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雅婷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具】
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教學思路與設計]
1.教學思路
本專題旨在通過引起興趣—體驗—探討—創作等教學方法與手段,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參與意識,體現新課標“在實踐中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創作音樂,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思想。通過教學,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和良好的合作意識,使學生不僅得到知識,更得到學習能力。本專題可以安排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以鑒賞影視音樂中的背景音樂和主題歌為主,因為大多數影視歌曲淺顯易懂,主題健康向上,貼近學生思想和生活,是學生喜聽樂唱的歌曲,因此第一課時以鑒賞為主,以“聽”為主,帶動其“思”,引導其“動”,從而為第二課時的影視歌曲收集、成果展示打下基礎。
2.課堂設計
影視資源的獨特性和新穎性,更易使學生在觀賞中產生情感和審美的愉悅感,并由興趣產生情感,由情感上升為審美,由審美積淀為高尚情操,從而升華為人格,這符合音樂教學“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目的,也加深了音樂學科當中的素質教育的深化。因此,我選擇了學生熟悉的影視作品《紅樓夢》《音樂之聲》中的音樂,講解音樂(音響效果)在影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另外,為更好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我還選取了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片段,以不同的背景音樂為題,調動學生思考比較,哪種音樂更適合影片內容,總結影視音樂的特點,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分析評價能力,引導學生學著自己鑒賞影視音樂。
【教學目標】
1.認識影視音樂的種類,了解各自在影視劇中的作用,在教師引導下分析音樂表現要素,更深層地理解音樂作品。
2.了解和熟悉經典的影視音樂,激發學生對影視音樂的進一步關注。
3.能根據情節為影片配樂,并有參與的愿望。
4.在無形中接受情感道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對樂曲由感性到理性認識過程的引導。
教學難點:根據了解的影視音樂的特點、功能為影片簡單配樂。
【教學過程】
1.課程導入
師:大家都喜歡看電影、電視劇嗎?喜歡的作品有哪些?那你們選擇影視作品時,注重的是它的哪些方面?
師:大家都提到了選擇影片時,你們會注意到影片內容、演員陣容、導演等,那是不是一部影視作品只要有了杰出的導演、優秀的演員、精彩的劇情,就可以稱得上是“優秀”呢?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看一段大家都很熟悉的動畫片《貓和老鼠》的片段。
【播放《貓和老鼠》片段(無聲)28″】
師:看過影片,大家有什么感覺想要說一說嗎?
【播放《貓和老鼠》片段(有聲)28″】
師:這回呢?請大家再談談感受。
師:同一片段看了兩遍,給我們的感覺相同嗎?
師:請大家討論一下不同在哪?是什么原因讓你有這種不同的感覺?
師:按照大家的回答,我們把影視作品中音樂的作用總結一下烘托氣氛、預示劇情、深化主題、推動情節發展等作用??磥?,影視作品不光是“光”與“影”的結合,還離不開音樂。這節課我們就要共同研究一下音樂與電影電視作品的關系。
【出示課題:《影視音樂的魅力》】
【教學設想】輕松活潑、又深受大家喜愛的動畫片片段,能夠在短時間內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親身體驗感受后,自己找出問題的關鍵,既增強了他們音樂表現的自信心,也鍛煉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2.講授新課
師:同學們知不知道,影視作品中的音樂都有哪些構成呢?
師:有主題曲、插曲、片頭曲、情景(背景)音樂及其他音響效果。那么它們的作用又有哪些呢?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問題,一起來欣賞兩首作品。先來欣賞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主題曲《枉凝眉》,有哪位同學可以介紹一下這部影視作品的情況?
