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宏志
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是一個人獲得教養(yǎng)最主要的途徑。中學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最主要時期,但是中學生的生活閱歷、社會經(jīng)驗極為有限,所以閱讀對于中學生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一、讀書的意義
一個人生命的長短是有限的,活動的空間也是有限的,作為時空概念的宇宙則是無限的,有限的生命如何在無限的宇宙中盡顯張力呢?讀書的意義就在于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生于一時可遍覽古今奇觀,正所謂一冊在手便可遨游宇宙。理解了讀書的意義,才能提起興趣,樹立良好的讀書觀。
二、讀什么書
讀書首選經(jīng)典名著,它們經(jīng)受了時間的考驗,具有超時代、超民族、超階級的特點,可以使讀者獲益匪淺。為了理解,讀經(jīng)典可以先從故事性較強的小說讀起,比如,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
除經(jīng)典名著之外,結合自己的閱讀經(jīng)歷,我推薦以下讀物:
1.歷史通俗演義
這些作品是了解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的最佳讀物。《東周列國志》《說唐演義》《興唐傳》《楊家將》《說岳全傳》《明英烈傳》等作品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可以從感性上讓學生確立真、善、美、假、丑、惡的判斷標準。蔡東藩先生用通俗演義的形式講述中國歷史,從歷史的啟迪中尋找救亡圖存的道路??梢姎v史演義小說內涵之深遠。
2.名人傳記
人的一生究竟應該怎樣度過?父輩的經(jīng)驗教訓和師長的諄諄告誡都不具很強的說服力,名人的經(jīng)歷可謂典范。名人在成為名人之前并不知道自己將成為名人,他們的一切行為都是自覺不做作的,因此名人的成長經(jīng)歷值得借鑒,或者是對自己平時一些行為的認同和肯定。至于讀什么人的傳記,取決于自己的喜好,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科學家、教育家等皆可讀,就是戰(zhàn)爭狂人希特勒、玩弄權術的慈禧等人物的傳記也可一讀,只不過我們要帶著批判的眼光去讀,看看一個人是如何變壞的,如何走上自絕于人民的道路。
3.科普讀物
生活中處處有科學,適當?shù)亓私?、積累生活中的常識及一些科普讀物,以減少自己一些低級錯誤的發(fā)生率,比如,吃飯、睡覺、鍛煉身體等平常之事,也許你一直都錯了,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從大的角度講,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科學,通過閱讀中學生可以認知高端科技的魅力,確立未來的奮斗方向,做未來的牛頓、愛因斯坦、華羅庚、袁隆平。
4.金庸的武俠小說
玉石雜糅的武俠小說,我個人認為只有金庸的武俠小說經(jīng)得住玩味,金庸的小說不是宣揚暴力,更不是渲染兩肋插刀的江湖習氣,而是在書寫俠義精神、張揚民族大義,消遣的同時愉悅精神、提升境界。中學生從金庸的小說中可以獲取一股向上之氣。
5.各類興趣讀物
這應該是最具個性色彩的閱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些興趣愛好是與生俱來的,大多數(shù)的興趣愛好則是后天培養(yǎng)的。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奧妙,依個人情況選擇,讀出個性,活出風采。
三、怎么讀
1.好書多讀,反復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薄耙粫槐M,不讀新書?!薄芭f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苯?jīng)典名著一定要反復讀,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都會有新的收獲。如,讀《阿Q正傳》,讀第一遍會笑得肚子疼,讀第二遍就有點同情阿Q了,讀第三遍就想哭了,讀第四遍感覺自己就是阿Q,讀第五遍才知道所有的人都是阿Q,讀第六遍才知道我們的國民都奴性十足……《西游記》絕不是猴子和豬上演的喜劇,《水滸傳》絕不是三教九流江湖好漢喝酒吃肉打打殺殺,
《紅樓夢》也不是簡單的三角戀愛。只有多讀才能悟出其中真味,這不是任何人能教給你的。
2.批判地讀
盡信書不如無書,任何作品都有精華,也有糟粕,一個讀者如果不能從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去評判取舍,全盤接受那就是愚昧的掉書袋,全盤否定那就是固執(zhí)的混蛋。《西游記》老少皆宜,雅俗共賞,通過鮮活的形象有趣的故事,表現(xiàn)了反權威反封建的進步思想,同時也在宣揚佛法無邊的消極論調,讀了《西游記》就再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那就是中毒太深。一定帶著判斷力去讀書,不能讓自己的腦袋成為別人思想的廁所。
3.做讀書筆記,寫評注
晴日伴著和風,樹蔭下,品一杯香茗,持一冊書,再來點音樂……這樣的場景著實令人向往,然而這不是讀書,這是消遣。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需眼、腦、手并用。真正的讀書人都做讀書筆記,可以摘抄,更主要的是寫心得體會,與作者交流對話,這也是所謂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如果書是自己的,讀書時不妨備一支鉛筆,精彩的語段可以標記,有所感悟則可書于頁側,他日再讀、三讀,感受一定不同,收獲自然更大,還可以重溫自己的心路歷程。這方面,毛澤東同志給我們做出了典范。
四、讀書要與社會社會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
魯迅先生認識到精神麻木比肉體有病更可怕,棄醫(yī)從文,著力于喚醒沉睡的國民,正是擔負起這種社會責任,才成就其偉大。博覽群書者甚多,能否有所成就,關鍵取決于能否學以致用。
讀書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可以伴隨一生的一項活動。你的生活質量如何,生命意義何在,往往在于養(yǎng)成一些好的習慣,讀書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好習慣。
編輯 魯翠紅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