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常婷
摘 要:學生作文時有謊話連篇的現象,該現象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生活體驗,沒東西可寫,或真的寫不好,或脫離生活?;诖藸顩r,提出解決辦法。
關鍵詞:真作文;謊言現象;文章
新課標提出了“寫作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的要求[1],但事實是,從小學到中學,學生作文說謊現象比比皆是,以至于韓寒在博客中一提出“中國人第一次被教會說謊是在作文中”,就擁躉者甚眾。中國青年報通過民意中國網的調查發現,83.3%的人承認自己在上學期間也曾經編過作文,只有
10.8%的人明確表示沒有,還有5.9%的人表示“不記得了”。[2]30年前《作文通訊》首倡作文要“寫真話,訴真情”,南京師大附中特級教師許祖云說:“作文寫作是塑造青少年世界觀與主流價值觀的最有效方式?!保?]可現在是作文教學的價值遭到了質疑和嚴重的信任危機。在此,本文就學生寫作謊言現象進行了分析研究,找出問題根源,探求解決方法。
對于作文謊言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三種情況:(1)沒有東西可寫,不得不編造;(2)寫了真實的,但由于技術不純熟,卻使“真的”寫得像假的;(3)主題先行,為了思想至上,刻意拔高人物或事件精神高度,缺少生活真實。
其實,學生在作文中編造一些故事是很正常的事。當然,生活中不只是童話,作文即使是童話也不能過于虛假,必須有生活基礎,所以針對作文謊言現象,在寫作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以下幾點:
一、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上,側重于技術技巧、文體規范和文字錘煉的訓練,其中包括虛構、想象或編造的技術技巧訓練
這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要教會學生敏銳捕捉生活中的細節、掌握細節表現的技巧、真實還原生活中的典型細節,從而把“真的”寫得“像真的”;二是要教會學生掌握諸如“既出人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虛構藝術原則,訓練學生掌握一些虛構、想象或編造的小技巧,讓他們能夠做到把“假的”也寫得“像真
的”——使編造的文字符合生活邏輯的真實。
我在指導學生賴婉真(化名)寫一篇關于老年大學的征文的時候,她在文中寫的是爺爺、奶奶上老年大學的事,首先在稱呼上,和多數晉江人一樣通稱“爺爺、奶奶”,可我還是讓她改成“阿公、阿嬤”這個很鄉土的稱呼,盡管不符合她家的生活真實,卻體現了當地生活特色,具有閩南特色。其次,在情節設計上,我引導她去公園看老人們的閑暇生活空間,那里的老人們或練拳舞劍,或拉琴唱小曲,其樂融融,于是,婉真就在文章里增添了奶奶聽南音、哼唱南音的細節;而在寫到爺爺、奶奶年齡的時候,她就把鄰居家小孩不懂年齡說自己有一百歲的趣事用在了可愛的阿公、阿嬤身上……這樣一篇文章下來,里邊的阿公、阿嬤樸實、坦誠、幽默、深情,雖然與她真實的爺爺、奶奶有所不同,卻是閩南地區許多老人的真實寫照。這種洋溢著濃郁的鄉土生活真情的文章自然能得到讀者的好評,本篇也因此獲得了第一名。[4]
二、重視日記隨筆等個性寫作的訓練
日記、周記、讀書筆記這類寫作,是人們對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之事及其心得體會隨時記錄,是極具個體生命體驗與言語生命意識的。我在指導高二(6)班學生蘇麗菲(化名)參加晉江市“水保杯”征文時,寫到關于環境保護的相關理論時,她總是寫得很抽象教條,于是我就指導她從自己的讀書筆記里找靈感,結果她通過其中一篇關于《關于瓦爾登湖》的讀書心得,從梭羅對環境心境的感受與當今的水土保護理念上進行比較,這樣在寫作時進行理性探討時,就不會流于形式而富有深度。[5]
但在當今的教育考試體系下,日記類文體寫作只能作為一種常態的寫作訓練,是一種能力培養,是讓學生懂得如何寫出真的生活。而我們的寫作教學也并不回避對虛構、想象或編造的技巧訓練,為的是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社會。如果從這一角度而言,謊言寫作其實只是個偽命題。
三、寫作課與閱讀課緊密結合,引導學生更多閱讀真性情文章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百劍而后識器”,“觀百劍”就是讀了很多書,“而后識器”,才能懂得寫作。學生在閱讀與寫作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效仿的過程。
2009年,杭州外國語中學前語文老師郭初陽與幾名志同道合者為幾套現行小學語文教材做了“體檢”,發現不少文章都很有問題,“課文到現在都還在說假話,又怎么教會學生寫真話?作文不寫真話,怎么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郭初陽說。[6]老師先要去偽存真,充實學生的閱讀書目。2003年深圳著名的語文教師嚴凌君主編了一套《青春讀書課》人文讀本,被錢理群教授評價為充溢著“思想美、文學美和語言美”,深受學生和學者喜愛。
有必要指出的是,社會輿論以“誠實”“誠信”“不能說謊”為標準來評價作文,其適用標準是不正確的?!罢\實”“誠信”“不能說謊”是社會道德評價的范疇;而表達的個性化、生命感和意趣性,以及純正性、規范化,這才是寫作評價的范疇。以道德標準來評價作文,將作文教學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這本身是有失偏頗的。
讓作文教學回歸生活、回歸文學藝術,不輕視寫作,也不過度拔高它的教化功能。吃飯睡覺,這就是生活;讀書寫字,有感而發,這就是寫作!
注 釋: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2]中國青年報.83.3%的人承認上學時寫過撒謊作文,2010-05-11.
[3]南方周末.會說謊的作文,2010-04-02.
[4]賴婉真.在這里讀懂人生:阿公阿嬤與老年大學的故事.獲晉江經濟報社“我與老年大學”征文一等獎,并發表于2011-12-15晉江經濟報.
[5]蘇麗菲.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獲晉江市“水保杯”征文二等獎.
[6]嚴凌君.青春讀書課.商務印書館,2003.
編輯 薄躍華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