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銀屑病關節炎的護理體會
王效影,安 娜
銀屑病;關節炎;護理;體會
銀屑病關節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是一種與銀屑病相關的炎性關節炎,受累關節可出現腫脹、疼痛、晨僵,晚期出現關節畸形或致殘,從而導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自我形象紊亂,多數患者產生自卑心理,內心十分痛苦,生活質量降低。而早診斷、早治療、規范用藥、做好護理工作,對銀屑病關節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改善患者預后有很大幫助。本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在門診和病房共收治80例銀屑病關節炎患者,經過治療與精心護理,患者病情均有程度不同的好轉并陸續出院,現將護理體會小結如下。
1.1 病例資料 2009年5月~2013年5月在我科治療的PsA患者80例,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齡25~64歲,平均41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5年,平均5年;寡關節受累39例,多關節受累27 例,不對稱性遠端關節受累8例,骶髂關節受累3 例,脊柱受累2 例,殘毀性關節病變1例。所有患者診斷均符合銀屑病關節炎診斷標準[1],排除心肺疾病、免疫性疾病、肝腎疾病及血液病患者。
1.2 治療 一般治療包括適當休息和鍛煉;藥物治療以非甾體抗炎藥、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硫酸羥氯喹等)、維甲酸、糖皮質激素為主。
1.3 疼痛評分標準 應用11點疼痛數字量表(11 point pain intensity numerical rating scale,PI-NRS)對患者關節疼痛程度進行評分,其中0分表示無疼痛;1~3分表示輕度疼痛,但仍可從事正常工作;4~6分表示中度疼痛,影響工作,但能生活自理;7~9分表示嚴重疼痛,生活不能自理;10分表示疼痛劇烈,無法忍受。
1.4 療效判定 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的改善及實驗室檢查指標,治療效果分為:(1)痊愈,指標改善達到100%;(2)顯效,指標改善≥75%;(3)有效,指標改善30%~74%;(4)無效,指標改善<30%。

2.1 心理護理 我科室派專人外出學習心理護理技巧,學成回到科里后,以教學查房、專題講課等形式,向全體護士普及心理護理知識,讓護理人員不僅熟練掌握PsA的疾病相關知識,還學會心理護理的相關技巧,豐富健康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對待患者能夠做到換位思考,體諒患者的抑郁心情。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患者做有效溝通,如堅持科學治療可以控制病情,講解治療成功病例及不良情緒對預后的不利影響等,減輕患者焦慮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皮膚護理 嚴密觀察患者皮損情況,保持皮膚清潔,及時整理床單。皮膚脫落嚴重時,囑患者避免抓撓皮膚,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藥液及化妝品。對重度皮損患者,遵醫囑給予維A酸乳膏及我院自制硅油乳膏2號、雷膚膏交替外涂。
2.3 關節炎護理 急性活動期或關節腫脹明顯時,囑患者臥床休息,保持正確的體位,勿長時間維持抬高頭部和膝部姿勢,以免屈曲姿勢造成關節攣縮致殘。對關節疼痛腫脹明顯部位,遵醫囑給予半導體激光照射、物理康復療法改善患者癥狀。病情緩解時,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訓練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飯、如廁等,保持生活自理能力。鍛煉注意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2.4 用藥護理 治療PsA的主要藥物是非甾體抗炎藥、免疫抑制劑(甲氨蝶呤)及生物制劑等,但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及免疫抑制劑會引起患者胃部不適、肝腎功能損傷、骨髓抑制等。在治療過程中,護士應詳細掌握藥物知識,嚴密觀察患者用藥后的作用及不良反應。患者新入院時就做好入院宣教,告知患者必須按醫囑服藥。在住院過程中,根據患者的性格差異和生活習慣不同,發現患者用藥不當之處,有重點向患者做用藥指導。一旦發現不良反應要安慰患者,及時報告醫生,做好對癥處理。指導患者飯后服用口服藥;使用甲氨蝶呤前遵醫囑查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囑患者多飲水。加強口腔護理,囑患者多漱口,避免食物殘渣殘留。科室留有每位患者的健康檔案,出院后由責任護士按時做好隨訪工作,了解患者用藥情況,督促患者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不適隨診等。
2.5 生活及飲食護理 囑患者科學合理飲食,戒煙酒,飲食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蔥、蒜、辣椒等,禁食海鮮、魚、蝦等易誘發銀屑病反復發作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在生活護理方面,告知患者避免寒冷、潮濕等不良因素刺激,注意保暖,勞逸結合。
3.1 臨床療效 80例PsA患者經過藥物治療及護理干預后,痊愈14例,顯效47例,有效17例,無效2例,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7.5%。
3.2 護理干預前后疼痛程度比較 在患者出院前3 d,對實驗室檢查和皮膚、關節疼痛癥狀進行復查,與其入院時檢查結果進行對比。80例中,原有2例為輕度疼痛,31例為中度疼痛,47例為重度疼痛;通過治療護理干預后,52例轉為無疼痛,26例癥狀改善為輕度疼痛,2例為中度疼痛,重度疼痛0例。治療護理干預后疼痛程度比治療前顯著減輕(P<0.01)。對于護理干預前患者采用PI-NRS所得關節疼痛平均積分為7.82±1.75,干預后疼痛積分降低為1.56±1.48,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目前PsA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免疫和環境因素有關[2]。大部分患者關節癥狀在銀屑病發病5~10年后出現,關節癥狀輕重與銀屑病皮損的活動性相一致[3]。PsA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病程中緩解與加重交替,我們提倡早診斷、早治療,把整體護理切實貫穿到院前、院中、院外。患者群多為中青年,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銀屑病患者的病情和癥狀與精神緊張有關,皮損面積和嚴重程度與精神因素存在著較強的相關性[4],患者經常會出現自卑、焦慮等不良心理。通過我科專業的心理護理,減輕了患者的焦慮情緒,取得了患者對治療的積極配合,促進了疾病的恢復。經過對患者的皮膚護理,改善了患者的自我形象,增加患者自信,減輕了患者對皮屑、皮損帶來的痛苦。對于關節疼痛明顯的患者,通過不同時段、不同療法減輕疼痛,盡最大努力讓患者回歸社會,正常工作、生活。在患者用藥及生活護理方面,我科采用院前指導、院中教育、院外隨訪的方法,對患者實施了整體護理,減少患者因用藥失誤或飲食生活不當加重病情的幾率。本組80例患者入院時,主要為中重度關節疼痛,在治療及護理干預之后,極大緩解了患者的關節疼痛情況,絕大多數可恢復至正常情況或僅伴有輕度的疼痛。
通過對80例PsA患者的護理干預體會到,雖然此病不能治愈,但是通過在心理、生活、功能鍛煉、用藥等方面的用心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膚、關節炎等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吳東海,王國春.臨床風濕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85.
[2] 蔣明,林孝義.中華風濕病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1026.
[3] 陳灝珠,廖履坦.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563.
[4] Harvima RJ,Viinamaki H,Harvima IT,et al.Association of psychic stress with clinical serevity and symptoms of psoriasis patients[J].Acta Derm Venereol,1996,76(6):467-471.
100700 北京,北京軍區總醫院風濕免疫科
R 473.5
A
1004-0188(2014)05-0547-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5.036
201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