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卞俊妮
摘 要:怎樣使學生愛上美術課?是眾多美術老師需要直接去面對的問題。美術教學之游戲說從而產生!美術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的提出是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深入運用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提出的。游戲也蘊含著巨大的教育價值。一些教育工作者通過對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游戲的反思重新提出教育游戲的理念,做到真正的寓教于樂。
關鍵詞:美術教學;游戲說;積極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旗幟下,要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理念。美術課堂教學如何開展?怎樣使學生愛上美術課?這些問題是值得眾多美術老師討論的問題。
一、美術教學中的游戲對心理影響的分析
弗洛伊德對于游戲對學生心理的影響理論被稱為發泄論,他認為游戲是一條使兒童順利地逃避緊張,發泄不良情緒、減少焦慮、發展自我心里的重要途徑。孩子天生的種種欲望得到滿足、表現和發展。在游戲中能控制所處的環境表現自己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各種欲望;在游戲中學生積極動腦,在活動中獲得對客觀特征的各種新的認識使他們感到興奮和愉快;在游戲中想象,想象的實現過程和想象的結果都會使學生體會到創造和成功的快樂;游戲中沒有強制目標,沒有外部壓力不被老師控制。自由、輕松、隨意變化活動使學生感到快樂。從學習理論的角度來說,桑代克認為游戲是一種學習的游戲行為,遵循“效果率”也就是沉浸理論。也就是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如果完地投入到情境中集中注意力,并且過濾掉所有不相關知覺,由沉浸產生的是一種自我的和諧,在活動中享受著。真正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二、美術教學中游戲教學的設計原則
美術教學的游戲過程中,參與者即游戲者,那么參與者就是主角。在游戲過程中,學生永遠占主體地位,讓他們充分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將游戲融入課堂里,這就是讓學生開心學習,學生占主導地位的一種探究活動。
完善的游戲環境設計。首先游戲情境的設計應盡量真實,其次游戲應該流暢。正確運用競賽、考試與評比。學生的好勝心和求成的需要會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增強,所以多數人在競賽情況下學習的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激勵學習動腦參與,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美術教學中游戲多層次化
美術教學任務很重,要求老師是全能人才,這個就需要老師深入去體會教材,使教材編寫或教師教學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因材施教可以設計不同層次的游戲環節盡量兼顧好、中、差學生,提高所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對象來滿足,同樣的內容標準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自己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這樣,充分考慮了教師、學生的需要心理,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給予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游戲可以豐富多元化
在教學中,最好是找學生熟悉的游戲。與生活緊相連的游戲,可激發學生的需要強度,并依賴目標誘因的出現,提高學生需要的自我意識水平,滿足學生聯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中學“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內容標準是:了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和功能,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等組合原理,根據特性,進行創造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對以上內容標準的教學活動建議,其中有“為自己喜愛的書籍、影集、紀念冊等設計封面”“為校運動會或文藝活動設計招貼畫”“對廢材料進行加工,設計制作小裝飾品和實用工藝品,裝飾自己的學習、生活空間或饋贈他人”等建議,這些緊密聯系生活的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并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的創造、設計和制作活動,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
美術教學游戲說只是目前教學的一種方式,為學生創造寬松、多樣、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習方式多樣化、豐富化,從而產生新穎感,增強趣味感。“美術教師應該是‘主持人,是‘溝通者”的課程改革新思想,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和設計,將美術課堂設計成“游戲樂園”,旨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完成本課內容,使學生人人參與,都有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表現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傊?,只有激活美術課堂的興奮點才能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表現欲,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有效地運用各種資源,增強美術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才能提高美術課堂的學習效率。
編輯 薛直艷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