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淑流
摘 要:教育需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要求。先研后教的小組教學模式的推行是大膽改革課堂形式的實踐,旨在轉變教師和學生在傳統教學上的角色,逐步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先研后教;小組;教育
一、先研后教的小組教學模式的內涵
“先研后教的小組教學模式”是指導學生課前預習新內容,課堂中再由老師根據學生預習后掌握的程度來進行更深層次的講授和對疑難問題的解答,同時為了達到學生間優勢互補的目的,融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二、先研后教的小組教學模式的特點與價值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對學生的要求已經不再是傳統上的懂得應試而已,而是各方面全面發展。因此,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自學和研究能力為目的,讓他們學會主動、用心并堅持不懈地學習鉆研。
1.先研后教的特點
(1)前沿性:常言道“希望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學先于教”讓學生成為獲取知識過程中的先鋒者,讓他們事先根據自身的認識去了解甚至是理解新的學術內容。
(2)自主性:先研后教的模式把教學活動分成了“學”與“教”兩個部分,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獨立地思考,從而充分地發揮自主學習性。
(3)關鍵性:學生先預習可以提前發現問題或難以深刻理解的地方,然后教師就可以在課上有針對性地對一系列的疑難點進行解答和拓展,這樣能讓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知識從而學以致用。
(4)活躍性:先研后教的模式使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在課前有準備,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首先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尋出難點,便可以在課堂上提出來與老師進行互動,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活躍度。
2.小組教學的特點
當今經濟發展迅速,社會中的競爭愈發激烈,越來越需要懂得如何分工、協調與合作的人才?!靶〗M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在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的同時讓他們逐漸培養團隊精神,促進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共同解決問題,從而收獲更多。
3.先研后教的小組教學模式的價值
從上述的特點中我們可以明白,先研后教的小組教學模式是具有深刻意義的。
首先,讓學生的學習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跨越,即不僅是在上學時間內于學校學習,也可以在課后于適合學習的環境中學習。
其次,因為課前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多多少少地形成自身的想法,并伴有一定疑惑的出現,所以課堂交流的重要性就自然而然地凸顯出來了。
三、先研后教的小組教學模式的實踐
按照我校先研后教的小組教學的模式,我關于所需授課的三個班級的教學流程的結構如下。
1.提前發給學生科組統一的學案,讓其利用書本和學案進行預習
我會根據教學進度,至少提前一天將科組集體備課所出的學案發到學生的手里,讓他們先根據學案提示完成預習部分的內容,做到上課前初步掌握新的教學內容,從中找到自己無法通過個人思考去理解的地方,并記錄下來。
2.課堂上解疑答難
有了課前的預習,學生便可以帶著問題上課。我會先大致闡述新課的內容,然后針對學生提出的難點和相關發現進行講解和拓展。
3.小組討論
解疑答難一般不可能讓所有學生都明白,所以需要給予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在小組內作進一步的討論,我適時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鼓勵學生大膽講出自己心中存在的疑惑或者是對相關問題的其他的看法,并引導他們更全面地看待、思考問題。
第四環節:交流展示,拓展提高
經過小組的討論,學生或多或少都會產生與班級其他成員交流的欲望。于是接下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他們的討論成果,可以是針對某個難點的理解方法,可以是在課堂內容基礎上的向外延伸。
四、先研后教的小組教學模式下應注意的問題
1.關于先研
(1)教師需要根據課標設定教學的重點,設計適合本校學生的學案。
(2)此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點是有的學生自覺性較差,對教師發的學案敷衍了事,所以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互教通等交流平臺與家長溝通,共同為學生更好地去自主學習作出努力。
2.關于后教
(1)不是教師理所當然去一味地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它必須具有針對性,同時要達到拓展提高的目的。
(2)作為教師的我們,需要適時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事先根據備課資料和相關書目去考慮一些學生有可能會難以明白的點。但是當自己遇到無法當場解決的疑難問題時,不能為了一時的面子去模糊地回答學生,可以選擇課后研究并在接下來的課中再組織學生一起回顧和解決。
3.關于小課堂討論展示
(1)我們需要用心去關注學生的看法,必要時換位思考,體會被教對象在相關問題上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對癥下藥”。
(2)當學生大膽提出個人觀點或成功地展示小組成果后,及時給予適當的表揚,不但能讓學生保持課堂積極性,更能鼓勵他們深入地研究和拓展。
先研后教的小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給予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對于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有著毋庸置疑的積極作用。
時代每分每刻都在變化,教育的改革也在進行著,但無論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我們都應該著重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并且更好地學習,讓他們積極地參與進來,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角。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