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儒民
摘 要:當前,援藏教師的數量不斷增加,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盡可能解決和避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弊端,須立足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反思,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藏區教學;高一化學;人教版
西藏地區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和成效。然而,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很多弊端也漸漸顯露。
一、藏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心理障礙
由于相對內地,藏區的基礎教學設施薄弱,教學過程中人手不足,加之地域特點,在化學教學中無法給學生操作相關實驗,例如,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等只能依靠課本和黑板繪畫,學生不能理解、吃透課本理論,基礎課程不扎實,普遍覺得化學難學,因此,學習成績普遍不好。
2.師資力量匱乏,開展教學難度大
西藏地區地廣人稀,教育教學起步晚,師資力量嚴重匱乏,不得不依靠援藏教師的力量,而西藏地區課本多用藏語譯成,師生之間難以流暢溝通,導致了援藏教師開展教學難度大。
二、改進教學方案,結合實際出發
1.將抽象化學生活化
化學是一門現代學科,專業術語多,抽象性強,因此需要學生去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巧妙舉例將抽象化學生活
化,更便于理解。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書上很多案例涉及將原液稀釋的操作步驟,教師可以通過對甜茶、奶的稀釋向學生解釋和展示稀釋一次的含義和作用,更便于學生學習和理解。又或者通過對高原地區的高原反應,向學生講授為什么他們的皮膚相對偏黑紅,從而解釋課本中氧氣一文的內容。從生活實際出發,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其他基礎學科的學習,情感教學身體力行
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培養全方位、多角度發展的學生,考慮到藏區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援藏教師應當充分理解藏區孩子對學習的渴望和接受能力相對差,感受藏區文化,在生活過程中積累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不單一教學,鼓勵學生加強其他學科的學習,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援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立足學生,以西藏文化為出發點,以人為本,在實踐中不斷反思自己,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王洪玉.甘南藏漢雙語教育歷史與發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
編輯 張珍珍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