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海杰
摘 要:偉大的人道主義者雨果先生說過:“歷史是什么: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歷史講述了人類幾千年的興衰,也引領著人們走向將來。作為當代的高中生,一定要關注歷史,學好歷史。在高中的歷史學習中,要在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讓學生提高對歷史的感知,更加了解歷史。
關鍵詞:歷史;研究性;學習實踐;關注
歷史作為高中很重要的一門課程,我們不但要讓學生學好,而且要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好,研究性學習方式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它不但注重與學習實踐相結合,而且培養學生關注時事的習慣,
我們在高中教學過程中牢牢抓住這種教學方式。
一、摒棄舊的教學觀念,把探究性學習方式貫徹到學習實踐當中
舊的教學觀點是老師死板的教,學生死板的學,而且以一本課本為主,這種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的思維固定化,也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歷史的信心。在新的教學下,我們要把探究性學習方式貫徹到學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知識。
我們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探究性題目,例如,學習秦朝時,我們可以提出讓學生探究秦始皇的死因,因為秦始皇的死因眾說紛紜,
所以這就要求學生去探究,在不斷地查閱資料和判斷的過程中學生會在無意間學到很多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多設立一些研究性的問題讓學生解決,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
而且可以讓學生學到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二、深挖教材,讓學生養成探究未知的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單一地教授就完成了任務,老師要引導學生對教材做到吃透,要不斷地從教材中挖掘新的知識點,比如讓學生自己去總結一本書的綱要,然后把綱要連接起來再去思考問題等。
三、關注當下時事,聯系歷史進行研究性學習
學習歷史不能只顧著看過去的事,還要學會用歷史的觀點評價和預測一些事。我們要鼓勵學生把現實和歷史聯系起來,比如,結合當下的反腐倡廉,要讓學生去探究歷史上哪些朝代有一些這方面的政策,或者是有哪些這方面的代表人物,這種政策在當時有什么作用,效果如何等。要讓學生積極地聯系當下的時事,用歷史的觀點探究當下的一些事或者一些政策,這種探究性的學習方法不但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性,還
可以培養學生愛國、愛民的思想。
總之,研究性學習方法是一種非常適合于當前高中生教學的方法。我們要利用好這種方法,把學生培養成一個熱愛歷史,可以用歷史的觀點看待問題的學生。讓學生更加的明辨事理,傳揚優秀的歷史文化。
參考文獻:
期徐新.新課標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新特點[J].歷史教學,2005(01).
編輯 魯翠紅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