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樹平
摘 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需要,是師生溝通的一種有效方式。但在實際課堂教學操作過程中,由于一些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缺乏實質性的理解,導致很多時候小組合作學習徒有形式,沒有實效。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評價
一、科學建組,增強合作意識
1.科學建組
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考慮學生各自學習興趣、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性格、家庭背景等分組。每組成員4到6人為宜,如果8到10人時可采取組中組的原則,每小組再分兩組,實行優幫困、一對一結對子。按照成績各自編號,成績最低的作為1號,依此類推,便于課堂分工及檢測。座位安排改變以往的“秧田式”為“圓桌式”“半圓式”或“馬蹄式”等。
2.角色互賴,合理、明確分工
(1)選好組長。選擇成績較好、組織能力強、喜歡幫助別人、集體榮譽感強、發言積極、有責任心、有創新意識,并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擔任組長和副組長。
(2)角色互賴,對小組成員進行細致的角色分工。如,
A.總結人:負責重述小組的主要結論和答案;
B.檢查者:負責保證小組所有的成員都能清楚地說出小組得出的答案和結論;
C.精確性裁判:負責糾正別人在解釋或總結中的任何錯誤;
D.聯絡員:負責小組與教師及其他小組進行聯絡和協調;
E.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的決議,并編寫小組報告;
F.觀察者:負責關注小組的活動情況,為改善或提高小組活動效率提供建議。
二、有效調控,培養合作能力,逐步培養學生“三會”
1.會展示表述
A.自言自語 B.兩人對話 C.小組合作 D.組間交流
2.會傾聽
集中注意力聽清——不打岔、不打斷——頭腦中詢問、質疑。
3.會質疑、反駁、更正、補充
聽后聽不懂處請求解釋,以“我認為……”“我想補充說明……”等方式有序地參與交流,陳述不同意見。
三、準確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
準確把握小組學習的時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目的要明確
雖然小組學習是一種比較自由的學習形式,但在有限的課堂上我們不能隨意進行小組學習,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目的不明,就會流于形式,毫無效果可言。
2.時間要限定
既要做到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活動,又要限制學生為某些問題無休止地爭吵。所以最好在每次小組學習之前,教師都要明確給出時限,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也有利于督促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學習。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
一課時,提出的探究題是:
1.詞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2.這首詞的上片和下片各寫了什么內容
3.這首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并說出理由(可以從內容、修辭、感情、聯想和想象、虛景和實景、表達方式等方面談談理解)
五、教師必須充分做好教學準備
1.加強學習新課程理念、閱讀前沿書籍,走在課改前端,時常變化教學策略
學生可以流動,展示時讓學生成為全體聚焦處,盡量擴大學生的參與度,調動他們表現的欲望,使每一名學生專注于課堂。如,讀課文時可以讓整組成員起立到教室前面齊讀;展示疑難字詞可以全體學生到展板前合作完成等。
2.研究問題訓練策略
(1)老師事先生成導學案,合適時機投放給學生。
(2)小組課前自己生成問題單。
(3)課堂上強化單位時間內的訓練速度,提高訓練質量。
(4)小組展示訓練問題,引發小組之間的競爭與評價。
3.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生成能力
(1)使用導學案,讓學生獨立自主生成問題。
(2)小組成員板書新生成問題,討論新生成問題。
(3)小組展示新生成問題,引發小組之間的討論與交流,達到課堂高效的目的。
4.合作學習中要鼓勵學生對學習進行反思
給他們時間反思:學會了什么?如何學會的?在接近和達到目標的過程中所要應用的技能有哪些?描述哪些成員的行為是有用的,哪些行為是無用的?做出決定,哪些行為可以堅持,哪些行為必須改變?等等。
5.小組合作時,教師放下身段,做一個傾聽者、思考者
教師要策劃下一步教學:內容調整、強調問題、偏題引導、新問題設計及引導、創新獨特見解的欣賞和利用等。另一方面,教師參與到學生中,及時進行引導,并捕捉閃光點。
六、科學的評價機制是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保障
小組合作學習所追求的是達成整體目標的同時實現個人目標,即要使學習小組成為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追求基于學習小組成員共同努力和個人進步基礎上的團體進步。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建立一種合理的、能激發每個小組成員最大潛力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提倡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學習方式。我們要通過不斷地指導,長期地熏陶,積極引導學生吸收、內化。教師之間也應該經常開展小組合作式的學術探討,在實踐中不斷研究、運用、反思、改進,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適應課改的教學。我堅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不斷反思、不斷改進、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會運用得更加熟練,教學效果會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美]約翰遜.合作學習.伍新春,鄭秋,張潔,譯.北京師范大學,2004-07.
[2]王卓,楊建云.合作學習:一種教學策略的研究.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編輯 魯翠紅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