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詩?大雅?生民》六章“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芑,恒之秬秠,是穫是畝;恒之麇芑,是任是負。以歸肇祀。”這里的“秠”應讀何音?《經典釋文?毛詩音義》、《詩集傳》有多個注音,與《王力古漢語字典》、《向熹詩經詞典》、《漢語大字典》三家權威性工具書給“秠”的注音有所不同。
關鍵詞:詩經;生民;秠;音辨
“秠”到底應讀何音?以下就各家注音簡單分析如下:
《經典釋文?毛詩音義》:孚鄙反,黑黍也,一稃二米,又孚悲反,郭芳輝反。
“孚鄙反”為敷母旨韻,敷母為清聲母,旨韻為上聲韻,根據輕唇切重唇一般為重唇的規律,切出的讀音應為phi214。“孚悲反”為敷母脂韻,敷母為清聲母,脂韻為平聲韻,根據平分陰陽及輕唇切重唇一般為重唇的規律,切出的讀音應為phi55。“芳輝反”為敷母微韻,敷母為清聲母,微韻為平聲韻,輕唇切輕唇一般為輕唇,切出的讀音應為fei55。
《詩集傳》二十卷本:孚鄙反,一稃二米者也。
孚鄙反為敷母旨韻,敷母為清聲母,旨韻為上聲韻,切上字為輕唇音,切下為重唇音,根據輕唇切重唇一般為重唇的規律,切出的讀音應為phi214。
《詩集傳》八卷本:音痞,一稃二米者也。
“音痞”,“痞”在《廣韻》中有三種反切,其一為方美切,非母旨韻,非母為清聲母,脂韻為上聲韻,切上字為輕唇音,切下字為重唇音,根據平輕唇切重唇一般為重唇的規律,切出的讀音應為pei214,但現代漢語非母旨韻都讀pi214;其二為符鄙切,奉母旨韻,奉母為全濁聲母,旨韻為上聲韻,根據平送仄不送、輕唇切重唇一般為重唇及濁上變去的規律,切出的讀音應為pi51,現代漢語無奉母旨韻的讀音;其三為方久切,非母有韻,非母為清聲母,有韻為上聲韻,切出的讀音應為f?u214。《說文解字》:痞,痛也,從疒否聲。《說文解字》:否,不也。從口從不,不亦聲。而否有兩個讀音:phi214 及f?u214。f?u214的讀音可能是受聲符“否”的讀音影響。
《向熹詩經詞典》:敷悲切敷母脂韻,古代一種良種的黍,一個殼里有兩顆米。
敷悲切為敷母脂韻,敷母為清聲母,脂韻為平聲韻,切上字為清唇音,切下字為重唇音,根據平分陰陽及輕唇切重唇一般為重唇音的規律,切出讀音應為phei55,但現在漢語的滂母脂韻的讀音為phi55。
《王力古漢語字典》:phi55,黑黍的一種,一殼二米。
《漢語大字典》:phi55,古書上說的一種黑黍,一殼二米;谷皮。
《王力古漢語字典》與《漢語大字典》給“秠”的注音相同,都為“phi55”。
《經典釋文?毛詩音義》、《詩集傳》八卷本、《詩集傳》二十卷本里的“秠”讀音為何與《向熹詩經詞典》、《王力古漢語字典》與《漢語大字典》不同呢?需要我們再查找關于“秠”字的更多的注音線索。
《說文解字》:秠,一稃二米。從禾丕聲。
《說文解字注》:丕,大也。從一不聲。丕與不音同,故古多用不爲丕。
丕,滂母脂韻,滂母為清聲母,脂韻為平聲韻,切出的讀音為phi55。以《說文解字》可以推知“秠”有“phi55”的讀音。
《詩集傳》二十卷本注音中 “pi214” 及《詩集傳》八卷本“pi214”“f?u214”讀音又如何解釋呢?
《玉篇》“秠”作“禾不”,“不”的古音在一部。“不”不但古多為“丕”的借字,“不”也為古 “否”字,但受“否”音的影響,同時代及以后丕“秠”的注音有很大變化,如《字林》有“匹幾,匹九,夫九”三反。分析后,認為“匹九,夫九”當從不聲,古音在一部。以此可以解釋“f?u214”音的由來,《廣韻》為《字林》之后的韻書,對“痞”的注音會受到影響,這應該是《廣韻》中出現“f?u214”音的原因。
《詩集傳》二十卷本給“秠”的注音為“孚鄙反”,切出的讀音為phi214。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秠,五鄰爲鄙。見遂人,五百家也。今則鄙行而啚廢矣。從邑,啚聲,兵美切。古音在一部。故鄙否通假用也。
古“鄙”“否”通假,而古“不”為古”否“字,《集韻》“否”通作“不”可證。而古多用不爲丕。由此可推知古“鄙”“否”通假,實為“鄙”“丕”通假,據此推知“鄙”“丕”應同音,《詩集傳》中“孚鄙反”中“鄙”應讀為“丕”。“孚鄙反”切出的讀音應為phi55。
《詩集傳》八卷本中給“秠”的注音為直音方式“音痞”,由于《詩集傳》八卷本為《詩集傳》二十卷本之后歷次修改而成,“音痞”應是根據《詩集傳》二十卷本中“孚鄙反”切出的讀音。
《王力古漢語字典》與《漢語大字典》的注音都為phi55,二者沒有受《詩集傳》的影響,是在認真仔細分析之后得出的正確結論。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詩經?生民》中“秠”的正確讀音為phi55。
參考文獻:
[1] 唐 陸德明.毛詩音義.經典釋文,1983.
[2] 宋 朱熹.生民.詩集傳(二十卷本).1979:191.
[3] 宋 朱熹.生民.詩集傳(八卷本). 1937:184.
[4] 向熹.古漢語常用字字典.1986:332.
[5] 王力.詩經詞典.2005:288.
[6] 鄒華清.漢語大字典.2010.
[7]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1963:145.
作者簡介:樊立敏(1976-),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現代漢語方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