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坤陽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衍生了許多教學方式。絕大部分的教學方式都有其利弊之處。對于每節課要采用何種教學方式,需要考慮的因素眾多。以岳麓版《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的教學為例,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典型事例的運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典型;事例
新課程改革使教師對課堂中的教學方式更加關注。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不論采用何種教學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努力達到國家頒布的課程標準的要求。而在目前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有種教學方式比較特殊,那就是采用典型事例的方式,將教材內容的主線進行串聯,通過個案得出共性之處,最終實現教學目標。本文擬結合岳麓版《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教學實錄中榮氏企業這一典型事例的運用為例,談談筆者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典型事例運用的思考。
一、選擇事例的三個原則
如果把教材的內容比喻成珠子,那么選擇的事例就像一條繩子,把這些珠子緊緊地串在一起。不是任何事例都可以作為這條繩子,它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原則:
1.從時間跨度上,能夠貫穿教材內容的始終
如果時間跨度不夠,那么將會導致教材內容中的某些時間段無法用此事例進行解釋,即串珠子的“繩子”不夠長。如,岳麓版《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教學,筆者所選用的事例就是榮氏家族企業的興衰發展史,榮氏家族企業的發展過程從時間上幾乎涵蓋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曲折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
2.選取的事例應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出所有同類的共性之處
如,榮氏企業的發展表現與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表現幾乎相一致,當榮氏企業在發展時,其他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也同樣在
發展。
3.選取的事例在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有一定的影響力
如此將更能體現出其典型性,使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有信服力,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的印象和對知識點的理解。在中國民族工業中,榮氏家族企業的創辦人榮宗敬和榮德生在近代被稱為“面粉大王”“棉紗大王”,學生一聽這兩個“大王”稱號,注意力馬上被吸引,興趣立即被調動起來,有利于接下來本課內容的
學習。
二、事例與教材內容緊密結合,充分實現課標要求和教學目標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這一課的課程標準要求是“了解民國時期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主要史實,探討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探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币虼耍菊n新課教學前,應先讓學生通過教材內容,對民國時期進行階段劃分,如可以分為:民國初期(1912~1919年)、一戰后(1919~1927年)、國民政府統治前期(1927~1937年)、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年)和解放戰爭時期(1946~1949年)。在每一階段中,民族工業的發展都有典型特征,而榮氏企業在相對應階段的發展或受阻原因則與這個階段的時代特征息息相關。因此,在本課教學時,通過引導學生重走榮氏家族企業興衰之路,閱讀該企業的相關歷史片段,見證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分析得出相應歷史階段發展或受阻的原因,以此大大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實現教學目標。筆者以下列四個歷史片段為例,結合教材內容,介紹課堂中事例的運用情況。
歷史片段一:辦廠創業(1902年)短暫春天(民國初期)
材料一:奠定榮氏企業基礎的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1899年,榮氏兄弟把《美國十大富豪傳》這本書看了很多遍,從中得出實業可以致富,使國家強大……兩兄弟一合計,決定投資實業。1902年,保興面粉廠建成投產,這標志著榮氏創辦近代工業的開始。
材料二:民國初期對榮氏兄弟是一個特殊時期。1915年,民眾抗議日本“二十一條”運動爆發,抵制日貨、提倡國貨成為民眾愛國主義的直接訴求。榮氏兄弟適時抓住機遇,這期間他們的面粉廠數量由1個發展到12個,紡織廠增加了5個,成為“面粉大王”和“棉紗大王”。
(1)根據材料,榮氏兄弟抓住了什么時機發展企業?
(2)結合教材第50頁,回答這一時期榮氏企業迅速發展還有哪些原因?
(3)結合材料與教材第50頁,以榮氏企業為例,概述這一時期民族工業的發展表現在哪些方面?
通過以上材料和設問的分析解答,使學生通過榮氏企業發展的原因認識和理解該階段民族工業發展的推動因素有哪些?舉一反三,得出相關結論。
歷史片段二:逐漸蕭條(一戰后1919~1927年)
迨歐戰告終,出口之粉漸少,外粉又復侵銷……此后粉業入盛極而衰時期。茂新一、二廠雖尚能勉強維持生產,但連年虧本,如1922—1924年虧損百余萬元,(榮家)“面粉大王”和“棉紗大王”的稱號不再。
——王庚唐《榮家在無錫興辦的民族工業》
(1)根據材料,榮氏企業為何日漸蕭條?
(2)從中說明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是什么?
通過此片段的教學,使學生分析得出榮氏企業的發展深受列強的影響。而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對列強依賴性較大,且在與列強產品的競爭中往往處于劣勢。
歷史片段三:繼續發展(國民政府統治前期1927~1937年)
苦苦支撐幾年后,隨著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榮氏企業再一次大放異彩。1932年,榮氏兄弟控制下的面粉、紡織系統在全國民族資本面粉廠、紡紗廠的比重,分別占30.7%、29.4%?!懊娣鄞笸酢焙汀懊藜喆笸酢眱身椆鸸谠俅温湓诹诵值軅z頭上,榮氏企業的發展創歷史最高紀錄。
設問:根據教材第50頁,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國民政府統治前期,榮氏企業迅速發展的原因?
通過此片段教學,再次從榮氏企業迅速發展的原因得出近代民族工業在此階段得以發展的共同原因。
歷史片段四:沉重打擊(抗戰時期1937~1945年)陷入絕境(內戰時期1946~1949年)
材料一: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榮氏企業遭到空前浩劫,約有■的紗錠、一半以上的布機及■的粉磨在戰火中被毀損,未
毀損的也大都被“軍管”劫奪。留居上海的榮宗敬目睹親創事業被毀于一旦,精神遭受嚴重創傷,1938年2月,郁積成疾,撒手離世。
——《榮氏家族百年傳奇》
材料二:抗戰勝利后,奄奄一息的榮氏企業試圖重整旗鼓。但繼之而來的是全面內戰。繁重的苛捐雜稅、通貨膨脹和美國產品的大量進入,使榮氏企業輝煌難再。1946年,榮德生遭綁架,榮家為了救他,竟被國民政府敲詐了60多萬美元,榮氏企業的復興之夢成為幻想。1948年,國民政府以政治手段強制收兌榮氏企業各廠留存的外幣、黃金,榮氏企業被迫停產。
——《榮氏家族百年傳奇》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教材第51頁回答,此時榮氏企業遭受沉重打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回答:導致內戰時期榮氏企業被迫停產的原因是什么?
這是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最后兩個歷史階段。榮氏企業的發展概況鮮明地代表了其他民族工業的發展概況。通過本階段的問題教學,使學生輕易分析出以榮氏企業為代表的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受阻的原因。最后通過一副對聯:上聯“一曲悲歌,民族復興道路多坎坷,奈何?”下聯“幾多英雄,實業救國夢想總難圓,獨立!”使學生通過榮氏企業的發展歷程得出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衰發展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升華本課的內容,最終完成本課課程標準的要求,實現教學目標。
總之,在教學方式日益多樣化的今天,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典型事例的方式來實施有效教學。在選擇事例時需遵循一定的原則,并與教材內容緊密結合,深入淺出地為學生呈現一幅生動的畫面,擺脫歷史教材中枯燥無味的內容,充分實現課標要求和完成教學目標,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王龍昌.史料教學在歷史課堂中的應用.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3(08).
[2]章銀杰.中學生歷史學習興趣低下的原因及其解決對策.基礎教育研究,2012(11).
[3]劉美英.情境教學法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嘗試.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10).
編輯 謝尾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