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娜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我國全民健身計劃的口號, 1995年國務院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旨在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并制定了總目標: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顯著增加,身體素質明顯提高,體育健身設施更加完善,形成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而廣場舞是在全民健身的大環境中發展起來。現如今,每當清晨和傍晚,在廣場或公園等地方,能看到很多人在跳廣場舞。廣場舞是我國各地群眾在廣場上露天表演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基礎和悠久歷史傳統的民間歌舞形式,由于它不受年齡、性別、身體素質、場地等的限制,很受人們喜愛,遍布大小城市。
一、廣場舞的概念與特點
1、廣場舞也叫排舞,是一種健身舞蹈,這種時尚排舞早已風靡世界,現在也悄然流入中國。目前正在全國許多大中小城市和村鎮風靡,深受民眾喜歡。這種體育舞蹈不限年齡,動作簡單,舞步重復,容易掌握。它不受場地的限制,在廣場、公園、街邊、操場,有一塊空地和音響即可馬上跳。眾人排成行列跳,就有了排舞或排排舞(line dance)之稱。它的舞步能靈活多變,可以自編自創,自由設計、編加、刪減,所以也被稱為自由舞。
2、廣場舞蹈的特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由此發生了諸多有利于社會和諧,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人們利用工作、生活之余開展各種廣場文化活動,廣場舞蹈由一群熱衷于文藝活動以強身健體為主要目的的人們自發而形成。這種形式表現出一下幾個特點:一是沒有年齡、性別、身體條件限制,參與者年齡不等,以中年老年居多,文化水平職業層面各不相同;二是舞蹈種類豐富多樣,入門門檻低,無論舞藝高低,都可參加;三是使用道具多種多樣,有手絹花、扇子、彩綢、圓環等;四是組織形式靈活簡單,大多是自發而成:四是活動范圍十分隨意自由,社區、公園、廣場、商場前空地等;五是以提高身體素質、鍛煉關節以及腰腿等部位的靈活性、豐富生活內容、陶冶藝術情操、保持良好的心態,通過娛樂達到放松心情的目的,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與交流為主要目的。
二、廣場舞蹈的發展現狀與弊端
廣場舞蹈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開始盛行,在場地空曠、休閑活動集中的地方隨處可見。在對幾處廣場舞蹈活動的調查中發現,參與者年齡差別很大,從30歲到80歲的中老年人均有,為了照顧年齡較大的參與者,一般活動時間保持在一小時左右。每天活動集合時參加的人數并不一定很多,但在活動過程中會不斷增加,舞蹈者的熱情和環繞在廣場上悅耳的音樂吸引了周圍路過的人也參與到了舞蹈之中,多的時候會達到5幾十人,甚至幾百人參加。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舞蹈種類豐富多樣,入門門檻低,無論舞藝高低都可參加。事實上廣場舞蹈的教授者并不一定是受過專業舞蹈訓練的人,也許是從未接觸過舞蹈的人,他們以鍛煉身體為首要目的,主動從網上看視頻學習舞蹈,甚至到外地“取經”,學會后教大家,然后選擇空氣流通較好的空曠廣場,把舞蹈變成了老百姓的藝術,貼近了百姓的生活。廣場舞蹈選擇的音樂節奏簡單易懂,編排的動作很單一,并且是有規律的重復,隊形主要是在各自的位置向前后左右四個方向移動,在變方向中加上手腳的配合,鍛煉了身體的協調性。腳下常見的步伐有,十字步、交叉步、措步、掂步、腳跟腳尖的交替點地,手上動作有,手捥花、揮手、搖臂,再加上動作中簡單的跳躍和轉圈,使舞蹈者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得到了鍛煉。在舞者看來,廣場舞可以愉悅身心、強身健體;在投訴的小區居民看來,廣場舞音樂聲音大,影響休息。廣場舞變成了擾民舞,引發矛盾連連。由于晨練時的廣場舞是一種臨時性組織,大部分都是民眾自發性的表演。參與者大都是中老年人參與,她們并不要求名利,完全是為了自娛自樂,因此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例如,在政府管理方面,承辦此類場地一般接觸的是城管執法與環保局,基本不需要跟工商局、稅務局、文化局、民政部門等這類職能部門打交道,導致政府對于管理的不全面,一方面職能沒有得到很好的行使,一方面在參與群眾的利益受到侵害后找不到合適的渠道得以解決。由于沒有工商部門的介入,此類經營場地一般都不具有嚴格的公平性,各個場地地點的確定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則,出現有的場地由于“先到先得”,占據了有利的位置,規模和人群發展都占了優勢,因此在調查中,規模較小場地的負責人也透露出了想要擴大規模但苦于現實條件不允許的無奈。其實,跳舞與居民安居本不該是對立的關系,居民有跳舞健身的權利,附近的住戶也有享受安靜的權利,如何能讓雙方和諧共處呢?這看似是個小問題,卻也是一道民生難題,也就難免有時把矛盾上升到象去年11月,現代快報報道了泰州大媽為在小區內占地跳廣場舞,貼條阻止業主停車一事,在社會上引起熱議,最近類似的事情也在常州上演。 1月5日下午,常州市天寧區新城金郡一位業主散步時,偶然發現廣場舞大媽竟將停在小區商鋪門前的車子,貼上了告示——“為了大家的健康,請您在18:30-20:30這段時間不要在此停車。車如果有意外,后果自負。還有近日的報道,小區廣場上,一群人正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卻突然被從天而降的糞便潑了個滿頭滿身。記者調查后得知,原來是樓上的住戶不堪噪音的長期干擾,加上多次交涉無果,最終在前晚采取此舉泄憤。針對這個事件,網友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一部分人認為跳廣場舞的大媽太自私,不應該擾民,如果需要健身跳舞,可以去公園。但是據了解,廣場大媽們也苦于現實條件不允許的無奈,人員越來越多公園也容納不了太多隊伍,只能在小區過道、銀行停放小車的門口等等,在戶外活動提個錄音機聲音太小聽不到,加上音響大聲點就說擾民了,我們也有活動的權利。網友“控制欲”說:“每次晚飯后在家里想復習功課看書,樓下的廣場舞就嘹亮地播放出來,真的很苦惱,你們就不能聲音調低么?你們是有權利,但權利和義務是相伴而行的。你們有權利鍛煉,但不能把鍛煉的快樂建立在別人難以忍受而煩躁的痛苦之上!”
三、完善組織建設,制定規章制度,增強實施力度
1、成立廣場舞協會,制定協會章程,建立組織制度,加強管理,責任到人。培養骨干,夯實群眾體育工作基礎,拓寬群眾體育工作領域,舉辦各類廣場舞蹈培訓班,進行跟蹤服務,創編節奏強、富有動感、富有風格的廣場舞。選出相應負責人,使每個人都變成協會的主人,使鍛煉落到實處。
2、經常組織廣場舞演出和比賽
各地政府以及有關部門要對廣場舞蹈的發展的重視,可以不斷組織廣場的舞蹈演出活動,甚至開展了廣場舞蹈大賽,為群眾藝術提供了表演的舞臺,將民間舞蹈升華到了舞臺藝術。通過廣場舞蹈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以及貼近百姓生活的特點可以產生大量新穎的舞蹈語匯與舞蹈素材,同時將舞臺藝術回歸廣場文化之中,也體現出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樣既可以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增強百姓生活的藝術氛圍,還能通過舞蹈作品、舞蹈的渲染力帶動人們健康樂觀的生活樂趣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健康身心、文明社區、和諧社會,加強了精神文明建設,活躍了群眾文化體育活動,使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