本就遠遠降低了。成本降低之后,企業往往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把傳統的菜品傳承下來使它能更適應市場呢?清華餐飲就通過研發推出了獨具特色的“素回鍋肉”。傳統的菜品很多,像宮保雞丁、魚香肉絲,因為老百姓喜歡,還得繼續做,但順應市場的需求,會在技術上面進行一些創新和改良,以便更吸引顧客前來品嘗,在傳統的基礎上使其更有新意。
清華餐飲集團除了在菜品上大力研發、挖掘,更是在企業的員工管理上十分看重,菜品的品質第一,員工的人員素質和整體的團隊水平都要同菜品一樣達到更高的標準,同樣的注重打造員工團隊,起到為企業樹立標兵的作用。
短短的時間里曾清華創辦了重慶清華實業公司等三家公司,全部是個人投資。不光經營管理得法,思路也尤其開闊。曾清華從創辦公司起就一直有一個最大的目標:就是要讓重慶餐飲可以走向全國,讓重慶的餐飲品牌可以在世界發光。就是這樣的信念,一直縈繞在曾清華的耳邊,一刻也不敢懈怠,始終積極地做市場調研,了解客戶需要,敢于在傳統基礎上大膽創新,無論菜品還是經營思路,求新求變,是曾清華能帶領著清華餐飲集團依然傲立于市場的重要因素。隨著直營店的加速發展,曾清華從沒想過因為一時的行業困境就阻止自己前進的步伐,未來的道路依舊寬廣,清華餐飲企業也本著曾清華最初的目標,在進一步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