師:1987年,根據曹雪芹的同名古典文學名著改編的36集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通過對賈府榮辱興衰、悲歡離合以及賈府中復雜人物關系的細致刻畫與描寫,深刻揭示了舊的傳統禮教對愛情的束縛和摧殘,同時以賈府為窗口,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存在的種種現象和弊端。作曲家王立平歷時四年,為這部大型連續劇創作了包括13首膾炙人口的主題歌曲在內的全部音樂,格調清新高雅,旋律優美流暢,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與原著人物同悲同喜、同笑同淚,體會音樂帶來的美好感受。劇中的13首歌曲還被列為20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
對于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凄美愛情,曹雪芹用《枉凝眉》中最為詩意的詞句做了精辟完美的總結,而作曲家為原詞譜寫的音樂,更是簡潔明練,蕩氣回腸,加上演唱者陳力以她那優美的音色和扎實的唱功對作品的深情演繹,使得作品更具生命力。
【放影片《紅樓夢》片段 1′18″】
師:欣賞完一段中國的影視作品后,我們再來欣賞一段外國的影視片段,請大家看后,說出這部影視作品的名稱和這首音樂的名稱。
【放影片《孤獨的牧羊人》片段 3′16″】
師:這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精彩音樂——《孤獨的牧羊人》。《音樂之聲》作品堪稱是音樂片中至今無人能超越的經典之
作。對于很多人來說,正是從這部影片開始,才對音樂劇有所了解?!兑魳分暋窞槲覀儙砹恕禗O RE MI》《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這些好學又好唱的歌曲,也為我們帶來了仙樂飄飄的家庭生活夢想,拍攝于1965年的電影《音樂之聲》曾一舉榮獲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音樂劇、最佳音響、最佳剪輯5項大獎,寫下了好萊塢影壇歷史性的一頁,并連續7年獲得票房冠軍,在1998年,被美國電影學院列為美國電影史上最杰出的100部影片之一,而他其中的好多唱段仍然被傳唱不衰。
師:請同學們從以上兩部影視音樂作品的情緒(情感)上,分析不同點。
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區別?是不是主題曲就要凄美,插曲就要活潑?
師:是由故事情節所定的?!都t樓夢》的故事就充滿了心酸,而《孤獨的牧羊人》的故事充滿了家庭的溫暖,親切又活潑。
師:欣賞了兩部作品后,下面就要請同學們開動腦筋,看看下面的兩部影視作品中的音樂配得怎么樣?
【放影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片段 A(改編版)+B(原版)1′24″】
師:請大家跟老師一起來總結一下電影電視音樂的特點?
特點:要求做到視聽統一,即:①側重與影視畫面結合;②注重與故事情節匹配。
師:同學們,想不想用你們了解的電影音樂知識試試身手,自己為影片配樂?
【教學設想】變“師為主體”為“生為主體”,讓學生學會學習。教者具有煽動性的提議讓學生的興趣陡增。
3.學生實踐
【放影片《鬼怪》片段(無聲)1′24″】
【教學設想】此片是邁克爾杰克遜《鬼怪》專輯的片頭部分。影片中以黑白色調為主色調的效果,荒涼的劇情地點,加上表演者驚恐緊張的面部表情,應該可以給學生不少提示。學生可以根據以上情況自行提出配樂方案,并用語言描述或音效模仿等形式來表達。由于學生初次接觸影視作品音樂的知識,所以此題目設置富有挑戰性,這正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易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之后可以放原版影片片段,讓大家比較我們自己設計的背景音樂與原版的音效差在哪里?從而更進一步進行研究性學習。
4.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不僅了解了電影電視音樂的特點、構成和作用,還通過自己努力動手為影片配了合適的音樂。將來,我們中的大部分人也許不會從事專業的音樂或美術創作,但是,我們都會參與到各種類型的創造中去,愿我們都能帶著創造的意識,去追求更寬泛、更高層面的美感。
5.課后活動
收集自己喜歡的影視音樂作品,下節課將舉辦“優秀影視歌曲評選”。
【教學流程】
引起興趣—親身體驗—探索討論—實戰演習—總結引導。
編輯 謝尾合
endprint